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5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多源、海量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的需求及功能,并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2010-2014年数字正射影像构建了以资源三号和天绘一号为主的国产卫星正射影像数据库实例,实现了对国家级海量多源正射影像数据的高效存储、集成管理、无缝浏览和及时更新等。  相似文献   
32.
随着计算机海量空间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的显著提高,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组织已由传统的分幅方式转向了数据库方式,由此大区域GIS数据库坐标系统转换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实际生产中较易获取的分幅坐标改正量资料,提出了一种利用Delaunay三角网剖分的GIS数据库的坐标系统转换方法,对大区域内GIS数据库坐标系统分区逐点转换的原理、思路与流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开展区域性实验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3.
国家1:50 000地形数据库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用途最广、使用频率最多的基础测绘成果,保持其现势性是我国基础测绘工作的重要使命。2012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实施了对该数据库的快速动态更新,实现了每年更新一次,每年发布新版。本文主要总结介绍了全国1:50 000地形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取得的主要创新和数据成果。  相似文献   
34.
针对传统测绘生产的矢量要素数据是二维形式,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抽象表达,难以完全满足在三维数字空间中分析、计算与使用的实际需要问题,该文以我国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研究设计国家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构建的生产流程与关键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详细阐述了地理实体数据转换重构、语义信息补充完善、实体语义关系构建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构建地理实体的工艺流程,较好地发挥了地理实体在信息承载、表达、共享和关联等方面的优势。首批国家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产品表明,该文阐述的生产流程可以快速有效地构建地理实体数据,可为国省市多尺度地理实体的衔接整合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