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92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1.
基于规则推理的专家系统(RBR)存在着知识获取的瓶颈,基于事例的推理(CBR)在处理小规模问题时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推理效率,结合两种推理方式的优势实行联合推理.结合大坝安伞监测专家系统的特点,阐述RBR与CBR的联合推理机制,介绍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运用联合推理机制的优势和坝工领域长期积累的工程经验及专家知识,可以提高推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快速、准确、科学地评判大坝的安全性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12.
内蒙古西部额济纳盆地土地荒漠化发展态势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查明额济纳盆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成因,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样品测试及资料收集对比,从环境地质学的角度对额济纳盆地荒漠化的发展态势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额济纳盆地土地荒漠化呈发展态势,环境在进一步恶化。认为荒漠化过程主要受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势,是研究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盆地内的构造沉积背景决定着荒漠化的类型,水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额济纳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速度。同时,当前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很大,人类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速了荒漠化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613.
利用地质调查史中矿床发现的时间规律来预测一个地区的资源潜力,或今后一段时间可能发现的矿床数,叫做历史分析法或时率法。D.F.赫威特在1929年研究英国康瓦尔锡矿的历史兴衰时首先从数学上总结了这方面的规律。他以年代为自变量、发现矿床频数为因变量拟合的曲线,人称赫威特曲线。据报道,应用赫威特曲线预言的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情况有惊人的正确性。本文以攀西地区为例,总结该区地质工作中矿床发现的时间规律,预测今后十年可能获得的地质成果,供该区规划时参考。工作中得到秦震、周信国高级工程师热情支持、指导,陈居堂工程师提供了系统的综合性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614.
清召浴的精查任务交给了我们,本来此任务须10天完成,但由于大家政治挂了帅,解放了思想,干劲加钻劲,克服了种种困难,如:我们从未搞过自电工作,连什么是不极化电极也不认识,我们用的п—4电位计也是坏的,经常要修理,但终于提前了5.5天完成任务,创造了一天测2040个物理点的世界纪录。(据说旧世界的纪录是一天做1200个物理点)。  相似文献   
615.
六十年代,我们把陕北陇东黄土区第四纪地层作了时代划分。本文对兰州、陇东、渭北、陕北等八个天然剖面和两个钻井剖面的古地磁测定的年代数据讨论黄河中游黄土形成的年代问题,仅是初步尝试。 一、黄河中游黄土剖面简介 黄河中游的黄土未测古地磁以前的划分情况如下(图1)。 早更新世黄土 色淡肉红,胶结硬,含17—18层密集钙质结核层,结核层厚一般小于1.0米,其间的  相似文献   
616.
变形监测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述变形监测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变形监测的内涵变迁;详细论述并讨论监测系统的设计理论、监测技术和监测数据处理理论的发展进展;总结变形监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17.
基于对1985—2010年间的多种历史资料和数据分析,对山东省成灾台风进行了灾害风险评估。为减少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灾害损失评估结果的影响,用标准化方法分析评估了各年的灾害损失。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综合定量指标,利用所建立的指标综合地考察了台风灾害的影响。在分析各致灾因子的作用时,将台风灾情与人文、社会要素相结合,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标准化的台风灾害损失情况呈逐年下降趋势,并呈现地域差异,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研究结果可望为山东省沿海地区台风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18.
通过分析气象影视服务图表特征和制作思路以及Photoshop脚本的功能,介绍了基于Photoshop脚本的气象影视服务图表制作系统的构建思路.以柱状图制作为例分析了Photoshop中几种基本对象模型的调用方法及与外部变量的传递过程.采用Photoshop脚本技术可以根据气象数据种类和大小自动实现Psd格式的图形制作,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支持,提高了气象影视服务图表制作效率,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19.
在分析影响GPS观测数据质量的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TEQC软件进行GPS数据质量检查的原理,并利用Visual C#2010对TEQC进行界面开发,实现了参数设置、质量评价、报表输出等功能。该软件对于GPS观测数据质量检查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0.
淮安地处苏北平原中部,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淮扬菜之乡、江苏省文明城市。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0亿元、同比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25180元和10870元、同比分别增长9.5%和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