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478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震前兆数据的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要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全国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及其前兆数据来源和特点,重点分析了该中心的数据管理、数据服务及应用。全国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在剖析地震前兆数据的结构和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了自行研制的基于双表数据结构的CAPOmen平台来管理和维护各种前兆数据,并枚举了该平台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前兆台网中心还运用Web和FTP等网络传输手段与用户及研究单位进行各种数据交换和共享,提供以CAPOmen 平台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的基于浏览器的前兆数据查询、浏览、下载及其他服务等。并对地震前兆数据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2.
引言夏威夷-2观测台位于夏威夷和加州之间5000m 深的海底(图1)。它是第一个建在海底的全球地震台网台站。远程控制信号和电源通过一根废弃电话电缆(夏威夷-2)输送到该台站。夏威夷2电缆是美国电话电信公司出于科研目的捐献给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协会的。在夏威夷-2观测台的  相似文献   
53.
各国地壳上地幔深地震反射研究计划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世界上采用的深部探测地球物理技术主要是地震学方法,七十年代以来,美、英、法、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各自的深地震反射研究计划COCORP、BIRPS、ECORS、DEKORP、LITHOPROBE&ACORP。共完成深地震反射测线4万公里左右,获得了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地球动力学过程,及地球深部构造等方面重要信息,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在不同构造带上实施了1500公里左右的深地震  相似文献   
54.
区域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陆地系统科学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黄秉维  陈传康 《地理学报》1996,51(5):445-453
对区域持续发展的研究是持续发展深化的必由之路。区域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对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各种要素的综合规律的揭示,即陆地系统科学。对持续发展广泛深入地研究既是地理科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也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应用ARC/INFO建立沙漠化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国定 《中国沙漠》1992,12(2):58-63
沙漠化数据库旨在系统地研究我国沙漠化发展过程与演变趋势;揭示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沙漠化环境各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寻求沙漠化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用ARC/INFO建立沙漠化数据库的方法和过程,借助于遥感和计算机技术,把沙漠化环境参数,按空间分布特点,输入计算机系统,来建立沙漠化数据库。实现信息计算机化的存储管理、检索和综合评价分析,使信息处理加工过程压缩在自然或经济变化的周期以内,从而赢得预测、预报的时间,使沙漠化环境的动态分析由定性描述,解释现象进入到数值预报的新阶段。以便为沙漠化综合治理、全面规划、管理决策及动态监测等提供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59.
<正> 早在50年代,王鸿祯等认为在川中有古陆核存在。80年代以来张用夏、杨森楠等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及航磁资料的分析,认为在康滇、川中、江汉及苏北至南黄海存在早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其时代为晚太古至早元古代。最终形成于吕梁运动。笔者认为类似于上述的结晶基底,在华南较大范围内都有存在,并与中晚元古代以来各种含矿地层的形成及有关花岗岩体的产出,都存在一定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羣众性水利工程效益及其对徑流影响,而召开的这次会議无論在內容方面以及目的方面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里都未曾有过的特殊会議。会議的特点是,研究轟蟲烈烈的全民改造自然运动在水利方面所获得的成果,研究中国人民在进行革命性的征服自然力进而利用过去为害人民的自然力(水利資源)发展国民經济,首先是发展农业当中所获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