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混合过程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形式, 对气候变化、物质分布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地震海洋学是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被广泛应用到物理海洋学问题的研究中, 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突出优点。文章利用反射地震资料, 通过斜率谱方法, 分别获得了吕宋海峡以东黑潮区湍流段与内波段的耗散率及扩散率。结果显示, 在剖面深度200~800m的平均耗散率为10 -7.0W·kg -1, 平均扩散率为10 -3.3m 2·s -1, 比大洋统计均值10 -5.0m 2·s -1高约1~2个量级, 与前人在吕宋海峡的观测结果相一致。湍流段和内波段的扩散率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湍流段扩散率高值区对应强流区域, 推测这里是中尺度涡边缘, 其次中尺度不稳定过程引起扰动增强, 进而引起湍流混合的加强; 内波段扩散率高值区出现在吕宋岛弧附近, 推测是内波遇到岛弧地形发生破碎, 进而引起强的内波混合。  相似文献   
152.
针对当前海图生产的现状,提出了利用ENC数据生产符合标准纸质海图的技术路线及具体步骤,设计与编写了印刷用符号库和S-57特征物标到CDC体系符号对照表,最后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3.
刘云鹤  张哲 《地下水》2011,33(5):107-109
为了有效的采集和处理高速公路、铁路、地下管道等线性要素的数据,用沿线路的相对距离来确定线路上点或线的位置,其采用的线性参考技术具有动态特征、误差小、所需的空间数据量小、查询和检索操作方便灵活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部门和开发人员的青睐。利用线性参考技术,从地下管道GIS的社会应用方面出发,根据实际需求分析,提出建立基于Arc...  相似文献   
154.
张哲  周玉淑  邓国 《大气科学》2016,40(3):528-540
利用WR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对2013年7月31日发生在京津冀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高分辨模拟,对比分析表明模拟结果和实况观测较为一致,因此,利用模拟结果分析得到的飑线结构和发展过程基本可信。模拟飑线系统的探空曲线再现了国外的研究得到的飑线系统具有的经典探空结构,如:层状云区接近饱和,尾流低压区具有"洋葱型"探空结构,以及尾流低压区之后与后方入流相联系的中层干区等。对该次飑线系统的风场、气压场进行的分析揭示出本次飑线过程在成熟阶段气压场呈"低高低"的不对称结构分布。其中,中高压有两个,分别位于飑线北部和中部的对流云区后方。尾流低压较弱,位于飑线中部层状云区后方。飑前低压位于飑线前偏南。飑线在成熟时期前方低层有一支入流,在飑线前部对流云区抬升后分为三支,分别向前方高层、后方高层和后方低层流出。同时后方中层有明显的后方入流,入流同时下沉到近地面辐散流出。对该次飑线的地闪特征进行的统计表明"起电层"中的冰相粒子混合比分布与地闪活动的特点可能有联系。本文的结果对于揭示华北飑线的中尺度结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为进一步研究该次飑线的发生发展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5.
1研究目的(Objective)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生长对氮(N)的需求量很大。然而,土壤中过量的氮会导致土壤压实,富营养化,酸化和一系列污染问题。在我国,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家庭责任制之后,农田经常施用大量的氮肥。一旦N水平超过作物吸收和土壤固定的能力,可能降低氮利用效率,从而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并污染环境。因此对土壤中氮元素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研究土壤中全氮的时空分布有助于N污染的管理和预防。  相似文献   
156.
城市独柱墩桥梁结构体系非线性抗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桥梁采用的独柱墩连续梁桥具有的缺点,提出了采用两跨T形刚构桥梁的结构形式。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考虑钢筋混凝土桥墩材料的非线性,对两种桥梁结构在纵向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地震反应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两种桥梁结构桥墩的弯矩、剪力、位移以及塑性铰转角时程。结果表明,在同一地震动作用下,T形刚构桥墩所受弯矩小于连续梁,所受剪力大于连续梁,桥墩塑性铰的转角远小于连续梁。因此,在同等损伤程度和保证桥墩抗剪能力的情况下,T形刚构比连续梁能够承受更强的地震。  相似文献   
157.
利用北京地区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连续3个月的激光雷达资料和无线电探空数据,按照清洁天、污染天和多云天3种天气条件,对大气边界层高度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激光雷达消光系数的梯度法、标准差法和小波法都能够较好地提取边界层高度。清洁天标准差法计算的边界层高度高于梯度法和小波法,08:00(当地时间,下同)和20:00由无线电探空得到的清洁天边界层高度平均值分别为1176 m和1224 m。污染天标准差法的计算结果要低于梯度法和小波法,污染天无线电探空得到的边界层高度平均值约为956 m,和清洁天相比降低了两百多米,重污染时最低降低至562 m,逆温层高度和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反相关关系。有云时,梯度法和小波法确定的边界层高度和云高非常接近,标准差法计算的结果略低。总体而言,气溶胶激光雷达计算的边界层高度随着污染等级的提高没有明显的降低趋势,相反在重度污染情况下反而有所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污染物的不断堆积导致的。梯度法确定的边界层高度易受到污染物传输过程的影响,略高于逆温层高度。另外,激光雷达确定的边界层高度受到残留层影响时,也会高于逆温层。  相似文献   
158.
内生金矿床的成矿流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军  张哲 《地质与资源》2001,10(1):50-55
流体具有媒介和作用剂的双重属性,流体作用贯穿于整个内生金矿成矿作用过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金矿床具有相似的原始成矿流体——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的、富含SiO2、挥发份、成矿元素的C-H-O体系.在从深部至浅部的运移过程中受岩石建造性质、岩石(层)中流体成分的混入以及水-岩反应等因素作用,原始的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组成成分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最终形成直接导致金矿化的成矿流体.造成成矿流体中金等成矿物质发生沉淀的主要原因是流体的沸腾作用、流体中挥发份的逸失、流体相的分离作用、不同类型流体之间的混合作用以及热液蚀变(水-岩反应)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9.
张哲 《地质与资源》2004,13(3):189-191
在太平洋的增生造山带中,广泛分布着显生宙各个时代的蛇绿杂岩.一些环太平洋造山带包含大陆碎片或与古大陆地块毗连,如俄罗斯的滨海区、堪察加、克里亚克,日本,美国阿拉斯加、Klanath Mountains,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东部,这些造山带中含有古生代蛇绿岩.  相似文献   
160.
晚更新世以来形成的松辽分水岭是松辽平原新构造运动中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也是松辽平原西部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地质因素.通过对松嫩平原分水岭的形成演化、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论述松辽分水岭的形成对松辽平原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松辽分水岭是通榆、长岭、乾安、双辽一带水资源缺乏及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地质因素,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应考虑到这一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