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305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对汉江上游现代大洪水高水位滞流沉积物(SWD)系统地采样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汉江上游现代大洪水SWD沉积物性质是沙质粘土或粘土质沙、沙质粉沙或粉沙质沙。其分布特征大致分为两大类:安康段以上基本是以粉沙质沙或沙质粉沙为主,安康段以下基本是沙质粘土或粘土质沙。粒度成分和粒度参数都反映现代洪水SWD经过充分的分选,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粒径组成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水库或大坝对大洪水SWD的粒度自然分布频率单峰曲线尖窄的形状没有明显的影响,而更多与其沉积的微地貌环境和水动力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42.
石炭系是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主要的油气产层之一,该层系中的油气藏普遍显现出位置迁移、规模改造、组分变异和相态转换等特征,对该类油气藏的分布预测十分困难.根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中提出的叠合盆地要素匹配成藏模式(T-CDMS)预测了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的有利成藏区域.通过分别研究四大主控因素(区域盖层C、优...  相似文献   
143.
根据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区和北部坳陷区白垩系-新近系典型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研究,结合地震和钻井资料的分析,在塔西南坳陷区划分出32个三级层序,塔北坳陷区27个三级层序.通过三级层序的叠置方式和构造层序的研究发现,两坳陷区白垩系-新近系中识别出4个以不整合面为主的构造层序界面,划分为4个二级超层序(SS1~4),并可以进行...  相似文献   
144.
世加金矿位于龙川穹窿内,区内有大量辉绿岩出露,多呈环带状、不规则状沿背斜出露.金矿体主要产于辉绿岩岩体内部的断裂破碎带以及与C1y地层的断裂接触带中,矿床成矿期石英脉、蚀变辉绿岩矿石、C1y地层硅质岩以及新鲜辉绿岩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表明,矿床成矿流体来自于深部,形成于辉绿岩成岩后期,与区内印支-燕山期的酸性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5.
2015—2019年,由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牵头,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和武汉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重点专项,系统拯救、整编共享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垂直形变测量数据,编制不同时空尺度的地壳垂直形变图,为强震中长期预测、地壳动力学研究、地形变灾害研究与防控及相关的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本数据集内容为中国大陆典型沉降区垂直形变图,展示特定沉降区的地表垂直形变分布,为制定地面沉降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对数据集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情况、数据要素项和时空范围、数据输出质量和准确度,以及数据的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6.
张伟丽  邓黎  庞于涛  于淼  田建林 《地球科学》2022,47(12):4390-4400
强震作用下土石坝极易出现失稳破坏,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的社会经济损失.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强震作用下土石坝失稳分析通常采用失稳概率表示,目前常用方法是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主要有云图法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两种方法.IDA方法计算结果准确,但计算效率低,云图法计算效率虽高,但计算精度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图法和IDA方法的地震易损性快速精准分析方法(CIHA,cloud-IDA hybrid approach).CIHA方法可兼顾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该方法基于云图法的对数线性回归假设,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对地震波进行一次放缩来计算相应损伤指标下的地震动强度值,利用地震动强度值得到的均值和方差生成土石坝在各个损伤等级下的易损性曲线.通过对Lower San Fernando土石坝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将所提CIHA方法与IDA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计算精度方面,CIHA方法可以获得与IDA方法相近的结果,在计算效率方面,CIHA方法相比IDA方法计算效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7.
刘军  蔡哲  庞雄奇  胡涛  游婷婷  徐帜  刘阳  于飒  李洪博 《地球科学》2022,47(7):2481-2493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油气成藏受多种动力多种要素联合控制,因此不能完全依照经典的浮力成藏理论预测有利成藏区带. 通过剖析研究区已经发现的油气藏揭示出三种动力对油气成藏起到了关键作用,包括低位能(背斜类油气藏)、低压能(断块类油气藏)、低界面能(岩性地层类油气藏);在每一种动力作用下,油气成藏受到有效烃源层、优相储层、区域盖层、低势区带4个功能要素及其时空组合的控制. 通过建立多动力?多要素复合成藏模式,对陆丰凹陷古近系4个目的层有利成藏区带进行了预测评价,优选出10个最有利目标,为研究区油气深化勘探和钻探目标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8.
基于河南新郑县的一套完整晚更新世—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格大张剖面),应用端元分析模型,对75个沉积样品的粒度分析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各端元组分在地层深度对应的时间尺度上做了小波变换。结果认为,从格大张剖面沉积物粒级组分中可以分离出三个沉积端元,端元1可能指示了东亚夏季风作用动力特征,夏季风的强弱引起的温湿变化造成相应时期内沉积物的古土壤化的强弱;端元2可能指示了东亚冬季风作用下沙尘暴沉积动力作用特征,代表了典型风成黄土的粗颗粒组分特征;端元3粒级组分更粗,代表了更强搬运动力条件,应属于东北风搬运黄泛平原粗颗粒而来的近源沉积物,距今3100 a以来尤为显著。根据小波分析结果,认为各端元组分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具有周期性特点。端元分析法在指示沉积物沉积动力环境和物源特征上具有很好的效果,各端元组合特征能够敏感地反映出沉积动力组合特征,很好地反映晚更新世以来各动力变化特征。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识别各端元组的周期性特征以及根据目前状态推断未来可能的趋势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9.
横波(S波)为偏振波,具有不同于纵波(P波)的特性,对于地震探测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被动源地震探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接收函数、S波分裂等.在主动源(气枪)海底地震(OBS)探测中,震源在水中,S波为地层转换波,其应用还不多.本文在介绍转换S波的产生、模式、处理和识别的基础上,以实例为切入点简述其具体应用.这些应用主要是基于1D/2D转换S波,用于揭示海底岩石类型、推断地壳性质、共轭陆缘问题、判定地幔蛇纹石化、估算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和预测流体等.目前在南海已获得了大量的2D和3D的OBS转换S波数据,可将转换S波的研究逐步从2D发展到3D研究,同时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共同分析.利用转换S波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南海扩张停止后形成的海山下不同地层的岩性和判定上地幔低速的性质等.   相似文献   
150.
基于ArcGIS Server并结合ArcSDE及Oracle数据库软件,利用ArcCatalog通过数据引擎ArcSDE连接Ora-cle10建立服务器端的核心数据库,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并在ASP.NET、Flex技术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S结构的"陕县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地质灾害信息的动态查询、分析和各种统计等功能,可为地质灾害信息的共享及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