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316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91.
以汉江上游谷地郧县辽瓦店典型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粒度、磁化率、烧失量、吸湿水、Rb/Sr比值等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粘粒含量、细粉砂含量、粘粒/粗粉砂比值、磁化率、烧失量、吸湿水含量和Rb/Sr比值在古土壤S0为剖面最高值,在黄土层(L0、Lt和L1)均较低,而细砂粒和粗砂粒含量在古土壤S0为剖面最低,在黄土层(L0、Lt和L1)均较高.表明古土壤S0形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充沛,生物活动强烈,成壤作用较强;黄土堆积时期,气候寒冷干燥,成壤作用较弱.各指标含量曲线中古洪水滞流沉积层(slackwater deposit,简称SWD)均呈现出突变性的变化,且变化幅度甚大,说明其为气候突变事件的产物,未受到成壤改造作用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表明全新世晚期的东汉末年,在汉江上游流域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气候突变事件,引起了特大洪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2.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发育多种类型的油气资源,尤其形成了具有多样特征的复合类和改造类油气藏,利用经典“含油气系统”理论难以解释油气藏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 基于全油气系统新概念阐述了它们的形成分布. 结果表明,在古近系储层致密演化过程中,文昌组和恩平组两套烃源岩提供了早期排出烃、晚期排出烃、源内滞留烃三种原始烃量,源岩内部和周边砂岩储集层因成岩?压实差异发育了油气自由动力场、局限动力场和束缚动力场,全油气系统内三类原始烃量和3个动力场的耦合作用造成自下而上呈现出“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常规油气”的有序分布.这种规律性认识对于研究区不同类型油气资源分布预测和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3.
广饶县咸水入侵灾害的发生在于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严峻性。本文分析了引起海(咸)水入侵的基本矛盾, 制定了防治咸水入侵灾害的对策和措施──水文地质环境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594.
东营凹陷原油、储层吸附烃全扫描荧光特征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应用全扫描荧光分析(TSF、QGF-E)技术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40个原油、15个储层包裹烃、39个储层砂吸附烃的三维荧光特征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分析表明,原油与包裹烃的TSF指纹特征总体相似,均为单峰型,指示油气成因具有内在的联系。观察到不同原油TSF强度峰宽与最高值有异,低成熟度样品往往具有较高的TSF强度及较宽的峰。进一步分析表明,原油TSF最高强度、TSF定量参数R1[270nm(Em360nm/Em320nm)]、R2[260nm(Em360nm/Em320nm)]与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C29甾烷ααα20S/(S+R)、Ts/(Tm+Ts)等有较好的线性正相关性,反映TSF荧光指纹特征及其定量参数可作为一种温标用于热成熟度分析。应用TSF技术确认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原油成熟度具有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其反映了油源与油气充注方面的重要信息。对东营凹陷牛庄洼陷两口井的储层砂的QGF-E分析表明,颗粒样品所在层段的烃类含量普遍较高,反映致密薄层砂、微裂缝等可能为该洼陷岩性油气藏重要的隐蔽型油气运移通道。TSF、QGF-E技术在油气族群、储层含油气性、油气运移路径与油层识别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5.
青藏高原40年来降水量时空变化趋势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97个气象台站1961-2000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以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分析了高原降水量40年来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演变特征,并探讨了其变化趋势的区域分异因素和可能的趋势突变时间。结果发现,高原站点40年年降水量大部分表现为增大趋势,只有青海东南部和南疆及西藏部分站点出现减小趋势,这一时间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则大致表现为高原中东部和南北的反向变化,同时高原站点冷季降水量增大趋势明显;以冷、暖季降水量的第三载荷向量场分异进行的分区在10年年代际和逐年变化中都有明显体现,暖季区域分异因素的主要相关区域降水量变化趋势与相应载荷向量的时间变化相关显著,在1989年出现可信的突变时间点;冷季相关分异区域的降水量变化趋势在1987年出现明显增大趋势,同样与载荷向量的时间变化相关显著,但突变时间点检测不明显。  相似文献   
596.
关中西部漆水河全新世特大洪水与环境演变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古洪水水文学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通过对漆水河流域深入调查研究, 在漆水河与湋河交汇的二级阶地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中发现古洪水沉积夹层, 利用沉积地貌学、沉积学、考古学和释光年代学方法, 确定了在全新世时期的11500 年内, 漆水河曾经在4650~4600a BP、4600~4300a BP、4300~4100a BP 和3100~3000a BP 发生了4 期20 次洪水事件。通过利用水位-流量关系模型, 计算出这4 期20 次特大洪水的洪峰流量, 大大延长了洪水水文数据序列, 并建立了漆水河全新世洪水频率曲线, 科学、系统地提高了漆水河洪水水文学计算精度, 增强了渭河流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开发当中洪水频率分析的可靠性。这项研究成果对于我国著名的农业科技城-杨凌的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填补了渭河流域古洪水水文学研究的空白, 对于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97.
丹江上游全新世早期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粒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丹江流域广泛的野外考察,在丹江上游竹林关峡谷段右岸发现典型的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剖面。根据野外宏观特征及沉积环境,鉴别出该剖面夹有四层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均匀致密,分选良好,各层界面自然开裂,具有波状-水平状平行层理。室内粒度成分分析表明,沉积物以粉沙为主,粘粒含量次之,细沙含量很少,沉积学分类属粉沙和粘土质粉沙。粒度自然分布频率曲线为正偏,主峰高且尖锐,分选良好。粒度概率累积分布曲线为典型的两段式,沉积物投影在CM图的Ⅶ区(SWD1和SWD3)和Ⅷ区(SWD2和SWD4)。将四层古洪水SWD与2010年洪水SWD进行对比分析,粒度组成成分、粒度参数、自然分布频率曲线都呈现相似形态。综合分析说明四层古洪水SWD是丹江洪水悬移质泥沙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下的沉积物,为丹江上游开展古洪水水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于丹江洪水水文泥沙特性、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8.
井下甚宽频带地震仪关键装置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分向核心芯体机械及簧片系统、核心反馈调理系统及井下定位定向系统等。  相似文献   
599.
塔里木盆地塔北及周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作为有效烃源岩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然而,对碳酸盐岩烃源岩生、残、排烃特征及贡献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本文通过研究区21口井测井、热模拟参数等数据分析,应用地质地球化学统计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生-残-排烃特征,并阐明了不同演化阶段排烃相态特征和排烃量贡献。结果表明:奥陶系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中心位于顺托果勒-顺南缓坡,烃源岩以水溶相、油溶相、扩散相和游离相多种相态的综合排烃,不同相态排烃比例分别为6.5%、0.4%、9.8%和83.3%。结合研究区优势运移通道及优质储层分布区域,顺托果勒低隆起-顺南缓坡断裂展布区以及沙西凸起南部-顺北缓坡带等地区可作为下一步的重点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