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322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41.
为了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樟科树种的细根化学计量特征,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具有代表性的8种樟科树种(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浙江桂Cinnamomum chekiangense;黄绒润楠Machilus grijsii;桂北木姜子Litsea subcoriacea;闽楠Phoebe bournei;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黄毛润楠Machilus chrysotricha)为研究对象,分析细根C、N、P化学计量学特征随序级的变化规律及种间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树种、序级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细根C、N、P浓度及C/N、C/P和N/P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2)随序级增加,大部分树种的细根N和P浓度降低,而C/N和C/P比增大;随序级变化的变异系数C浓度最小,而P浓度最大。(3)不同序级的细根C浓度的种间变异系数均最低,而P浓度的则均最高,N/P比的种间变异系数亦低于C/N比和C/P比;不同序级细根的N、P浓度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42.
含裂隙岩石的裂隙系统与其内的流体的分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地震波在其内的传播,导致速度频散和衰减.本文基于Chapman模型,研究润湿相和非润湿相流体随频率的变化.许多学者研究的是单一流体下的频变各向异性理论,本文着重于气水两相流体部分饱和的情况.引入了基于分形理论的相对渗透率模型,并使用无量纲参数q来表征斑块饱和现象.首先研究气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与分形维数的关系,然后考虑了斑块饱和效应对流体混合物的有效迁移率的影响.根据数值算例,在Chapman模型中分别引入相对渗透率模型和斑块饱和效应,观察各自对横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最后分析耦合的相对渗透率和斑块饱和对横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根据算例结果可知,在中频时,相对渗透率及斑块饱和效应都比低频和高频的情况对横波速度和衰减影响大.最后考虑分形维数和无量纲参数q的耦合影响,发现无量纲参数q对横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都明显要大于分形维数.同时还引入了横波分裂来分析这种耦合效应对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横波分裂与分形维数成反比,与无量纲参数q成正比,这种现象在低频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43.
Blooms of cyanobacteria are responsible for many problems in freshwater ecosystems. The massive growth of these microorganisms may limit the utilization of freshwater for human requirements since, apart from other problems, the produc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has been found to occur frequently during blooming periods. Ecologically, cyanobacterial blooms can modify dramatically the ecosystem through their low edibility within the food web and the huge primary production. Thus, saprobic processes are stimula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anaerobic conditions are also more extreme.Cyanobacterial blooms are many times explained a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eutrophication of waterbodies. However, factors promoting bloom formation and ecological succession of cyanobacteria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yet.  相似文献   
644.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irradiance o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Enteromorpha prolifera that bloomed offshore along the Qingdao coast in summer 2008, was studied. It was showed that E. prolifera propagated mainly asexually with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of 10.47 at 25°C/40 μmol m-2s-1. Under this condition, gametes with two flagellate formed and released in 5 day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evelopment, the unicell gamete divided into two cells with heteropolarity, and then the apical cell developed into thalli primordial cells, whereas the basal cell developed into rhizoid primordial cells. In 8-day culture, the monoplast gamete developed into juvenile germling of 240 μm in length. Unreleased gametes can develop directly within the alga body. E. prolifera could either reproduce through lateral branching or fragmenting except apomixis revealed by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n aged tissue of E. prolifera, although the degraded pigments partially remained in faded algal filaments, numerous vegetative ceils could still divide actively in the algal tissues.  相似文献   
645.
城市管治、区划调整与空间整合——以常州市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甄峰  简博秀  沈青  郑俊 《地理研究》2007,26(1):157-167
以常州市区为例,重点从产业空间管治的角度,分析了在行政区划调整下城市管治重构与空间整合。通过分析现状开发区在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空间布局与区位选址方面的问题,论文认为,当前制度框架、经济政策与要素集聚、社会文化及空间规划等方面是造成目前中心城区之间管治冲突的主要原因;行政区划调整虽然有利于城市规模的做大和某种程度上规避强大的县级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日益突出的矛盾,但当前的发展并没有有效地削减这两大空间单元之间的本质冲突。进而,论文又从制度重构、政策导向与空间整合三方面重点分析了要构建有效的市区管治模式、实现空间协调发展与整合。  相似文献   
646.
采用C18固相萃取GC/FPD法测定水中的5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用甲醇和水活化固相萃取柱,二氯甲烷-正己烷洗脱,定容1.00mL上机测定;讨论了萃取时间、洗脱体积、氢气流量等影响因素。此方法可用于饮用水中马拉硫磷、乐果、对硫磷、敌敌畏和甲拌磷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647.
黄河海港附近海域风与浪的经验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48.
蒲晓明  于秀晶 《吉林气象》2007,(3):《吉林气象》-8-8,23
1春季气候概况1.1气温春季气温略高。春季全省平均气温为6.4℃,其中白城市大部、松原市大部、长春市中部、四平市、辽源市西部和延边州大部为3.8~4.8℃,其他地方为5.1~6.7℃。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平均气温高0.1℃,其中白城市、松原市、四平市、长春市大部及辽源本地、辉南、舒兰、烟筒山、珲春、二道和长白高0.1~0.9℃,农安与常年持平,其他地方较常年低0.1~0.7℃。  相似文献   
649.
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变化特征的气候意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年际变化及其相联系的环流场特征,发现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年际变化呈现为大陆尺度的南北跷跷板式的空间分布特征, 即当中高纬度地表气温为正距平时,副热带地区则为负距平,反之亦然。这种空间分布型代表了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表气温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变化与前期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同期的NAO无关。同时,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异常存在着明显的从冬到夏的持续性。与东亚初夏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表明,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变化通过影响鄂霍次克高压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初夏梅雨的变化。当春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表气温为正距平时,鄂霍次克高压偏强,初夏梅雨较活跃,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650.
地震波在含裂隙岩石内传播时,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裂隙系统与其内的流体所影响.本文在Chapman提出的频变各向异性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气水两相流体受频率影响的程度.不同于许多局限于单一流体假设的频变各向异性理论研究,本文着重于两相流体部分饱和的情况.因此计算频变各向异性弹性常数尤为重要,本文考虑了气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对横波速度及其衰减的影响,并引入了基于分形理论的相对渗透率模型.首先研究在不同分形维数的情况下,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趋势,并且随着该变化对有效流体迁移率的影响.气体的相对渗透率与分形维数成正比例关系,而水的相对渗透率与分形维数成反比例关系.随后根据数值算例计算双相不混溶流体饱和裂隙岩石频变各向异性弹性模量的方程,得到横波速度及横波衰减,对比分析相对渗透率及分形维数的变化对横波速度和横波衰减的影响.根据算例结果可知,在不同频率下,相对渗透率对横波速度和横波衰减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中频时最大.引入不同的相对渗透率模型,能在中频时观察到其对横波速度和衰减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