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1篇 |
免费 | 271篇 |
国内免费 | 16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2篇 |
大气科学 | 84篇 |
地球物理 | 216篇 |
地质学 | 620篇 |
海洋学 | 101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67篇 |
自然地理 | 1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64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12.
北斗卫星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因其具有短报文通信功能,进行相应的软硬件开发,可以用于传输包括烈度在内的强震动台网观测数据.通过北斗卫星传输烈度速报的性能测试和在芦山7.0级大地震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对北斗卫星系统目前在强震动台网数据传输中的应用方式和效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崔纯纯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22(4):66-71
基于浦虹公路区域地质、构造、降雨和工程特征的分析,针对不同特点的过湿路段施用不同的换填方案.并相应地制定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实际工程表明.该换填施工技术符合相应的设计和规范要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湘东南新元古界大江边组和埃岐岭组的形成时代和物源—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LA-ICP-MS方法对湘东南泗洲山地区南华系大江边组上部泥质岩和震旦系(埃迪卡拉系)埃岐岭组底部变泥铁质砂岩碎屑锆石进行U-Pb测年,分别获得了28组和92组U-Pb有效年龄.前者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分布于693 ~ 897 Ma(占67.9%),1810 ~1916Ma(占17.9%),1974~2177Ma(占14.2%)三个区间,最年轻的谐和错石年龄为734 ±4Ma(MSWD=1.07,n=4);后者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分布于570~699Ma(占9.8%),715~ 774Ma(占7.6%),882~1272Ma(占67.4%),1300~ 1681Ma(占7.6%),1899 ~2490Ma(占7.6%)五个区间,最年轻的谐和锆石年龄为634±7Ma(MSWD=1.09,n=4).研究认为,大江边组上部地层的形成时代<734±4Ma,与澄江组顶部、牛牯坪组、岩门寨组、拱洞组及隆里组等地层形成时代相近,揭示“板溪期”地层的顶界年龄及江口冰期开启年龄< 734±4Ma;埃岐岭组形成时代<634 ±7Ma,与陡山沱组及蓝田组等地层形成时代相近,支持南沱冰期结束于635Ma左右的认识.综合研究认为,大江边组和埃岐岭组的物源可能分别主要来源于武夷地块南东部和南岭—云开地块南部的一个Grenville期造山带.推测物源的转换可能与南岭—云开地块、武夷地块在两组沉积时期之间聚合或紧邻有关,其时限约为734~634Ma. 相似文献
15.
挡土墙侧向土压力主要取决于墙体位移条件。在考虑土体平面应变简单加载条件下不同方向主应力的大小关系以及砂土剪胀特性的基础上,由砂土渐近状态公式得到挡土墙主动位移土压力区和被动位移土压力区任意墙体位移条件下侧向土压力系数K的计算公式。与已有方法相比,通过引入渐近状态准则,考虑了砂土剪胀特性对土压力大小的影响,计算参数确定方法试简单。通过与模型试验的对比,验证了该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土壤普查摸清了土壤的类型、分布、性状、发展变化、肥力及其存在问题等,为“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搞好农业区划与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作物以及改良生态等奠下了有利基础。笔者仅根据新疆不同土壤情况,对其合理开发利用问题试论如下。一、干旱土壤分布于南北疆广大平原上的灰漠土、棕漠土和灰棕漠土等,为新疆主要地带性土壤,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然含水量特低,极端干旱,故统称为干旱土壤。在这些土壤上,当然最主要的是增加土壤水分问题,最好是开辟水源,发展灌灌农业,但近期内又不可能,积极的办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