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滇西羊拉铜矿区硅质岩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在滇西羊拉铜矿区发现了4层硅质岩,该硅质岩具有低的TiO  相似文献   
62.
银是我国的紧缺矿种,也是全世界最走俏的金属商品,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银矿床。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银矿床是最重要的银矿工业类型,多产于大陆板块边缘陆相火山岩广泛分布地区。根据元素组合可将银矿床分为单银型、金银型、银铅锌型和铜银型等等。它们在空间分布上与莫霍面有一定关系。单银型矿床多产于莫霍面比较浅的地区,铜银型矿床一般分布在莫霍面相对比较深的地区,金银型矿床和银铅锌型矿床通常置于单银型-铜银型中间地区。金银型与银铅锌型相比,前者分布地区的莫霍面深度比后者可能相对浅一些。  相似文献   
63.
峨眉山地幔柱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高振敏  张乾  陶琰  罗泰义 《矿物学报》2004,24(2):99-104
概述了峨眉山地幔柱成矿作用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特点,对主要成矿类型包括地幔柱活动直接形成的岩浆矿床和地壳响应形成的间接矿床作了全面的分析介绍,初步勾画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成矿作用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4.
粤西茶洞银金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洞矿床是粤西地区一个较为典型的蚀变破碎带型多金属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温度160~341℃,成矿压力2.7×106~2.43×107Pa,流体盐度(4.1~15.9)wt%NaCl,流体密度0.880~0.942g/cm3,fCO2为103.7~10.4.3,fs2为10-14.50~10-11.67,fO2为10-45.0~10-35.1,成矿从早至晚均逐渐降低;成矿流体pH值为4.70~7.07,Eh值为-0.65~-1.15,该矿床形成于弱酸性一中性,强还原的物理化学环境;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热液,成矿早阶段以岩浆水为主,到成矿晚阶段,大气降水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65.
山东香夼斑岩型铅梓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夼矿床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斑岩型铅锌矿床,成矿母岩为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稀土元素呈现明显的Eu亏损,为地壳重熔型浅成、超浅成岩浆岩.矿床主要有用元素Pb、Zn、Cu、Ag、Au、S、Cd、Se、Te等均较高.矿床硫同位素δ~(34)S值靠近零,铅同位素组成表明矿石铅来源于岩浆,矿石铅与岩浆岩岩石铅组成一致,主要为上地幔来源的铅,有少量地壳铅参与成矿.H、O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成矿温度在230-350℃之间,方铅矿、闪锌矿单矿物微量元素显示出与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相同的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66.
永和磷矿氧化带银星石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星石产于永和磷矿氧化带中。该矿床面型氧化带深度5-30m,线型氧化带深度250m。在氧化带中,除碳氟磷灰石外,银星石是较常见的产物,与银星石伴生的表生磷矿还有纤磷钙铝石和磷锶铝矾等。本文研究了银星矿物的地质产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银星石赖于发育的氧化带地质特征,同时指出了研究银星石和磷矿氧化带对表生矿物学、磷矿床找矿勘探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7.
大降坪矿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矿石类型,Ⅲ号矿体条带状矿石是同生热水沉积作用形成,Ⅳ号矿体块状矿石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形成。两者在微量元素、硫、铅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性质方面各具特征。通过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表明:该矿床为一典型的同生热水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68.
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白牛厂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形成的长期性及多阶段性的研究认为: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是热水沉积—叠生成因矿床,早期呈现寒武纪的热水同生沉积成矿作用,晚期为燕山期花岗岩浆热液成矿作用。该矿床是热水沉积成矿作用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叠加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69.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LIP)成矿具明显的阶段性,按成矿的时空关系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主喷发期前起始阶段、主喷发阶段和主喷发期后结束阶段.起始阶段以岩浆作用为主,其次为热液成矿作用;主喷发阶段以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结束阶段以热液成矿作用为主.从成矿强度和成矿规模来看,围绕峨眉山LIP主喷发期前后阶段,出现大规模的成矿作用事件,与主喷发期相比成矿表现明显;成矿年龄和空间分布具统一性,表明存在一个统一的区域性的成矿热事件;结束阶段的成矿作用均发生在溢流玄武岩层的顶、底板界面或相邻地层,表明存在一个大规模的热液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70.
张乾  刘玉平  叶霖  朱笑青  高振敏 《矿物学报》2007,27(Z1):133-13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涂光炽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分散元素成矿机制研究"和包括多个国家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及其兄弟单位的科学家们对分散元素的成矿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一批新的重要成果,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