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青藏高原东部当子沟末次冰期冰川演化光释光测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沙鲁里山北支雀儿山北麓的当子沟, 保留了4 组末次冰期冰碛垄, 每组冰碛垄由若干道小冰碛垄组成, 是末次冰期多次冰川波动的理想地貌证据。为恢复该地末次冰期冰川演化历史, 从这4 组冰碛垄中采集了7 个光释光测年样品进行年代测定。等效剂量采用单片再生法(SAR)和标准生长曲线法(SGC)进行测试。年代结果显示:第1~3 组冰碛垄形成于22.4-16.5 ka BP, 属深海氧同位素2 阶段(MIS-2), 大致与全球末次盛冰期(LGM)相当。第4 组冰碛垄形成于MIS-3。MIS-3 冰川规模大于MIS-2。第1~3 组9 道次一级小冰碛垄表明, 约在22.4-16.5 ka BP期间当子沟冰川经历了9 次小波动。冰川在稍早于22.4 ka BP达到MIS-2 的最大范围, 此后规模在波动中逐渐萎缩, 可能是冰川对MIS-2 后期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回升的响应。最里侧冰碛垄形成于16.5 kaBP, 可能标志着该地冰消期的开始。此后, 当子沟冰川大幅快速退缩。冰川融水在最里侧冰碛垄里侧低洼谷地汇集并被阻塞形成当子错。  相似文献   
52.
【目的】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基于SAR图像反演海浪参数。【方法】以东北太平洋两幅RADARSAT-2 SAR图像为例,利用谱方法和C波段地球物理模式函数(CMOD5)反演风场,在此基础上,对SAR图像进行EMD分解,得到5个波段的固有模态,由固有模态波长,结合波浪理论和风浪谱,得出研究海域波浪的主波周期和有效波高。【结果与结论】与浮标实测数据对比,反演主波周期偏差为1.9%和13.2%,有效波高偏差为12.2%和12.8%。SAR图像分解与海浪理论结合,为探测反演远海波浪信息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3.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水下多层介质视电阻率测量的新技术。这种方法基于直流地电回声测深原理。用一个多层地质模型来模拟地质目标。以测量排列为电极-电极型,电极位于水下,垂直取向。这种特殊的电极设置在不能使用常规电法时尤为有用,尤其是水深时更为重要计算得出的视电阻率表明由水下目标所引起的被测信号在质量上有很大的提高,而应用传统的地面电极方法所测得的信号很小或者没有反应。实际上,水的分层、水下潜流或气象条件等  相似文献   
54.
55.
56.
杉木中龄林和老龄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及动态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福建省南平市王台镇溪后村安曹下杉木中龄林(16 a生)和老龄林(88 a生)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动态进行为期2年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16 a生和88 a生杉木林年均凋落物总量分别为3.6 t.hm-2和3.4 t.hm-2,两林分的年均凋落物总量差异不显著,凋落物总量、落叶量、落枝量、落花量以及落果量在2007年和2008年间差异都不显著.落叶、落枝、落花和落果量占凋落物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0%~63%、21%~24%、1%~3%和10%~13%.16 a生和88 a生杉木林凋落物总量及各组分凋落量的月动态曲线呈不规则型.统计分析得出,88 a生杉木林的落枝量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这表明水分对杉木林凋落物动态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为获得晋城矿区某区块3号煤层的储层连通性及其优势渗流方向,为矿区煤层气规模开发方案制定与调整提供依据,利用干扰试井技术对该区块井网内的煤层气井进行井间干扰测试。选定一口井为激动井,其周围5口井为观测井,组成干扰试井测试井组,测试并分析煤层气储层的连通性及其优势渗流方向。结果表明:激动井W-160井与观测井W-156井、W-166井间的煤层气储层连通性,优于其与观测井W-161井、W-157井以及W-164井间的储层连通性,即该区块煤层气储层的优势渗流方向为NE-SW向。将测试成果与生产实际相比对,验证了其正确性。试验证明了干扰试井测试可有效识别煤层气储层的连通性及优势渗流方向。  相似文献   
58.
孔壁稳定是水平定向钻进铺管成败的关键。影响孔壁稳定的主要因素是钻井液压力及其性能。通过对水平孔中钻井液和地层压力平衡机理以及孔壁周围应力位移的分析,结合摩尔强度准则得出了孔壁稳定时钻井液的允许压力区间公式,并对该区间进行修正得出了地层不单一以及地下水存在情况下的钻井液允许压力区间公式。通过对公式的计算分析得出孔壁稳定的钻井液允许压力区间的宽度随孔深的增加而扩大。  相似文献   
59.
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对采集自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格里斯巴赫亚阶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序列的自然伽马(GR)能谱序列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沉积序列很大程度上受到410∶102.5∶42.6∶21.5的米兰科维奇旋回控制.晚二叠世上寺剖面位于古特提斯洋的深水环境,沉积速率较低,平均为5 cm/ka;二叠纪...  相似文献   
60.
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格咱岛弧成矿带南缘,是西南三江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硫、铅同位素的示踪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的来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7‰~+3.8‰,平均为0.79‰,变化范围很小,表明硫同位素来源单一,显示岩浆源硫同位素组成的特征。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8.3325~18.694,207Pb/204Pb为15.588~15.663,208Pb/204Pb为38.454~39.008,铅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显示正常铅的特征。铅同位素组成与特征参数(△β与△γ、V1与V2)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依据铅构造模式判别和成因分类的综合分析,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的铅主要来源于深部,并显示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岩活动存在较密切的关系,但地层源的成矿物质对矿床的形成有一定的物质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