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测绘学   202篇
大气科学   211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370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规则推理的专家系统(RBR)存在着知识获取的瓶颈,基于事例的推理(CBR)在处理小规模问题时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推理效率,结合两种推理方式的优势实行联合推理.结合大坝安伞监测专家系统的特点,阐述RBR与CBR的联合推理机制,介绍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运用联合推理机制的优势和坝工领域长期积累的工程经验及专家知识,可以提高推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快速、准确、科学地评判大坝的安全性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在Web2.0的热潮中,AJAX以一种崭新的网页交互技术迅速成为最炙手可热的Web开发技术。本文介绍了AJAX技术的定叉、工作模式以及AJAX框架,最后介绍了AJAX技术在湖北省测量标志普查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3.
杨利荣  岳乐平  弓虎军 《地理研究》2015,34(6):1066-1076
运用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研究呼伦贝尔沙地末次冰盛期晚期以来全样风成沙的微区形态和粘土矿物成分。呼伦贝尔沙地的沙粒磨圆度较好,在扫描电镜观察下保存了水成沙粒的特征,意味着沙地物源曾经流水作用到达该区域。颗粒表面同时留有风力搬运的碟型坑等撞击痕迹,为干枯河床沙丘活化、风力搬运流动扩张的过程提供证据。末次冰盛期晚期风成沙颗粒大且表面光滑洁净,未见次生粘土矿物,反映出冰期地表无植被发育,区域沙漠活化、流动性加强。而全新世适宜期的褐色沙质土壤砂粒表面同时发育鳞片状自生粘土矿物和同沉积粘土颗粒及团块。能谱分析表明:全新世适宜期,风化自生粘土矿物有蒙脱石和伊利石,在相对温湿气候条件下,发育干旱碱性土壤,反映出冰后期植被发育、土壤化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994.
固定点法GBSAR大气扰动误差改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扰动是影响GBSAR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固定点法的误差改正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基于GBSAR的IBIS-L系统获取监测区域实时位移信息,利用不同分布的固定点对位移进行了改正,得到目标点实际位移量。将改正后位移量与传统正垂线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固定点法可剔除大部分大气扰动影响,改正效果显著,且不同点位的固定点改正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95.
峻岳 《地球》2015,(2):88-95
<正>如今,王屋山——黛眉山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地质公园。其实,王屋山和黛眉山并不在一处。王屋山在河南省济源市境内。黛眉山位于新安县北部的石井镇,北临黄河与山西垣曲相望,西隔金陵涧水与荆紫山为界。王屋山和黛眉山之间直线距离约有50公里,黛眉山在黄河的南岸,王屋山在黄河以北,南北相对,中间隔着黄河,也就是黄  相似文献   
996.
芦山 7. 0 级地震古建筑震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7.
嘎拉山大型伸展滑脱构造发育在大兴安岭北段东坡,带内发育倾向SE的剪切面理,普遍发育层间揉皱、眼球状构造、低角度正断层、鞘褶皱和窗棂构造以及云母鱼、旋转残斑、石英条带等各种韧性变形显微组构,变形温度为300~400 ℃。各种宏观和微观不对称褶皱和线理等指向标志显示嘎拉山伸展构造为一指向SE的伸展滑脱构造。通过对剪切变形带中的花岗质片麻岩和大理岩的白云母40Ar/39Ar同位素测年获得144~147 Ma的坪年龄,该年龄代表了伸展剪切变形的形成时间。结合区域上变质核杂岩的研究,认为嘎拉山伸展构造的形成机制很可能与鄂霍茨克造山运动使地壳加厚崩塌,导致大兴安岭地区发生区域性伸展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西藏吉隆—沃马盆地龙骨沟剖面新近纪沉积环境,作了古地磁年代学研究,认为喜马拉雅山北坡新生代断陷盆地发育始于7.2MaB.P., 3.2MaB.P.湖盆萎缩消亡,标志着喜马拉雅山地区在7.2MaB.P.和3.2MaB.P.发生过强烈的隆升事件.沃马盆地龙骨沟剖面所含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层年龄大约为7.0~6.7MaB.P.,隐示着此时青藏地区三趾马生活区与当时的华北平原三趾马生活区有着大体相当的地理、气候环境.之后由于喜马拉雅山持续抬升,断陷盆地下沉,并在5.9~3.6MaB.P.期间湖盆面积最为广阔.青藏高原抬升而华北平原沉降, 中国西部地区地形高于东部,东西部气候环境发生重大差异.3.6MaB.P.由于青藏地区持续强烈隆升,西部地区河流切穿古老湖盆,3.20MaB.P.吉隆—沃马湖盆萎缩,于1.7MaB.P.逐渐消失,进入侵蚀切割阶段.  相似文献   
999.
岳建平  黄欧 《测绘工程》2004,13(3):26-27,38
介绍了润扬大桥悬索桥索夹定位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分析了定位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及减少误差影响的方法,对实测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气候特征与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场.指出降水量最大的区域主要在季风区,在季风降水区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随纬向分布有着较好的连贯性,即热带地区比较湿润,从赤道向南向北递减,但是在南半球40°~50°S中高纬度降水量还比较多,故南半球降水随纬度分布呈双峰型.文中还分析了全球陆地平均的全年、各季降水序列的周期和趋势特征.指出全球降水序列中有明显的与2~7年ENSO周期相吻合的变化周期,也有年代际变化.在1920-2000年期间,除了冬季降水有一个弱的上升趋势外,其它季节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很明显.分析比较了全球陆地年、各季降水长期趋势的地理分布差异,指出在南半球,赤道~10°S除了在春季降水表现为弱的负趋势外,其他季节都是正趋势,其中冬季最明显,但是并不显著.10°~25°S在冬、秋季是正趋势而夏季是负趋势,趋势都不显著.在20°~40°S夏、秋季的降水量正趋势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在北半球,25°N以南的热带地区的四季降水都是负趋势,在秋季尤为明显,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在30°N以北,除了在30°~40°N冬季表现为降水的负趋势外,其它季节降水为正趋势.在45°~55°N地区,降水的正趋势在春季表现的最为明显,在北半球更高的纬度上,冬季降水的正趋势表现的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