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篇 |
大气科学 | 33篇 |
地球物理 | 7篇 |
地质学 | 59篇 |
海洋学 | 20篇 |
综合类 | 3篇 |
自然地理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13篇 |
1975年 | 6篇 |
1973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全球土地覆被时空变化与中国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土地覆被发生了剧烈变化,人类活动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成为“人类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科学评估全球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和新态势,分析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并提出优化路径,成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应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基于多源土地覆盖数据,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刻画了全球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演化过程,从景观尺度分析了地类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全球“变绿”和森林覆盖度的变化趋势,揭示了中国对全球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992—2015年全球土地覆被经历了显著变化,全球土地覆被变化度在南美洲中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亚、东南亚和东亚等地形成显著的热点区。中国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12.98%增至2020年的23.34%,湿地面积增长1908 km2,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了力量,同时在城市用地增长、草地和其他用地减少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与全球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城市扩张占用耕地面积居全球第一位,高达7.3万km2。1999—2019年全球叶面积指数存在全球性的显著提高趋势。中国以仅占全球6.6%的植被面积,贡献了全球20%左右的叶面积增加量,引领了全球“变绿”过程。1990—2020年全球森林覆盖度变化呈现出空间集聚性。中国森林面积增长62.84万km2居全球前列,其中西南林区和秦巴山区是林地增长的主要区域,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是森林覆盖度降低的主要区域。中国未来应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均衡协调度,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和更多经验。 相似文献
12.
北礁凹陷作为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的一个典型半地堑凹陷,层序地层具有明显的膝折变形特征,几何学分析显示出伸展断层转折褶皱模型特点。经过对凹陷内部构造变形的测量和推算,本文确定了北礁凹陷断层转折褶皱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其运动学过程,揭示了凹陷主要裂谷阶段的水平伸展量,其总的伸展量可达到12 km,平均伸展速率约为0.44 km/Ma。通过构造几何学方法推测始新世末期该区域海平面上升了约200 m。并运用伸展断层转折褶皱理论,按照平衡剖面原理,正演了北礁凹陷及北礁低隆起的伸展构造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3.
鲁北平原区暴雨成因及时空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北平原地处黄泛区,流域坡度较缓,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且多以暴雨形式集中在每年的汛期(6~9月),同时排涝河道层层建闸拦蓄,造成暴雨期排水不畅,极易积涝成灾。依据1951-2000年实测暴雨资料,对本区暴雨的成因、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64年10月到12月我们在湖南衡山石峡矿区风化白云质灰岩和风化砂岩进行了土中压缩爆破成井的试验,打了34个井,进尺150多米。平均工班效率2.06米,比手工掘进工效1.14米提高了80.7%。最高工班效率达4.5米。每米成本4.65元比手工掘进单位成本6.45元降低了28%,并减轻了体力劳动强度。这次试验由于得到了湖南地质局和405队的积极支持和帮助,试验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试验时间短促,有些数据还没有经过充分的验证,还需继续进行试验研究工作。为了及时交流技术情况、现将我们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近年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新增加的钻井资料和区域连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区域二维地震大剖面进行重新解释,对主要控凹的同沉积断裂活动史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T30(平湖组顶界面)、T34(宝石组顶界面)和T24(花港组顶界面)三个地震不整合面的规模、不整合面上下断层发育程度和地层厚度横向的变化、以及不整合面上下沉积旋回和沉积相转换的强度进行了比较。指出只有T30界面才是西湖凹陷从伸展断陷盆地转换为拗陷盆地的转换面,此不整合面的规模最大,界面上下的构造样式、沉积相和断层活动指数的转变强度最大;而T34界面仅为两个断陷幕之间的次级不整合面,T24界面仅为两个拗陷幕之间的次级不整合面。 相似文献
16.
17.
绒螯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绒螯蟹属在形态学、遗传学和育种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着重介绍了同工酶、RAPD和 mt DNA技术在绒螯蟹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 ,提出遗传学分类标准的建立是绒螯蟹属分子分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某地含铌铁矿黑云母花岗岩的实际意义,已为多年地质工作成果所证实.随着采、选工艺的进步,花岗岩本身将有可能直接为工业利用.更重要的是,它是其周围一系列现代河流冲、洪积铌铁矿砂矿的雄厚矿物来源. 相似文献
19.
20.
自20世纪50年代末,人类就开始对月球进行不同方式的探测,至今已取得了无数的巨大成就。探月工程已成为我国对月球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多年来我国始终与世界上各大航天国家在天体探测方面保持着共同前进的步伐。我国的探月工程始于2007年,目前已经进行到探月的第3个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