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篇 |
免费 | 94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篇 |
大气科学 | 34篇 |
地球物理 | 10篇 |
地质学 | 157篇 |
海洋学 | 22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8篇 |
自然地理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9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13篇 |
1976年 | 19篇 |
1975年 | 12篇 |
1974年 | 13篇 |
1973年 | 5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7篇 |
1958年 | 8篇 |
1957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阐述了一种新型损伤识别指数,进行该指数稳定性验算和计算绘制损伤指数变化率与损伤程度的关系曲线。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指数对小损伤敏感,可以进行损伤判定与标定,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242.
<正>“八一”斜坑手掘组是今年8月份由复员军人所组成的一支生产战线上的先锋队,自开工以来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月月超额完成队作业计划及国家计划,队班效率经常达0.7—0.9公尺。10月份全坑响应了队党委提出的向80公尺进军争取做个光荣的先进地质队的号召,全体组员劳式热情大大高涨,首创手掘单头工作面队月掘进102公尺的新纪录,完成队班效率国家指标210%,最高队班效率达2.4公尺,并创造最高日进6.6公尺的成绩,成本也大大下降,每公尺成本降低为国家计划的68%,并保证了质量,满足了地质要求,同时在安全生产上也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工作中从未发生过一次小伤事故),实现了10月份队常委提出的开展安全运动月的要求。 相似文献
243.
在湖南省新化县的东北部,涟邵煤田涟源含煤区的西南部,坪烟背斜的东翼,发育有一个完美的人字型构造,命名为集云人字型构造(图1)。 相似文献
244.
245.
246.
基底断裂与盆地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伴生构造,断裂活动控制盆地内沉积填充和构造样式以及后期资源的分布。本文利用琼东南盆地2′×2′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在进行地形校正、布格异常校正得到布格重力异常的基础上求得重力水平梯度矢量。尝试利用重力水平梯度矢量对基底断裂进行划分并取得良好效果:在盆地基底划分出48条断裂,并将其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级断裂5条,二级断裂8条,三级断裂35条;将确定的断裂与其他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地震剖面)确定的断裂进行比较,发现在主要格架上具有一致性;重力水平梯度矢量法与其他解释方法比较具有成本低廉、方法简单、结果直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247.
湖南省第一煤田地质勘探队二分队 《煤田地质与勘探》1978,6(4):83-83
湖南第一煤田地质勘探队地质二队的同志,将勘探区煤层顶板岩石的岩性、构造、化石、结核等特征用形象直观的图象表示成“钻孔层位指示图”(见图),并配上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挂到钻机现场。钻探工人看的懂、记的住,容易掌握煤层顶板岩石主要标志特征。这样,既普及了一般地质知识,又对于防止打丢打薄煤层、提高钻探质量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8.
中国耕地保护机制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评述了中国耕地保护机制建设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耕地保护机制建设重点研究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和共同责任机制。对经济补偿模式与整体框架设计、经济补偿标准厘定、经济补偿资金管理与运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耕地保护关系、耕地保护多主体共同责任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分析得出机制建设是耕地保护的治本之策,农户行为与意愿研究、耕地非市场价值研究、中央政府激励机制设计将是下一步研究主要方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249.
陕西省地质局西安实验室岩矿组 《地质科学》1978,13(1):92-92
1975年我们在鉴定陕西汉中超基性岩岩体矿物时,发现了绿纤石矿物,对其进行了X射线粉晶分析及光性特征鉴定,现作一报导。绿纤石Ca4(Mg,Fe,Mn)(Al,Fe,Ti),(OH)2[(Si3OH)(SiO4)5],2H2O产自超基性岩体的辉长岩蚀变带中,主要分布在走向200°、倾向53°及走向30°、倾向82°的两组节理面上,多成放射状集合体产出。单体无色,集合体呈很浅的灰绿色。玻璃光泽。具柱面条纹。性脆,硬度小,比重3.19。 相似文献
250.
青海绿梁山铜矿找矿信息的提取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梁山铜矿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属柴北缘成矿带,它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之一。通过对绿梁山铜矿详细的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高精度磁测扫面和遥感解译等工作,在系统研究其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和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与矿化有关的异常信息,归纳并提取了地物化遥找矿信息: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等近矿围岩蚀变是寻找铜矿床的间接标志;遥感解译的复合环形构造与遥感蚀变信息叠加区是找矿有利区;在Cu、Au、Bi异常区沿铜矿化向北西存在较多的铜金矿化线索;强磁异常梯度带分布是最显著的深大断裂位置反映;显著的水热蚀变晕也是寻找该类矿床的重要遥感标志。结合以上特征在绿梁山找矿远景区内共圈定出Ⅰ、Ⅱ类靶区共3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