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59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冀东金厂峪金矿区印支期成矿作用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厂峪金矿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境内,距北京市140km,是华北地区产出规模最大和开采历史最悠久的矿床之一。该矿早在唐代就发现并进行开采,自1958年建矿以来已累计生产黄金32吨  相似文献   
182.
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储量最大的铅锌矿床,矿体主要沿花岗闪长(斑)岩与大理岩接触带产出。为了查明成矿物质来源,对矿石中的硫化物和矿区内及外围主要侵入岩开展了铅同位素示踪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N(206Pb)/N(204Pb)为18.266~18.372,平均值18.296,N(207Pb)/N(204Pb)为15.501~15.579,平均值15.536,N(208Pb)/N(204Pb)为38.016~38.339,平均值38.138。铅同位素年龄校正计算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Pb同位素比值与大理岩和花岗闪长(斑)岩非常相似,表明矿石中的铅主要来自花岗闪长(斑)岩和大理岩,说明成矿物质也主要来自这两类岩石,进一步证明了白音诺尔铅锌矿床的成矿与花岗闪长(斑)岩和大理岩有关,属于矽卡岩型矿床,与喷流沉积型和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有明显的差别。与区域上其他银多金属矿床对比发现,本区银多金属矿床的Pb同位素组成非常相似,其组成范围多有重叠,暗示这些矿床的矿石铅来源也非常相似,可能表明有一个共同的富银的基底或地层为这些银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83.
184.
正科体拉(Kittila)金矿田发现于1986年,它位于芬兰拉普兰(Lapland)省科体拉(Kittila)小镇的东北方向35 km处,中心位置坐标为北纬67°54'55″,东经25°23'27″,是北欧规模最大的黄金产地(Patison et al.,2007)。1997年芬兰地质调查局通过钻探圈定了150万t矿石,Au平均品位5.9 g/t。该金矿田主要由5处金矿床组成,分别为凯托拉(Ketola)、泰莱(Etela)、苏瑞(Suuri)、鲁拉(Roura)和锐皮(Rimpi)金矿床。2005年科体拉金矿田被阿哥尼可恩格拉公司(Agnico Eagle)收购,从2006年6月开始进行大规模开采。直到2012年底,该公司已从科体拉金矿田开采了16 t金,预计2013~2015年每年的金产量可  相似文献   
185.
初论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床的成矿时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山壕金矿床是近年来在白云鄂博裂谷带上发现的一处具有代表性的超大型金矿床,是中国最大的金矿之一。对长山壕金矿区内含矿石英脉中的黑云母和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年代测定,结果表明矿石中黑云母的形成年龄为256.3±1.8Ma,白云母的形成年龄为250.9±1.5Ma~246.0±1.6Ma。结合前人对该区域岩体的测年结果推测出大规模岩浆活动不仅为成矿提供重要的热源,而且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岩浆演化后期的热液中成矿物质的出溶沉淀是主要的成矿过程,随着温度降低,压力减小,含矿热液中的黑云母和白云母相继结晶,含矿热液中的金及其他成矿元素也在此期间沉淀聚集。  相似文献   
186.
内蒙古林西双井子杂岩锆石LA-MC-ICP-MS测年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井于杂岩产出在内蒙古东部林西县西拉木伦河的南北两侧,由片岩、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前人对其形成时代认识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属于前寒武纪变质岩,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属于早中生代构造强烈变形产物。本文通过对双井子杂岩开展较为系统的LA-MC-ICP-MS锆石年代学研究,来限定这套杂岩的形成年代。锆石测年结果表明,绿泥石片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值变化于146.3~1 970 Ma,年龄比较分散,没有获得一个比较可靠的加权平均年龄。黑云斜长片麻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值变化于146.3~1736 Ma,获得2组比较可靠的年龄:一组由10个点组成,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90.5±2.1)Ma,MSWD=0.36,为早二叠世;另一组由5个点组成,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47.5±3.4)Ma,MSWD=0.12,为早三叠世,可能分别代表原岩中两期岩浆的侵位时间。侵位于杂岩中的花岗伟晶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值变化于206.9~2122 Ma,年龄比较分散,也没有获得一个比较可靠的加权平均年龄。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78.4±1.4)Ma,MSWD=1.9,可以代表原岩岩体的侵位年龄,为早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双井子杂岩岩石(包括绿泥石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成分复杂,其主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SiO_2含量变化于61.97%~77.18%,但是所有的岩石样品均具有轻稀土分异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的特征,都是U、Nb、Sr、P、Ti相对亏损,而Th、K、Ce、Nd、Hf、Sm、Y和Yb相对富集。与杂岩中的岩石相比,花岗伟晶岩显示明显不同的Ba亏损和Ta富集,而其他元素的富集和亏损趋势则与其几乎一致。因此,总的来说,双井子杂岩是由不同成分和时代的岩石(包括地层和岩浆岩)混合组成。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和上述锆石年龄数据,推测双井子杂岩的形成年龄在230~206 Ma。因此,笔者认为本区可能并不存在前寒武纪基底,双井子杂岩可能是在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过程中沿西拉木伦河深断裂形成的一套变形程度较高的中浅变质岩系,并有可能遭受了燕山中晚期的再次改造。  相似文献   
187.
聂凤军  蒋喆  李强峰  王丰翔 《地质通报》2015,34(6):999-1010
对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珀博铜-金-钼矿床的发现历史、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形成作用进行了论述,对如何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技术方法运用于中国的找矿实践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和吉黑成矿省侏罗纪—白垩纪火山-沉积岩地层分布广泛,各类深大断裂纵横交错,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十分发育,物化探异常显著,是寻找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采用指示性矿物法、水文和土壤地球化学法,结合系统的中大比列尺地质填图是在兴蒙造山带东北段寻找隐伏铜多金属矿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8.
刘春花  聂凤军 《地质通报》2015,34(6):1077-1085
澳大利亚坎宁顿银-铅-锌矿床是在艾萨山内围层东段发现的一个重要的富银布罗肯希尔型隐伏矿床,赋矿围岩与东段其他地层的关系还不清楚。艾萨山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时代为1677±9Ma,与布罗肯希尔铅-锌-银矿床的赋矿围岩时代一致,后期构造将坎宁顿矿床分为南北两矿区,南矿区是目前开发的重点。坎宁顿矿床南矿区包括5个主要的经济矿脉层和9种矿化类型。主要的硫化物是方铅矿和闪锌矿,其世代和共生关系复杂。坎宁顿矿床的所有矿化类型都极度富银,主要以含银方铅矿与银黝铜矿包裹体的形式产出。某些矿化类型Sb、Cd、As、Cu和F浓度高。全面投产以后,坎宁顿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银生产商之一。介绍了Walters等提出的一个高温交代已有富Fe-Ca-Mn-Pb-Zn-Ag含矿体系的成矿模型图。  相似文献   
189.
<正>罗辛(Rossing)铀矿床位于纳米比亚中西部,距首都温得和克(Windhoek)约200 km,是世界上最大的白岗岩型铀矿床(图1)。该矿床目前为世界天然铀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之一,生产的铀矿约占世界年产量的7%。20世纪初期,人们在罗辛地区的伟晶岩中发现了放射性物质的存在,以后陆续圈定出一些放射性异常带。1956年,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 Pros-  相似文献   
190.
页岩气是国内外新兴的非常规新能源,可作为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在当前世界能源紧缺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尚处于起步阶段,远落后于北美地区的商业化开发,但国家高度重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以有效缓解能源紧缺。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关键在于储层的水平井压裂改造,也是当前我国页岩气产业面临的重大困难之一。整理和比较了多级压裂、清水压裂、同步压裂、水力喷射压裂、重复压裂、CO2与N2泡沫压裂、缝网压裂等当前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技术及适用条件,对比了压裂中常用的滑溜水、复合压裂液、泡沫等各类压裂液体系和各类添加剂的优劣效果,总结了井下微地震、测斜仪、直接近井筒裂隙监测、分布式声感器等常用的裂缝监测技术适用范围。初步展望认为,超高导流能力压裂和超临界CO2开发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