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观测资料,选取五个指标:活动区中黑子群面积,X级X射线耀斑指数,10.7cm射电爆发峰值流量,太阳总辐射流量短期大跌落以及质子事件流量,从第22周的3966个活动区中综合评估筛选出AR5395,AR6555和AR6659等13个最强烈的活动区,供太阳物理和日地物理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本文还简要分析了这13个活动区的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相对集中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2001年2月23日在四川省境内发生了6.0级地城, 宏震中位于雅江县与康定县之间的高山峡谷地带。极震区烈度达Ⅷ度,Ⅷ度区,Ⅶ度区和Ⅵ度区面积分别为180,1472和3998km^2,等震线分布总体形态呈椭圆形,长轴近南北向。震区建筑物普遍受损,山地灾害较为严重。据初步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发生与理塘断裂和玉龙西断裂的长期活动有关,主干断裂活动造成地壳应力调整和集中,最终在块体内部的次级断裂上释放而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3.
??????????????????α?????GPS???ι???????????α?????????????????????????????????????????????????????????????????????????в??????????????????????????????????????????α???????????????????ι????????????α???????????????????Ч?????????????????????????????????Bayes?????????????????α?????????????????????????????????????????????????????????????????????????????????????????????Щ???????????????????????????????????????????????????GPS????????м??????????????????????????Ч???????????????????????????????????????  相似文献   
4.
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对甘肃黑方台地区潜在的黄土滑坡开展了多时相编目、长时序监测以及失稳模式识别研究。首先,采用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波长的历史存档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数据对黑方台地区2006-12至2017-11间的潜在滑坡开展了识别研究,在2006-12至2011-03和2016-01至2016-11两个时间段均识别出数10处不稳定坡体,实地调查和光学遥感影像验证了InSAR技术识别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然后,对典型不稳定滑坡体采用高空间与高时间分辨率的TerraSAR-X数据开展了长时序监测,结果表明,在InSAR监测期间,累积形变最大的滑坡体在随后的时间里均发生了滑动,并成功地捕获到滑坡体形变加速的时间点。最后,利用升降轨SAR数据开展了黄土滑坡二维形变监测研究,基于滑坡的二维形变特征并结合地形图以及光学遥感影像进一步研究了滑坡的失稳模式,现场调查结果验证了所获得滑坡失稳模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InSAR的西安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地区长期遭受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对该区域1992年至今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监测。主要分3个阶段进行,在每一阶段尤其对InSAR处理过程中的干涉图滤波进行了迭代自适应处理和相位解缠进行了顾及粗差的改正,通过与同期水准和GPS监测结果比较可得InSAR精度达1cm。从3个时间段的InSAR成果可以看出在空间分布上,西安市的东郊和南郊是沉降严重的区域;从时间发育来看,最大沉降阶段发生在1996年,最大沉降量达21cm,而2006年的最大沉降量减少到8cm,且沉降中心转移到西南郊;3个阶段均探测到活动地裂缝两侧的不均匀沉降,地裂缝的南侧沉降均大于北侧。该研究将为西安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解释和减灾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张勤 《中国地质》2004,31(Z1):67-71
根据有关规定和标准,制定了<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土壤样品中54种指标的配套分析方案及分析质量监控系统,并完成全部土壤样品的分析测试,为项目提供了巨量的基础数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勤  黄观文  杨成生 《测绘学报》2017,46(10):1300-1307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剧烈,地质灾害呈现频发态势,精密对地观测技术成为其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见地质灾害特点和监测方法,并对InSAR、LiDAR、高分遥感和GNSS 4种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的技术特点及应用进行了阐述,其次对高精度空间监测技术融合进行了综述和展望,最后对未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选取香港地区12个CORS站数据,研究潮汐效应对该地区GPS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结果显示:1)固体潮对测站位移的影响最大,海潮负荷影响次之,极潮影响最小;固体潮与海潮对测站位移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半日、周日周期,在香港地区,垂直方向的影响最大分别可达300mm及25mm,极潮的影响基本保持稳定,约为2mm。2)潮汐效应对香港地区测站GPS精密单点定位静态解及动态解结果的影响达cm量级。研究表明,长期连续观测不能完全消除潮汐的影响,因此获取高精度GPS精密定位结果时需顾及固体潮、海潮、极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围绕影响轨道精度和实时性的5个要素(模糊度分类固定、测站数量、定轨弧长、太阳光压模型和多系统组合)展开研究,得出区域测站分布下的定轨优选策略。实验表明,选取中国区域27个均匀分布的地面区域监测站,利用72 h弧长观测数据,采用ECOM 5参数简化太阳光压摄动模型、BDS/GPS双系统联合定轨可达到较好的精度,其中GEO卫星轨道精度约291 cm,IGSO/MEO卫星轨道精度优于11 cm。若BDS单系统采用上述策略进行定轨,也可达到GEO卫星299 cm和IGSO/MEO卫星14.4 cm的近似等价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于弹性力学应变分析理论,提出GPS网应变强度分析法,建立了对应于椭球微分坐标系的“位移-应变”数学模型,分析了GPS模拟网应变强度的分布情况,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