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西风带研究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风带作为北大西洋气候区和东亚季风气候区之间的联系纽带,对东亚季风气候和西风带气候具有重要影响,西风带在一定意义上控制着东亚季风的北界。西风环流与青藏高原相互作用,对亚洲季风区气候乃至全球气候都有极其深刻的影响。西风环流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位置、强度的剧烈变化对东亚季风气候和全球气候影响显著,对季风降水、西风带降水时空分布及亚洲粉尘活动和黄土形成、堆积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   总被引:239,自引:22,他引:217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于2007年2月2日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近100 a(1906-2005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近50 a的线性增温速率为0.13℃/10 a,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有11个出现在近期的1995-2006年。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科学事实,报告认为人类活动是近50 a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主要原因。 IPCC评估报告是国际科学界对气候变化问题最权威、最全面的认识,代表了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认识水平,是国际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3.
94.
广西地质学会于1989年9月19—22日在南宁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1989年学术年会,到会的特邀代表和正式代表共177人。自治区科协副主席熊炜出席开幕式并讲了话:广东、海南、江西、湖北、四川等省地质学会及广西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派代表到会祝贺;中国地质学会和河南、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地质学会及区内有关单位和学会发来贺电、贺信;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地洼学说研究会理事长陈国达教授来电祝贺。  相似文献   
95.
本文利用小麦岛、千里岩、大陈三个海洋水文站长期观测的波高资料和太阳黑子相对数进行了周期图、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分析,研究了年极位波高的长期振动。结果表明,年极值波高有各种长期波动,尤以11~12年和22年左右的波动周期为显著。这种波动周期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平均11.2年周期和太阳活动磁周期(即所谓的海尔周期)相当一致。同时指出,在选取某一段年权值波高序列来确定设计波高时,所选取的率极值波高序列年限长度,至少不应小于其长期波动周期的年限。就本文三站资料分析结果来看,至少不小于23年为宜。  相似文献   
96.
南海区域岩石圈纵向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南海区域地壳层厚度或莫霍面埋信息和上地幔速度结构及构造沉降、热演化分析计算结果,重点讨论岩石圈的纵向演化。  相似文献   
97.
晚新生代红粘土的粒度分布及其指示的冬季风演变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红粘土的粒度分布具有明显的三峰分布 ,分别在 2~ 2 0、2 0~ 10 0和 0 .0 4~ 1μm出现峰值 ,每个峰值对应于不同的形成过程 ,与晚第四纪黄土一致。方式 C粒子 (0 .0 4~ 1μm)可能代表本底气溶胶粒子的沉积物 ,方式 A粒子 (2 0~ 10 0μm)代表冬季风尘暴搬运的大气粉尘 ,方式 B粒子 (2~ 2 0μm)代表冬季风正常搬运的大气粉尘。红粘土的粒度分布表明 ,东亚冬季风环流而非北半球西风环流控制着红粘土物质的堆积过程。红粘土中 >19μm的粗粒子组分指示了东亚冬季风演化历史 :6 .5 Ma BP冬季风开始发育 ,5 .2~ 4.5 Ma BP冬季风减弱并达到最低值 ,4.5~ 3.6 Ma BP冬季风由弱变强 ,3.6~ 2 .6 Ma BP冬季风快速增强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8.
台湾海峡海拔1983-1988年多次调查资料表明,该海域夏季表现耗氧量(AOU)变化幅度较大,其分布特征呈近岸,底层高,向上层,外海递减,诸上升流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各上升流区AOU与温度,盐度,诸营养盐呈显著相关关系。PO4/AOU与NO3/AOU比值平均分别为0.0058和0.076。上升流海域夏季初始营养盐(PO4pre和(NO3pre较低,而再生营养盐高,是现场营养盐的主要部分,有机物质分解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从宏观上对我国沿岸海区波浪能资源蕴藏量进行估算,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洋波能提供初步信息。文中应用1978~1982年国家海洋局沿岸台站资料算得各海区波能分布特性、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渤海沿岸波能密度平均为0.869kw/m,总能量为1.20×10~6kw;黄海沿岸平均为0.969kw/m,总能量为1.58×10~6kw;南海为0.948kw/m,总能量为2.0×10~6kw;以东海藏量最富,平均为7.31kw/m,总能量为7.1×10~6kw。各海区波能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00.
Genesis of metasedimentary-volcanics outcroped in Kangxian-Pipasi-Nanping (康县-琵琶寺-南坪) tectonic zone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Mianlue (勉略) Ocean. In the west end of Kangxian-Pipasi-Nanping tectonic zone, there are hundred meters of andesitic ignimbrites and tuffites. Zircon U-Ph dating on these volcanie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ectonic implication of zircons from Longkang andesitic ignimbrites are magmatic genesis with oscillatory zoning and high U ((35-750) ppm), Th ((311-717) ppm) contents with high Th/U (0.44-1.30) ratios. The measured 206pb/238U ratios are in good analytical precision, yielding a weighted mean age of (246±3) Ma (MSWD=2.6, n=12, 2σ). Some detrital zircons have also been observed, they have maximal concordia area. Combined with regional geology and the volcanic rocks in the studied area, the (246±3) Ma zircon U-Pb age suggests a Late Permian orogenic volcanism and provides important geochronology evidence for the Mianlue suture westward exten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