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170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228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61.
满洲里南部中生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满洲里南部地区花岗岩主要由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组成。采用LA--ICP--MS技术,对满洲里南部花岗岩进行的锆石U--Pb年龄测定表明,该区中生代花岗岩浆活动分为3期:中—晚三叠世(208~239 Ma)、早侏罗世(179~185 Ma)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37~151 Ma),与整个大兴安岭中生代花岗岩的年代学格架基本一致,与东部的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时代也可以对比。锆石LA--MC--ICP--MS Hf同位素研究显示,本区中生代花岗岩的锆石εHf(t)多数为+0.7~+9.5,二阶段模式年龄为0.6~1.2 Ga,表明花岗岩浆主要源于中—新元古代增生的地壳物质。结合额尔古纳地块其他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资料,认为额尔古纳地块在中—新元古代时期曾发生一次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与兴安地块的地壳增生时间为新元古代—显生宙的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662.
新疆哈密大南湖矿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降雨量小,年蒸发量是年降雨量的80倍以上。该矿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厚,埋藏浅且易自燃,因而烧变岩区分布广泛。通过对矿区的自然地理、水文地质条件、单孔、群孔抽水试验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区内烧变岩地下水的存储以静储量为主,并运用体积法、单位储存量法两种方法进行地下水资源储量计算。通过计算对比,认为用体积法计算的地下水存储量较为可靠。该方法对其他类似区的地下水资源储量计算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3.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WebGIS技术已成为GIS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该文阐述了该主流技术的特点和相关技术,又以MapGuide软件作为主要支持技术,以SQL Sever 2000作为数据库管理工具,以校园信息数据为例,设计并实现了校园信息系统。实现了地图浏览、地图查询、要素编辑、三维实景浏览、数据信息的编辑等功能,为用户浏览校园信息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亦可以在网页中浏览、方便管理地图信息。  相似文献   
664.
土体冲蚀流失是塌岸发展和库岸再造的重要诱发因素。为准确预测水流作用下岸坡土体流失进程,自主研制了能够实时精确量测土样质量变化的新型冲蚀试验装置,开展三峡库岸粉质黏土冲刷起动和冲蚀进程试验,分析有限厚度土体冲蚀演化规律和影响机制,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有限厚度土体的总冲蚀量随时间增加但增速逐渐趋缓,冲蚀速率逐渐衰减,且冲蚀速率及其衰减程度均与孔隙比或流速成正比;将反映密实度的孔隙比和反映剪切力的水流速度嵌入预测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粉质黏土冲蚀演化进程曲线。建立的有限厚度土体冲蚀进程预测模型,为水流冲刷作用下岸坡形态变化趋势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5.
为了快速、有效探查堤坝隐患,本文提出了基于线性台阵的微动B超技术。大多数堤坝(土坝)兼顾公路功能,车辆运行产生的震动信号沿堤坝方向传播,基于此,沿着堤坝布设线性台阵,震动传播方向与接收方向一致,为堤坝隐患检测提供了丰富的震源。研究表明,在线性台阵的基础上利用多道采集技术,采集一次可获得多个勘探点数据,提高了野外数据采集效率,避免了震源差异性的影响,提高了横向分辨率以及勘探成果的准确性。将该技术应用于江西九江某堤坝汛前的安全检测,查明该区段存在3处低速隐患,推测为坝基软弱层隐患和堤身介质疏松隐患。实践证明:该技术有效弥补了以往微动勘探效率低、横向分辨率低的不足;并可进行每1 m间距或0.5 m间距的速度扫描,提高了横向分辨率,为堤坝安全治理提供高效、精确指导。  相似文献   
666.
河口三角洲是由水文、地貌和生态耦合作用形成的复合系统,其演变具有时空波动性强、响应高度敏感、边缘效应显著与环境异质性高的特性,属典型的易失衡区。从黄河三角洲水文-地貌-生态子系统演变过程、耦合作用关系以及多维调控理论与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多重压力下的子系统自适应调整与状态特征,归纳了水文条件与河口地貌-生态系统演变的互馈关系,搭建了多维协同的水沙配置研究框架,并提出了基于水沙优化配置的多维调控策略。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从连续性监测平台建设、全过程模型构建、失衡风险预测以及多维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以期为优化利用有限水沙资源维持河口系统稳定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67.
海气界面液滴粒径分布的测量对于海气界面通量的准确估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多种测量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海上测量环境,设计了光学测量装置,给出了利用多环散射光信号计算液滴粒径分布的方法。实验分析表明,该装置可用于进行透明喷雾状的液滴粒径测量。  相似文献   
668.
组件式GIS在地下水资源管理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阐述了组件式GIS基本概念,并根据“江苏省地下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分析江苏省地下水资源管理系统需求的基础上,从数据管理、模型建立、专题制图、三维可视化等多方面探讨了组件式软件技术在GIS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