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3篇
地质学   15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大量实际资料和综合研究表明,在西北内陆区当人类活动影响强度超过37%时,地表径流过程由天然状态转变为以人为干扰为主,不仅造成下游区获得的地表径流量大幅减少,而且中游区地下水补给也失去自然特征,补给量明显减少,同时还影响地下水径流过程及其溢出量衰减,进而导致下游区生态环境需水更加紧缺和退化。调控中游区安全引水量和调整中游区种植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是解决黑河流域下游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岩土非饱和性对毒性金属镉在包气带中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揭示了岩土非饱和性对毒性金属镉在包气带中迁移转化的影响特征,阐述了产生这种特征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岩土处于亏缺水分状态下和非亏缺水分状态下吸附作用机理不同的观点,指出了这一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快速计算土方量的方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了测定潜水蒸发极限深度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以包气带岩土水分总水势观测资料和岩土含水量观测资料为依据,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使用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潜水蒸发极限深度,不同于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中的潜水临界埋藏深度。后者往往定义为潜水开始急剧蒸发时的最大埋藏深度,或者,如同西林——别克丘林所定义的那样,是“含盐毛管水溶液,从潜水面向上运移,导致土壤盐分累积,抑制和破坏植物”的潜水面埋藏深度。通常潜水临界埋藏厚度  相似文献   
45.
人类活动与海河平原水资源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河平原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平原。随着山前拦蓄地表水工程的实施,地下水资源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在开采量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水资源问题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降水量减少、气温呈上升趋势,使本来就少的水资源更削弱了补给资源。通过对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水流场变化、地下水资源的系列变化性分析,认为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而引起的蒸散发量增大,人类治水工程和开采地下水等因素是造成本地区水资源减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6.
大陆水循环系统演化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宗祜  张光辉 《地球学报》2001,22(4):289-292
通过大陆水循环构成及其特征分析,阐明了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机制,剖析了大陆水循环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明确了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的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中国大陆水循环演化研究的一些认识和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47.
该文阐述全新世以来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与水圈之间水文循环过程中水分通量的演化规律,揭示了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对层圈之间水分通量变化的干扰作用,并依据全新世时期千年尺度和百所尺度水文循环演化的特点,分析和预测了华北平原区域地下水演变的周期性和未来30-50a趋势。  相似文献   
48.
300年以来太行山前平原地下水补给演化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近300a来太行山平原典型区地下水入渗补给演化特征、机制和未来50a区域水循环中水分通量演化趋势3个方面,阐明了山前平原地下水补给能力的周期可变性和该区现状资源型缺水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百年尺度水循环演化趋势基础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9.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华北平原水资源影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的重要产地.地下水资源是该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在开采量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水资源问题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降水量减少、气温呈上升趋势,使本来就少的水资源更削弱了补给资源.通过对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水流场变化、地下水资源的系列变化分析,认为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人类治水工程和开采地下水等因素是造成本地区水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黄河流域降雨侵蚀力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光辉 《山地学报》2005,23(4):420-424
分析土壤侵蚀力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有助于国家和区域未来水土保持宏观战略的决策.本文利用Had-CM3模型,在A2和B2情景下系统研究了未来不同时期(2020年、2050年和2080年)黄河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潜在变化.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黄河流域的降雨侵蚀力有显著的增加;增加的幅度随着GCM情景和研究时期的不同而不同,从南向北逐渐增大;A2情景下,黄河流域的降雨侵蚀力分别增加11.5%(2020年)、24.8%(2050年)和40.6%(2080年),B2情景下的相应变化分别为20.9%、12.5%和20.8%;加强中、长期土地利用规划、植被建设和水土保持是应对全球变化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