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根据山西静乐井 1986年至 2 0 0 0年每年 1月至 6月的水位日均值变化曲线和 10 a来晋北、晋冀蒙交界地区发生的 6次 5 .0级以上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 ,得出静乐井是山西水网中一口较理想的地震观测井的结论。指出该井每年 1月至 6月水位日均值的变化动态可以用来监视晋北、晋冀蒙交界地区的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22.
张俊明  彭克兴 《地质科学》1994,29(3):236-245
王家坪古杯礁丘是由不规则古杯和蓝绿藻Renalcis、Epiphyton、Cirvanella等组成的障积礁丘。可分为:孤立小型古杯泥丘和由丘状藻-古杯粘结岩叠置而成的点礁。以Renalcis为主的藻-古杯粘结岩与孤立小型古杯泥丘一样形成于风暴浪基面之下的低能陆架。以Epiphyton为主的藻-古杯粘结岩形成于较动荡的中-高能陆架浅滩。除造礁生物的沉积作用外,早期海底胶结作用和充填固化作用对古杯礁丘的形成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我国西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石学特征及其储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present paper a brief account is given of the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the classification, the deuterodiagenetic changes and the reservior behavior of the carbonate rocks in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The authors have come to the conclusions: (1) During the Dengying age, this region was, as a whole, covered by a vast expanse of epicontinental sea; while in central Sichuan and northern Guizhou spread a great mass of shallow-water carbonate platform, and in western Hunan and Hubeiwas a still water basin. (2) In the Dengying Formation, dolomites are of eonnate deposits. The thallophyta seem apparently to have plai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ock-forming and in the reef-building. (3) Thin-bedded algal dolomites with botryoidal structure were deposited on the Siehuan-Guizhou carbonate platform. A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bedded reef or hicstrome, this type of dolomites is more or less of interest to the study of stratigraphy.  相似文献   
24.
本文所研究的海绿石,主要采自安徽宿县夹沟寒武系地层的16个层位中,共76个标本。此外还有9个标本采自徐州贾汪徐庄组及其以上的寒武系地层中,1个标本采自宿县驴山馒头组。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笔者在研究华北地台东部地区寒武纪沉积环境的野外考察中,发现本区中寒武统张夏组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有厚层块状附枝藻灰岩。它主要分布于山东省中部地区,辽宁省复县,吉林省浑江市和安徽省宿县等地的张夏组下部和上部。在长清县崮山镇,泗水县和辽宁省复县长兴岛、磨盘山一带张夏组中部也有分布。 附枝藻灰岩在苏联、美国、加拿大、南极洲的寒武纪地层中均有分布。在我国,除华北地台东部张夏期碳酸盐岩地层中有分布外,杨子地台边缘的黔东、湘西一带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和中寒武统也有发育。由于该类藻灰岩分布广泛,引人注目,具一定的古地理环境意义。本文主要叙述山东省长清县以东地区以及辽宁省复县一带的附枝藻灰岩特征和古地理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26.
云南永善肖滩早寒武世早期碳氧同位素记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传明  张俊明 《地质科学》1997,32(2):201-211
本文对采自云南永善肖滩剖面下寒武统100余件碳酸盐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从灯影组白岩哨段上部至筇竹寺组玉案山段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变化曲线上,梅树村组小歪头山段底部δ13C值表现出显着负飘移。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碳同位素值缓慢增大,至大海段达到最大值。在筇竹寺组石岩头段底部,δ13C值表现为明显负飘移。在玉案山段,碳同位素又开始一个新的正飘移旋回。根据同位素资料,肖滩剖面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小歪头山段至大海段地层相当于前托莫特阶地层,筇竹寺组石岩头段与托莫特阶地层对应,玉案山段与呵特达班阶下部地层对比。小歪头山段底部标志着寒武纪沉积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27.
末元古系-寒武系底Sr、C同位素对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测定了云南永善肖滩前寒武系-寒武系界限Sr同位素组成及湖北省三峡 剖面震旦系碳酸盐岩Sr、C同位素组成,并与蒙古、 加拿大、西伯利亚和纳米 比亚的末元古系Sr和C同位素数据进行了比较,得出末元古纪海水87Sr/86Sr和 δ13C值的演变图。通过该演变图,可以对全球末元古系地层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8.
湘西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在深水区域的沉积环境及其伴生的Ni-Mo多金属富集层的金属元素来源,对湘西寒武纪初期盆地相区龙鼻嘴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分析了样品中干酪根的微量元素含量和全岩V、U、Mo与TOC含量并就微量元素比值与TOC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干酪根中的Th/U、V/Sc和V/Cr值在剖面上均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V、U和Mo与TOC的相关性可知剖面沉积过程中存在硫化环境,Ni-Co-Zn三角图解中多数样品分布于热水沉积区域。初步推断剖面下部的NiMo多金属富集层,其具有微量元素明显富集和碳同位素较大负值的特征,可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寒武纪初始阶段深水区域可能处于短暂的硫化环境,伴随着沉积环境的充氧之后变为广泛的厌氧环境;黑色岩系沉积过程中有热液活动参与,Ni-Mo多金属富集层中部分元素的极度富集可能是还原的海水和海底热液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9.
张俊明  李国祥 《岩石学报》1997,13(1):100-110
滇东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含磷岩系中出现的十多层浅色粘土岩层为酸性火山灰蚀变而成的变斑脱岩,它们是火山喷发事件和事件地层对比的标志。这些浅色粘土岩层中稳定微量元素Hf、Nb、Y、Th、Zr含量高于非火山成因的粘土,而Fe、Ni、Co、Cr含量低于筇竹寺组泥岩。TiO2/Al2O3、Zr/Hf、Ti/Th比值属于酸性岩浆范围,球粒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具中至大的Eu负异常类似于花岗岩稀土配分模式。岩浆判别图指示了梅树村期变斑脱岩具板内花岗岩位置的亚碱性流纹岩和粗面岩岩浆亲缘性。变斑脱岩在地层序列上和区域上分布表明扬子地台西缘早寒武世初期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事件与古大陆解体和板内拉张构造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30.
滇东下寒武统含磷岩系底部火山喷发事件沉积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俊明  李国祥 《地层学杂志》1997,21(2):91-99,155
云南曲靖德泽剖面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待补段底和晋宁梅树村剖面小歪头山段底粘土岩层的岩石、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些粘土岩层是由酸性火山灰蚀变而成的变斑脱岩。它们是同期火山喷发事件沉积的标志,也是滇东地区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底界等时对比的标志层。根据这个标志层以及小歪头山段和待补段沉积序列的对比,梅树村剖面小歪头山段仅相当于小江断裂以东地区的待补段下部白云岩层,缺失上部硅质岩层,因而它不能代表滇东地区下寒武统梅树村组下段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