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215篇
地质学   699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4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GPS在三峡水库区云阳县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在库区云阳段建立GPS滑坡监测网的观测实践,以黄泥巴蹬坎滑体为例,介绍了GPS相对定位技术在云阳县滑坡的应用现状和进展。在采用GPS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宏观地质巡视的同时,还监测降雨量、地下水位、库水位及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通过多种监测方法分析,发现在雨季滑坡容易产生变形,非雨季变形缓慢。目前,雨季日变率均小于5mm,而在非雨季平均日变率小于1mm。认为该边坡处于缓慢变形阶段(警惕线)。此外,在巡视过程中,也发现了多条宽1~5mm、长度不等的裂缝和高度不等的局部错台。根据近2年所获得的观测成果分析,深部位移监测、GPS监测和宏观巡视的结果十分吻合,效果令人满意。文章还总结了在滑坡监测中消除GPS测量主要误差的对策。满足方便快捷的同时,在不同时段采集GPS监测数据,适当延长监测时段,每个监测点至少观测2h的要求。多方收集信息,尽量避开潮汐、太阳黑子等活动的时段进行GPS监测。  相似文献   
972.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2005年开展的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1∶25万康西瓦幅、恰哈幅、阿克萨依湖幅、岔路口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在西昆仑康西瓦南部岔路口地区向阳峰一带地质填图工作中发现了石炭纪沉积型铁矿层。该铁矿层位于岔路口幅向阳峰一带的哈巴克达坂—神仙湾兵站简易公路西侧,交通较为便利。  相似文献   
973.
构造对三级层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认为,一级和二级层序受全球性和区域性构造因素控制,全球性海平面变化是三级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构造沉降是线性的、次要的。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东营三角洲沙三中亚段层序始于42Ma,历经1.5Myr。沙三中亚段层序发育在东营凹陷古近纪构造运动幕,无论是构造沉降速率还是断层生长指数都是最大的,该幕是构造作用最强烈时期,构造作用是决定沙三中亚段层序的主要因素,它改变了地层格架样式,而湖平面变化、沉积物的供给只是改变了沙三中亚段三角洲前积层的形态和大小。  相似文献   
974.
依据1∶25万康西瓦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重点对库尔良早古生代深成岩的同位素年代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获得了裂解期细粒黑云母角闪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均值506.8Ma±9.8Ma,中粒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500.2Ma±1.2Ma,表明其形成时代均为中寒武世。该同位素年龄的获得,为进一步详细地研究库地-其曼于特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的裂解时限提供了直接的时代证据。  相似文献   
975.
关于点苍山“大理冰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点苍山是大理冰期的命名地, 通过文献查询明确了大理冰期这一概念提出的过程. 基于多次的实地考察, 对云南点苍山冰川地貌进行了系统研究, 建立了该地区第四纪以来冰川活动可靠的年代序列, 明确了冰川发育的规模. 研究结果表明, 点苍山最早的冰川活动发生于30~ 40 ka BP, 之后经历了末次冰期晚阶段、晚冰期、新冰期等各次冰川前进, 直至1.2~1.5 cal ka BP 前后冰川最后消失. 空间上, 该地区的冰川活动仅局限于海拔3600 m以上的主体部分, 低海拔及其周边山体上没有冰川发育.  相似文献   
976.
本文初步统计分析了2007年1-8月湖北省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并根据目前所收集的灾情信息、服务效益反馈信息,初步开展了气象灾害预警质量和服务效果评估。结果表明,湖北省2007年气象灾害呈现3大特点。气象灾害预警质量总体达到了62%的水平,为各级政府、部门、社会抗灾、救灾、避灾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也指出了目前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预警服务效益的发挥。最后对如何提高湖北省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977.
SPOT 5卫星影像在广东省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在土地资源监测管理中,利用SPOT 5卫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全色波段与多光谱数据融合、模拟自然彩色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78.
王莉萍  崔晓东  常英  赵平 《气象》2006,32(10):88-93
利用常规及非常规气象资料,对2004年6月7日河北省衡水市的一次飑线进行了分析,发现低涡切变线、地面冷锋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影响系统。从红外卫星云图特征看,这次飑线过程属于在较弱的风垂直切变环境下生成的断续线型,多个对流单体构成云线。从雷达回波特征上看其发生发展过程属于后续线型,形成比较典型的弓形回波和逆风区。对比红外卫星云图、闪电定位资料以及雷达回波发现,三种非常规气象资料在系统影响时间、强度变化,移动方向方面具有很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979.
一次冷涡暴雨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利用MM5模式对2000年8月发生在河北省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发现本次过程是由蒙古东部的低涡与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形成的,而局地大暴雨的直接原因是中尺度对流云团的作用。中尺度对流云团形成前期有一个能量急剧积累的过程。通过改变地形、低层东南风大小的敏感性试验,发现这次暴雨虽然发生在河北东部,但华北西部、北部的地形对暴雨影响很大:当降低地形高度后,雨区的位置和强度都发生变化;减弱低层东南风后,蒙古东部冷涡的强度和移动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且层次越低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980.
1月10日上午,东光县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会在国土资源局四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拍卖的地块位于县城东南部,东外环(武千路)西侧,北靠综合市场,东临普济医院,地理位置优越,是商家必争之地。宗地面积109.591亩,规划用途为商住综合用地,出让年限5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