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757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施甸5.9级地震场地与震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施甸5.9级地震震源浅导致了其震害偏重,而特殊的场地条件则导致许多烈度异常区(点)的产生。概述了施甸县历史地震的情况,介绍了旋甸5.9级地震震区自然根貌和场地特征,以近百年现场调查点资料为基础,将影响震害的四种主要因素,按其对震害影响程度的轻重分类,分析了该次地震的震害分布特征与异常区的场地特征,结果表明,在影响震害的诸多场地因素中,以地基土特性的影响最重。  相似文献   
992.
易滑动微型构造的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易滑动理论提出的早期阶段,本文提出了具有岩土工程层次的微型易滑动构造概念。由于易滑动理论研究对象“易滑动环境系统”具有层次性,因而还存在超大型,大型,区域易滑动构造。其中微型易滑构造是基础,包含于更高层次的易滑动构造之中,微型易滑构造直接与场地工程建设发生联系,因而其研究对工程地质对岩土工程学进展有重要的意义。文中论述微型构造在边坡工程,隧道工程,地基工程中的作用,并强调这是岩石力学模型建立的  相似文献   
993.
南极长城站区松散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极长城站区地表松散沉积物按成因分为冰碛、冰缘沉积、冲积、湖积和海岸沉积。对其部分沉积的3.52mm以下粒度分析表明,其粒度特征有明显的差别,能很好地反映其形成过程和环境特征。按冰缘沉积、冰碛、冲积和海岸沉积的次序,其粒度组成中砂粒级的含量增加,粉砂和粘土的含量减少;分选性由分选差变为分选较差和分选好;平均粒径分别落在极细砂、细砂、中砂和粗砂粒级;偏度由极正偏变为近对称。粒度参数散点图中各种沉积物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别。粒度频率曲线的差别能很好地反映沉积物各自的形成过程特点。而冲积和海岸沉积服从正态概率分布,其累积图表现为直线形;冰缘沉积和冰碛服从罗辛概率分布,在累积图中表现为直线形  相似文献   
994.
对冰川侵蚀形态的观测与分析得知:(1)冰川槽谷中冰川擦痕的大小和密度在中心较大,鲸背岩出现在冰川槽谷的中部,羊背石发育在槽谷两侧。因此,可以将槽谷分为强烈磨蚀的中部和弱磨蚀而强拔蚀的两侧。(2)冰坎的纵剖面上,迎冰面可见鲸背岩、羊背石以及倾角20°的剪切裂隙;背冰面以拔蚀为主,见倾角40°的张性裂隙。沿冰川槽谷纵向,剪切裂隙出现在压缩部位,张裂隙出现在伸张部位。它反映出冷底冰川的动力特性与冰床基岩的受力机制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5.
GrainsizecharacteristicsandenvironmentalindicationofthesedimentsaroundGreatWallStation,AntarcticaTX@刘耕年@崔之久@熊黑钢Grainsizecharacter...  相似文献   
996.
拱王山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环境和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化壳的化学、粘粒矿物及磁化率等实验分析表明 ,云南东川拱王山地区碳酸盐岩风化壳的红土化程度较低 ,处于Ca、Mg淋失阶段的后期或SiO2 淋失、Fe、Mn富积的早期。该地区风化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与现代环境的不相容性。它们是在古风化壳基础上发育的继承性风化壳。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前剥蚀面上 ,风化壳红土化程度的差异 ,是不同时期风化作用的产物。除山顶残留古夷平面上的风化壳之外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 ,风化壳的风化程度存在逐渐增强的趋势 ,这一现象反映了该区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特征。  相似文献   
997.
拱王山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环境的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化壳的化学,粘粒矿物及磁化率等实验分析表明,云南东川拱王 山地区碳酸盐岩风化壳的红土化程度较低,处于Ca,Mg淋失阶段的后期或SiO2淋失,Fe,Mn富积的早期,该地区风化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与现代环境的不相容性,它们是在古风化壳基础上发育的继承性风化壳,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前剥蚀面上,风化壳红土化程度的差异。是不同时期风化作用的产物,除山顶残留古夷平面上的风化壳之外,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风化壳的风化程度存在逐渐增强的趋势,这一现象反映了该区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特片。  相似文献   
998.
青藏高原古岩溶的性质、发育时代和环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藏高原目前多处所见岩溶地貌主要属第三纪古岩溶之地下部分经后期剥蚀而出露于地表的,风化壳红土和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等古岩溶相关沉积也多以残留形态出露在已经发生解体的高原主夷平面的南和东南缘,风化壳红土中所含粘粒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和Fe2O3;粘土矿物多属“伊利石-高岭石”型组合,少数样品属“高岭石-伊利石”型组合,据硅酸系数和粘土矿物组合判断,古岩溶风化壳红土的发育阶段处在化学风化的初期,但由于目前所见红土仅反映当时风化壳剖面根部的化学风化状况,故其较弱的风化指数仍能间接指示古岩溶发育时期湿热的地表环境,扫描电镜观测结果亦表明,风化壳红土中石英砂的表面结构特征以化学溶蚀形成的为主,机械侵蚀形成的为辅,反映了高原风化壳红土垢长期残留特征,对应风化壳发育时期的湿热环境。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介绍了土建工程桩基础施工中,桩孔倾斜的测定方法。这种方法采用经纬仪一次架设,一次观测读数,用水准仪测两点高差,配合5米水准尺,再通过计算就可以准确的测定桩孔的倾斜度和斜距。此法勿需搬动仪器就可一次获得成果。此法适用于各种孔径的干成孔钻孔桩。  相似文献   
1000.
最近从昆仑山口地区的羌塘组、三岔河组及格尔木河阶地采集了一些第四纪生物化石样品,这些生物化石包括一些哺乳类动物的牙齿、昆虫类、植物苇、藁类茎干化石以及大量双壳类和腹足类化石.化石生态组合的比较研究和埋藏学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沉积环境变迁的古气候的信息,据此推断昆仑山在上新世-早更新世的海拔高度估计在700~1500m;早、中更新世之交昆仑山迅速地大幅度抬升至3000~3500m左右,此后昆仑山相对缓慢地持续上升至目前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