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地震波数值模拟的非规则网格PML吸收边界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义  张剑锋 《地球物理学报》2008,51(5):1520-1526
以格子法为基础,以声波方程为例研究非规则网格PML(Perfectly Matched Layer)方法.本方法的核心是建立局部坐标系下的分裂方程和基于积分近似的微分方程弱形式.该非规则网格模拟方法允许在计算域内设置任意形状的人工边界.对于二维半空间问题,与采用矩形人工边界相比,采用半圆形人工边界可减少计算量20%以上.采用光滑的曲边界,不仅可减少计算区域,还可避免常规的PML吸收边界在吸收带角点区域的特殊处理.本方法事先计算和存储边界单元的局部几何参数,在计算的每一时间步查表调用这些参数,与常规的直边界PML方法相比,不增加任何计算量.  相似文献   
12.
起伏地表下的直接叠前时间偏移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的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和流程,可不必应用野外静校正,直接对起伏地表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本文采用输入道成像方式,通过基于稳相点原理给出单道数据的走时和振幅计算方法,发展了一个表驱动的叠前时间偏移算法.偏移方法可依据同相轴是否被拉平确定叠加速度和修正近地表速度模型,也可依据拟成像的构造倾角,自适应地确定偏移孔径;后者既减少了偏移计算量,也压制了偏移噪声.文中用二维起伏地表的断陷盆地模型的理论数据验证了所发展方法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8—2021年巴里坤地震台水平摆观测资料,选取典型受干扰曲线,分析其变化趋势,总结仪器运行中存在的各类干扰因素。研究发现,干扰主要包括自然干扰(降雨、气压、雷击)、人为干扰(进洞巡检、调零标定、仪器维修)、仪器自身故障(数采故障、光源灯故障)等。  相似文献   
14.
一个良好的桩基工程,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速率慢、沉降量小及沉降均匀等特点,当工程地质条件表明:建筑物基底下的地基土层没有足够的承载力,或可能导致超过容许范围的沉降,而较深的地层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时,采用桩基穿过软弱土层,使桩尘进入抗剪强度高的地层桩基持力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桩基础的常用桩型及其特性,并进行了经济性和实用性的比较;提出了上海桩型需要改进和进一步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几种尚未采用的新桩型,这些新的桩型在技术和经济性方面可能是有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火力发电厂机组容量和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工桩基愈来愈多,不仅在沿海软土地基上广泛采用,在华北、东北等地区的复杂地基上也大量采用桩基、在各类人工地基中桩基的优点是众所公认的,但是大量打桩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验桩的问题,特别是灌注桩的桩身质量常常是桩基成败的关键,而桩群承载力的确定也关系到经济效益和建筑物的  相似文献   
17.
原位试验方法判定饱和砂土液化势,最为常用的方法是标准贯入试验,由于标贯方法和设备的限制,所得成果离散性很大,其可靠程度常常取决于试验的质量。静力触探试验相对说来比较稳定,这是大量现场勘测资料早就证明了的,因此不少单位正在利用静力触探的资料评价砂土液化,铁道部系统已经将有关经验列入了规程,可惜的是,由于国内一般习惯于采用带有7cm摩擦筒的单用探头,大部分资料都是以此为根据,单桥贯入阻力p_s与双桥锥尖  相似文献   
18.
该文简要介绍了自平衡法试桩的原理和方法,并根据上海吴淞口大跨越工程实例总结了相关经验,以便该方法在上海地区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频域黏性介质叠前时间偏移的计算效率,本文采用加权最小平方方法设计高精度的、最优时域褶积短算子,发展了一套表驱动的时域黏性介质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该方法将大量的逐频率补偿运算转化为少量的时域褶积运算,并将走时,振幅表和补偿褶积短算子系数表的计算过程与补偿成像过程相剥离,提高了时域算法的计算效率;通过控制最大的补偿因...  相似文献   
20.
综合利用岩心观察、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鉴定观察、图像分析、埋藏演化史与有机质热史演化分析,膏盐层脱水及黏土矿物转化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克深区块深部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进行了孔隙演化定量研究。这套致密储层主要经历了"黏土膜→早期缓慢浅埋压实作用→长石、岩屑溶蚀和石英加大→早期方解石胶结→中期快速深埋强烈压实作用→长石、碳酸盐胶结物溶蚀→碳酸盐致密胶结→晚期挤压推覆形成裂缝→裂缝溶蚀扩大"的埋藏-成岩演化过程。以孔隙结构特征为基础,定量计算各关键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影响量(初始孔隙度为37.87%,压实损孔量为27.62%,胶结损孔量为7.51%,溶蚀增孔量为1.7%,裂缝增孔量为1.32%),并以埋藏-成岩演化史为主线及约束,恢复校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演化的控制量,从而恢复储层实际孔隙演化史。研究表明,不同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孔隙度的影响量不同,孔隙度整体变化趋势为逐渐减小。克深区块晚期气藏充注时期与区域构造挤压造缝时期配置良好,结合较好的储层孔隙度(6.2%),有利于烃类充注成藏,形成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