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白云岩成岩相研究对恢复其成岩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家沟组马五5-马五1亚段为例,利用岩芯及岩石薄片研究了白云岩的成岩相类型及岩相特征,并根据氧、碳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以及主、微量元素等分析了各类成岩相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5-马五1亚段白云岩成岩相主要包括近地表环境下的膏盐溶蚀角砾相、活跃回流渗透云化相和隐伏回流渗透云化相,以及表生淡水环境下的风化岩溶角砾相等四类,其中受淡水或混合水影响的近地表环境下的膏盐溶蚀角砾相、活跃回流渗透云化相及隐伏回流渗透云化相白云岩样品具有相对奥陶纪海水"负偏"的δ18O和δ13C值,相对高Mn或低Fe含量,中等-强阴极发光,高于同期海水的87Sr/86Sr值以及相对较低的Al和Ti含量;而表生淡水环境下的风化岩溶角砾相白云岩样品因受表生期淡水以及大量陆源碎屑物的影响,呈现出低于同期海水的δ18O和δ13C值,相对高Mn和过高Fe含量,弱或无阴极发光,明显高于同期海水的87Sr/86Sr值以及明显较高Al和Ti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氧、碳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及主、微量元素等地化数据是识别白云岩成岩相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2.
为了充分利用检查结果信息,挖掘更高层次的质量信息,针对DLG质量检查记录信息,提出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排列图和因果图对DLG质量检查记录信息进一步挖掘,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改善措施。通过实践验证,排列图和因果图的结合是分析、解决质量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快速发现质量主要薄弱点,进而解决质量问题,从而提高测绘成果质量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23.
柴北缘大煤沟地区侏罗系记录了西北地区古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文章通过对大煤沟剖面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尝试恢复大煤沟地区侏罗系的环境演化。分析认为,H/C比与C/N比、δ 13C呈现良好的负相关性。早侏罗世:C/N比和δ 13C整体逐渐减小,H/C比逐渐变大;中侏罗世:C/N比和δ 13C在前期保持稳定,后期急剧负偏,而H/C比则反之;晚侏罗世:C/N比和δ 13C基本保持低值不变,H/C比稳定在高值区间。早—中侏罗世有机元素C/N比多大于15,表明有机质来源主要以 陆生高等植物为主。大煤沟剖面古气候表现为两个旋回,在早侏罗世小煤沟组时期古气候特征为温湿—干热,自中侏罗世晚期古气候开始从温湿向干热演化。  相似文献   
24.
单砂体高部位油水倒置分布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小莉  查明  王鹏 《沉积学报》2006,24(1):148-152
成藏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控制了油水分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尤其是在低渗透油藏中。断层圈闭油藏和岩性油藏中存在一种类似的油水倒置分布样式,即由单砂体高部位向低部位,依次为水层、含油水层、油水同层、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水层。通过分析两种油藏类型中低渗透砂体储层高部位油水倒置的控制因素,探讨了油水倒置的两种成因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断层圈闭为主的油藏中,造成油水倒置的主要原因是断层封闭性的历史性差异,其次是储集层物性和渗透率级差;而上倾尖灭砂体岩性油藏中,造成油水倒置的主要因素是储集层物性及其变化,尤其是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同时,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油水倒置系统中,存在低电阻率油层。  相似文献   
25.
陕北东部延长气区上古生界储层测井属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分析、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和试井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陕北东部气区上古生界砂岩储层测井属性特征。研究区上古生界储层存在石英砂岩与长石砂岩两种类型,对应测井属性特征及其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测井解释模型等均存在明显差异。针对岩屑砂岩渗透率约束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声波-自然电位曲线重叠图幅度以及不同探测范围电阻率曲线之间的幅度关系,综合反映砂岩储层渗透率及其变化特征的方法,进而分析了储层含气性的测井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26.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油气运聚特征及其铀成矿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均一温度、捕获压力及其变化的研究表明,上古生界液态烃和天然气具有长期运聚两期充注的特点,捕获压力在平面上为南高北低、北东部最低,成藏后大量天然气散失和油气向北东方向迁移,及砂岩型铀矿的地球化学特性等暗示油气可能为东胜大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7.
延长组长6段是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的主要含油层位,储层岩性为近深湖相带薄而致密的泥质粉砂岩,其中大量发育的滑塌沉积进一步增加了储层非均质性和评价难度;为建立适合长6储层的油水识别标准及方法,从粘土成分、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地层水矿化度4方面分析其测井特征的影响因素,在143口井长6段试油资料标定下,分析含油性与测井参数或测井组合参数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选用综合反映储层物性特征的组合参数(△t×(USP/SSP)×(1-△GR))与深感应曲线LID(地层真电阻率Rt)制作交会图,能较好的区分出油层与非油层;在此基础上编制AC-Rt交会图可进一步将水层、干层和个别油水同层逐次区分,达到有效定性区分油、水层为油田射孔选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刘晶晶  张小莉 《地下水》2012,34(5):81-83
建立物性测井解释模型是为了提高子长油田测井解释的精度,对于储层描述和油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测井数据,结合物性分析化验资料和取芯资料,先对储层的四性关系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在其基础上利用层点对应的读值方法建立适合子长油田长6储层的泥质含量和孔隙度的测井解释模型。渗透率的解释利用泥质含量进行分类和多参数的回归,其解释精度得到明显的提高。经过验证,所做关于子长油田长6储层物性参数的解释模型准确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29.
志丹探区延长组储集层裂缝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延长组主力含油层系中储集层的裂缝特征分析,认为裂缝主要为成岩作用缝和自然水动力破裂缝.裂缝存在加大了储集层非均质性,对储层物性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惠民凹陷岩浆作用对碎屑岩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小莉  冯乔  查明  巨银娟  杨懿 《地质学报》2008,82(5):655-662
岩浆活动对碎屑岩储层的影响主要包括岩浆上拱作用、热烘烤作用和热液作用。岩浆上拱作用往往使上覆岩层中产生裂缝。而热烘烤作用使周围碎屑岩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质,如使泥岩变质为板岩。轻微变质的板岩一般为有效封盖层,变质程度相对高的板岩,易发育裂缝而成为有效储集层。另外,岩浆活动造成局部地温梯度高异常,促使周围烃源岩热演化生成的烃类、有机酸、二氧化碳,与岩浆携带的无机二氧化碳一起注入周围碎屑岩储层中,使储层原始孔隙得以保留并产生次生孔隙。在基性岩浆侵入或喷溢活动中,岩浆中的Fe2+、Mg2+,有利于周围碎屑岩中的蒙脱石向绿泥石转化。而在酸性介质条件下,碎屑中长石颗粒蚀变提供的K+,有利于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结果出现火成岩体周围储层中粘土矿物组合具富绿泥石而贫高岭石以及伊利石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