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246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91.
湖北恩施渔塘坝自然硒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硒在渔塘坝富硒碳质岩层及其附近的土壤、废弃“石煤”堆中广泛发育。渔塘坝自然硒的空间分布与富硒碳质岩层密切相关,其纵向分布整体与富硒碳质岩层的走向一致,局部地段呈片状或环带状;横向上沿着富硒碳质岩层的倾向方向,从二叠纪茅口组的碳质硅质岩层到吴家坪组的碳质页岩层,自然硒的发现由易到难。渔塘坝当前的地质环境有利于自然硒的形成和保存,且一旦在表生环境形成后将会在特殊的地段发生次生富集。但是,自然硒形成的地质环境一旦被人类活动打破,暴露于地表的自然硒也能够发生迅速的氧化而再次迁移,进入河流和当地居民的食物链系统。因此,渔塘坝及恩施地区广泛分布的富硒碳质岩层为硒中毒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当荒地开垦或开挖“石煤”等人类活动为自然硒的氧化和迁移提供充分条件时,硒中毒的发生仍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392.
长江中游瓦口子至马家咀河段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长江中游瓦口子至马家咀河段(弯曲分汊河段)的水沙运动特点,给出了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尤其是推移质不平衡输沙计算的模式,主要包括推移质不平衡输沙方程、床沙级配方程、河床变形方程;对模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法,如非均匀沙起动及输移规律、床面混合层厚度等.利用大量的水流及河床变形资料,率定了模型的一些参数,进行了水面线、流速分布及河床变形的详细验证.在此基础上,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进出口水沙边界条件,预测了三峡工程蓄水初期该河段的冲淤过程与分布及航道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393.
河南某矿区斑岩型钼-多金属硫铁矿床中,假像赤铁矿比较发育。对假像赤铁矿的成因,历来传统观点多认为属外生风化作用形成,虽曾见有不同成因的报导,但也多限于一般地质分析。而本区假像赤铁矿则为典型的内生岩浆热液氧化作用的产物。今提出以下矿物学研究资料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394.
北山洗肠井地区,寒武纪表现为由陆缘海向大陆坡、陆基,最后进入半深海沉积环境。晚寒武世地壳曾一度抬升。早奥陶世重复出现大陆坡环境。本文所论及的浊积岩物源区来自南侧古陆,形成于北侧大陆坡和陆基上的浊流作用,构成了相互叠覆的浊积扇--浊积岩系。中奥陶世初地壳不断扩张,位于大陆边缘有大量中基性火山活动。随着海底扩张作用进行,最终形成初始洋壳盆地。  相似文献   
395.
河南某斑岩型多金属硫铁矿床中的磁铁矿矿体,多赋存于钾长花岗斑岩与白云岩接触带部位的白云岩及镁矽卡岩中,就其产出特点,一般认为属矽卡岩型磁铁矿。今据磁铁矿的化学成分及标型特征的研究,发现该磁铁矿与简单的典型矽卡岩铁矿床中磁铁矿的成因特征有较大的差异,而与斑岩型矿床中磁铁矿的成因特征相近。  相似文献   
396.
笔者等已往在甘肃柳园辉铜山东约1公里处采集到大量的腕足类、苔藓虫、珊瑚、瓣鳃类等动物化石,从而将该处时代有争议的地层确定为晚石炭世,现予以报道。辉铜山位于塔里木中朝板块内的晚古生代裂陷槽(裂谷)中,就现有资料看,该区最老地层为奥陶志留系,由于其中部分地段混合岩化较强烈,其时代尚有争论,其上之泥盆系仅出露于甘泉、墩墩山等地,为火山盆地沉积,其岩性系一套中酸性火山岩的海陆混合相沉积岩。上石炭统石干泉群(原中石炭统)及下石炭统在北山南带呈带状分布,厚数百米,长数百公里,而晚石炭世干泉群在北山地区已往确有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397.
夏河县下卡加-完尕滩一带(图1)二叠系为一套上部由深灰色含灰岩巨砾的砂砾岩、砾状砂岩、砂岩和板岩互层,下部为灰黑色板岩所组成的巨厚沉积岩系。该岩系沿层面的剪切作用明显,通常组成一系列紧闭褶皱,并发育有倒转向斜和背斜构造。  相似文献   
398.
众所周知,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产生的黄铁矿,存在着微小差异。当人们用近代手段揭示出黄铁矿在成分、构造和特性方面的这些微小差异时,就可以据之分析和推测该黄铁矿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地质条件,帮助解决产出这种黄铁矿之矿床的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399.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flow-sediment movement, it is essential to obtain measured data of water hydrodynamic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process wi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in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 (BBL). Field observ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northwest Caofeidian sea area in the Bohai Bay. Near 2 m isobath (under the lowest tidal level), a tripod system was installed with AWAC (Acoustic Wave And Current), ADCP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 OBS-3A (Optical Backscatter Point Sensor), ADV (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s), etc.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 during a single tidal period was carried out, together with a long-term sediment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under different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All the measured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ve-current-sediment movement and the BB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flow structure, shear stress, roughness, eddy viscosity and other parameters of the BBL. Two major findings were made. Firstly, from the measured data, the three-layer distribution model of the velocity profiles and eddy viscosities in the wave-current BBL are proposed in the observed sea area; secondly, the sediment movement is related closely to wind-waves in the muddy coast area where sediment is clayey silt: 1) The observe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under light wind conditions is very low, with the peak value generally smaller than 0.1 kg/m3 and the average value being 0.03 kg/m3; 2)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continuously under the gales over 6-7 in Beaufort scale, under a sustained wind action. The measured peak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t 0.4 m above the seabed is 0.15-0.32 kg/m3, and the averag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during wind-wave action is 0.08-0.18 kg/m3, which is about 3-6 times the value under light wind conditions. The critical wave height signaling remarkable changes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s 0.5 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spended loa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wave-induced sediment suspension.  相似文献   
400.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对实现科学决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浙江省地理国情监测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机制初步框架设计,并从目录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业务流程体系和工作保障体系4方面对工作机制进行阐述,为制定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机制、全面开展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