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8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404篇
测绘学   308篇
大气科学   210篇
地球物理   250篇
地质学   1119篇
海洋学   176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63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经调查 ,大部分气象台站使用混合涂药法配制日照纸感光药剂。《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有关混合涂药法的叙述是 :赤血盐与水的比例是 1∶1 0 ,枸橼酸铁铵与水的比例为 3∶1 0。按此比例用两个容器分别配制好药液 ,将已配制好的两种药液等量混合在一起 ,搅匀 ,然后按要求进行涂刷。该方法需要 3个容器和 1架天平 ,分别称量各种物质 6次 ,步骤较为繁琐。我局测报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1 药品比例分析从《规范》中可以知道 ,赤血盐在赤血盐溶液中所占的比例为1 / 1 1 ,枸橼酸铁铵在枸橼酸铁铵溶液中所占的比…  相似文献   
32.
松潘-甘孜带:是弧前增生还是弧后消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多年在该区工作实践,认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前身的巴颜喀拉盆地是羌塘—他念他翁晚古生代前缘弧之后的一系列多岛弧—盆系的一个大型弧后盆地。三叠纪时,围限此“三角形”盆地三条边缘的构造动力学作用方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东侧为扬子西缘被动大陆边缘(D—T2),中三叠晚期(拉丁期)转化为与华北和羌塘陆块有关的前陆盆地(T2—T3),由于扬子陆块向西双向斜向俯冲作用,在其北侧和南侧边缘形成南昆仑和可可西里—甘孜—理塘俯冲消减杂岩。重建的地层层序和沉积地质特征显示巴颜喀拉盆地主体三叠系复理石沉积是周缘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33.
四川盆地白垩纪沙漠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英具有较大的硬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因而其颗粒表面特征能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而通过扫描电镜研究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特征是分析沉积环境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多数人认为四川盆地白垩纪地层存在沙漠沉积(打儿凼组和夹关组),但仍有人对沙漠沉积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并认为是河流成三角洲沉积。过去关于其沉积环境的判别主要是根据沉积结构和构造,并未对其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进行过系统分析。笔者对采自四川盆地白垩系不同层位地层的样品进行了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分析可以成功地将石英沙区分为风成和水成沉积。因此,本文从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方面进一步肯定了四川盆地白垩纪古沙漠的存在。  相似文献   
34.
川西攀枝花—西昌地区结晶基底的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由于同位素年龄依据不足和没有正确区分晚二叠世热接触变质岩、喜马拉雅期动力变质岩与前震旦纪区域变质岩,攀西地区结晶基底的划分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依据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结果,将原仁和群(Pt1R)修改为晚二叠世岩浆岩和喜马拉雅期动力变质岩,将五马箐(岩)组(Pt1w)和顶针杂岩(Pt1D)修改为晚二叠世热接触变质岩和喜马拉雅期动力变质岩,将安宁村组(Ptlα)和纸房沟组(Pt1z)修改为震旦系地层,并依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将结晶基底划分为变质侵入体、变质表壳岩和TTG套岩,论述了结晶基底的成因和演化。  相似文献   
35.
2002年11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生等著的《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首发式与学术报告会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隆重召开。会议由以李德生先生在京学生、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文智教授为主任,陈蟒蛟、刘友元、张兴、何登发等其余在京学生为委员的组委会发起组织。  相似文献   
36.
出露于康定跑马山、丹巴格宗、公差等地的变质核杂岩地层,原岩为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及沉积岩,经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作用,形成一套正片麻岩及副片麻岩地层。获得1585—2341Ma原岩成岩同位素年龄值。应属康定群,时代为中元古代—太古代,为康滇地轴扬子地台结晶基底向北露头的延伸。  相似文献   
37.
敌布错—嘎仁错生态旅游区是一处以高原湖泊、生物景观为主要特色的综合生态旅游区。区内旅游景观类型多样,内容丰富,集观光、探险、科考于一体,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本文着重介绍了该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概况,并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38.
大型高速滑坡滑动过程中碰撞特性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首次提出了滑坡岩体高速碰撞模型实验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滑体碰撞解体后不同速度段岩体体积的分布规律,得出了加速块体所占比例基本与滑体体积及碰撞速度无关,而个别块体获得的加速效应与滑坡体积及碰撞速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9.
由于工程需要,对广梧高速公路(马安—河口段)的地震地质情况进行了考察,马安—河口路段所处大地构造性质为东南地洼区,穿越了三个次级构造分区:白土断陷、思劳断隆、云浮断隆。路段附近发育3条断裂:肇庆断裂、河口断裂和吴川—四会断裂。前两者为非活动断裂,后者为活动断裂且星北东向从思劳附近穿过,是未来5.0级地震发生地段,烈度可达Ⅵ度。但路段附近地震活动水平较低,仅发生过4以—5.0级地震4次,最大烈度为Ⅴ度。白诸立交、河口立交的地震地质环境稳定,思劳立交基本稳定,沿线不易产生滑坡与崩塌。  相似文献   
40.
框标与影像叠置时的自适应内定向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自动内定向在过去的几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针对P31这类近景相机的影像进行自动内定向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P31影像的框标叠置在景物上。认为自动内定向可以看做一个全局影像匹配问题,分两步进行。首先,用模板匹配和Hough变换在影像上提取可能的框标点,然后用软对应和确定性退火结合仿射变换得到惟一的框标位置。试验和结果分析说明,利用本文方法,可以惟一确定框标,并发现严重的粗差。同时提出自动确定最小的框标搜索区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