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9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9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13篇
  1973年   5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为研究矩形巷道在不同开挖卸荷速率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和声发射特性,使用水泥砂浆矩形巷道围岩试件进行快、慢速开挖卸荷试验,得到顶板、隅角、帮部围岩的应变特征和声发射(AE)撞击计数、能量、频谱的演化特点。试验结果表明:(1)快速卸荷,应变释放率高,卸荷后变形不稳定;而慢速卸荷,围岩应力充分调整,有利于应变的充分释放,卸荷后变形相对稳定。(2)矩形巷道的快、慢速卸荷,均以顶板和帮部围岩的径向受拉、隅角围岩的切向受压变形为主;随围岩深度增加,卸荷效应的影响逐渐减弱。(3)两种卸荷速率的AE撞击计数和能量演化特征与应变特性形成良好对应,揭示了围岩内部裂隙与损伤随开挖卸荷的发展过程;峰值频率区段变宽和高幅值信号的峰值频率在某一频段增多的现象可看作围岩发生主破裂的前兆信息。(4)快速卸荷,顶板和帮部周边产生大块剥落现象;而慢速卸荷,顶板和帮部周边每隔一段距离产生垂直于隅角的贯通裂缝,碎胀现象明显但未脱落;两者的隅角围岩破坏程度均较小。  相似文献   
122.
绪言本文工作范围为以河南省嵩山为中心的800平方公里面积(图2,5),位于秦岭巨型纬向构造带上,东西向登封大背斜的核部及北翼。区内出露了由三个角度不整合相隔的三套前寒武纪岩系(图1),为我国前寒武系典型发育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3.
青海煤炭地质局是隶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的中央驻青事业单位,扎根青藏高原60余年来,服务青海经济建设,立足于青海省煤炭地质勘查及多能源领域勘查,为青海省能源保障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培育了丰富的企业文化,其中“绿色勘查”文化建设在2018年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2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研究是国际人地系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对于如何协调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紧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研究主题,在对国际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集中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理论、方法以及关键应用领域三个方面,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研究国际前沿与进展进行评述。分析发现,国际上近远程耦合概念提出时间不长,其理论的完备性与系统性尚显薄弱,对实证研究统领性指导还略显不足。而从其他研究视角出发,国际上对互为远端的人地系统间关联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实证内容充足,内涵丰富。展望未来,关注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挖掘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主导路径与动态演变特征、加强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理论研究,是推动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5.
为了获得巷道围岩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与开挖卸荷状态之间的关系,使用水泥砂浆厚壁圆筒围岩试样,开展开挖卸荷条件下3种不同卸荷速度的声发射试验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小型巷道围岩开挖卸荷模型试验系统,声发射系统及变形监测系统采集试样卸荷过程中的声发射时频信号及变形信息,并对声发射b值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试验过程具有4个特征阶段:加载段―维持段Ⅰ―卸荷段―维持段Ⅱ,这4个阶段与振铃累计曲线有良好对应关系。(2)加载段,高频高幅信号较多,分布范围广,试样内部原始裂隙在三向应力作用下压密明显;维持段Ⅰ,高频高幅信号明显减小,分布范围变窄,试样三向持续压密,变形微小;卸荷段,高、低频信号增多,幅度增加,应变率较高,变形增加速度快,卸荷对试样内侧影响效应更显著;维持段Ⅱ,较慢速卸荷的高幅信号持续增多,内外侧以较低应变率持续产生变形。(3)卸荷速度越大,卸荷段振铃累计曲线出现“陡升”的幅度越高,维持段Ⅱ“陡升”出现越早,幅度越小。(4)卸荷速度增大,b值整体量值减小且越趋于小波幅平稳变化,相对声发射大事件占比提高,破裂尺度更大。  相似文献   
126.
利用Quick Bird全色遥感影像更新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现势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经过精确的多项式变换正射几何纠正后,得到正射影像(DOM)与原有的数字线划图(DLG)叠加,经判读识别地物的变化,实现对原有地形图的快速更新.通过对地面控制点和检查点纠正的精度分析说明,利用Quick Bird遥感影像数据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城区更新1:2000比例尺的地形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7.
热量资源是农业气候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县级农业气候资源的调查和区划工作中,了解县内热量的水平差异和垂直变化,是整个农业气候区划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的、首先得完成的工作。目前在一个县内由于有气温记录点的密度少和资料年代短等等原因,往往不能满足农业气候区划对热量指标的要求,为此,我们试用一种以气象站资料求算县内多点温度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8.
阐述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工作组第四次评估中与决策相关的重要发现。本次评估体现了当前关于气候变化对自然、管理和人类系统的影响、这些系统的适应能力及脆弱性方面的科学认识。该评估基于此前IPCC的评估,并吸收了第3次评估以来的新认识。评估报告认为:从所有大陆和多数海洋得到的观测证据表明,许多自然系统正在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人为增暖可能已对许多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可辨别的影响;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环境所造成的其他影响清晰可辨。当前关于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可以更详细地评估未来气候对各类系统和部门,以及对世界各大区域的影响,也可以对全球升温的影响进行估算,预估极端天气气候所带来的影响。必须采取更广泛的适应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够降低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兼顾适应和减缓的措施,能够减低气候变化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129.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