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305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源断裂特征及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根据地壳表层地质构造和地震地质研究与地震测深和大地电磁测深成果,运用现代构造解析理论与方法,论证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探讨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源区的地震断裂和震源断裂基本特征与相互关系,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问题。笔者认为龙门山碰撞造山带深处隐伏壳幔韧性剪切带可能是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主震区的震源断裂,而地壳表层发育的映秀断裂带、北川断裂带和彭县—灌县断裂带等可能是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主震区的地震断裂,该区震源断裂与地震断裂既有显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研究表明,在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对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动力学作用下,形成上扬子地块向青藏高原东缘碰撞—楔入以及青藏高原东缘向东仰冲,深部向东俯冲的动力学态势,造成龙门山碰撞造山带切割莫霍界面的壳幔韧性剪切带向中上地壳扩展,应力高度集中与能量快速释放破裂,从而引起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发生,以及大型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形成。探索震源断裂与地震断裂区别与联系,对进一步研究地震机制与发震动力学以及防震减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2.
两广交界地区花岗岩中包体的类型,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庞保成 《矿物岩石》2001,21(1):8-13
据包体岩相学及矿物学研究,包体岩石为角闪岩相到麻粒岩相的副变质岩,岩石类型有麻粒岩,变粒岩,片麻岩和富云包体,角闪岩相包体形成的温度为633度,压力为460Mpa-550MPa,麻粒岩包体形成的温度为781-883度,压力为530MPa-710MPa,包体为部分熔融形成寄主花岗岩岩浆的源区岩石列余,其中大容-十万大山地区角闪岩相- 麻粒岩相包体岩石为区域动热变质成因;云开大山地区麻粒岩包体岩石为热穹隆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113.
论超基性岩在煎茶岭金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14.
二道沟金矿床产于酸性火山岩、闪长玢岩、变质岩等多种岩石中。成矿晚于围岩成岩时间,时差大于16Ma。矿石中缺少硫砷铜矿+黄铁矿土铜蓝组合及深成明矾石,但却含冰长石、绢云母、绿泥石。发育强烈的绢云母化、硅化。金矿生成温度在200—330℃之间。流体包裹体盐度为1.5—7.0wt%NaCI,K/Na和Ca/Na分别为0.32和0.26,水是流体的主要组分。氢、氧同位素资料反映,热液是由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混合形成的。δ~(34)S值分布在零附近,反映硫可能来自地幔。以上特点说明二道沟金矿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5.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于1982年5月7日至20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了学术大会。来自41个国家的376名大地测量、天文、地球物理、地震等方面的学者和专业工作者出席了大会。大会由日本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中川一郎主持,协会主席莫利兹(H.Moritz)和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秘书长梅尔基奥尔(P.Melchior)分别在会上致词。  相似文献   
116.
1INTRODUCTION SHALLOW(MOSTLYBIOGENIC)GASACCOUNTSFOROVER20%OFTHEWORLD’SDISCOVEREDGASRESERVES(RICEAND CLAYPOOL,1981;CLAYPOOLANDKAPLAN,1974),AND REPRESENTSONEOFTHEUNCONVENTIONALENERGYSOURCES THATINCREASINGLYATTRACTTHEATTENTIONOFPETROLEUMGEOL OGISTS.NUMEROUS…  相似文献   
117.
地史过程中煤岩显微组分含量的恢复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雅春  庞雄奇 《沉积学报》1998,16(4):114-117
在地史过程中煤岩显微组分的相对含量是变化的,用其现今实测值代替地史演化过程中的含量值计算生烃量势必产生误差。提出了一种恢复地史过程中煤岩显微组分相对含量的方法并进一步研究表明:煤岩中稳定组的相对含量在地史过程中变化最大,其次是镜质组和丝质组。用煤岩当前显微组分相对含量计算的地史过程中甲烷气、重烃气和液态烃的生成量较实际值要小,它们的最大偏差在理论上分别可达到14.04 % 、32.25%和 32.71 %.  相似文献   
118.
将渭河平原的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作为水资源并与作物需水量进行对比,得出水分盈亏量。说明渭河平原大部分地方为缺水区。  相似文献   
119.
地面作业方式的相对重力测量在一百年来实施期间,精度已提高了三个数量级。在野外正常条件下,目前100毫伽左右的重力差已能以±20~30微伽的精度测定。但由于绝对重力测量用于建立现代重力基本控制网已获得±1~10微伽精度,而且地球动力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也要求达到类似的精度,因此,相对重力测量的改进势在必行。通过对拉喀斯特——隆贝格(LCR)重力仪的误差分配表进行探讨,作者发现,使用高精度方法可以减少大部分仪器误差和外部误差,使一次重力差观测的精度达到±10微伽左右。主要的误差源来自至今未能模型化的温度效应和振动效应。用专门的隔离装置能进一步减小这两项误差,但真正的突破也许只有通过把弹簧原理改成无偏移相依系统。如果用几台LCR重力仪重复观测,并采取各种已知的预防措施,地区性重力网的建立可达±3~10微伽的精度,而局部网更可达1微伽级。连测或复测中测站重力的重现力问题,对绝对和相对重力测量是个共同性问题。它意味着需要对局部的近地面质量进行监测并模型化,这点至今仍无法以微伽级的精度解决。  相似文献   
120.
庞雄奇  李素梅等 《地球科学》2002,27(6):666-670,688
八面河油田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及与其具有类似骨架的杂原子芳烃-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呋喃等具有较为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指示八面河断裂构造带中北部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地带为主要油气注入点,绝大部分油气自主要注入点沿地层上倾方向作侧向运移;广北斜坡带运移分馏效应不太明显,反映各油气单元间连通性较差及油源、油气运聚成藏过程较为复杂;滩海一带原油具有较强的运移分馏效应,指示原油具有非原地性。含氮化合物运移分馏效应反映,断层、不整合面为八面河油田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牛庄、广利洼陷为八面河油田可能的油源区,反映绝大多数油气主要来自正常生油门窗内的成熟烃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