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地球的重力聚点与参数椭球的地球重力学性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研究了“参数椭球”的地球重力学性质 ,在纬度 3 5°2 1′3 2″处 ,发现了地球的“重力聚点”,给出了适用于地球的“密度分布定理”、“物质流动定理”和“重力聚点定理”;为研究地球密度的整体变化 ,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22.
中国近海1992~1998海平面变化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利用Topex/Poseidon和ERS-1卫星测高资料采用“共线”法计算出1992-10~1998-06中国近海海域海平面及其变化。在扣除T/P卫星测高仪的零点漂移影响后,发现与全球海平面上升率(+2.1±1.3)mm/a相比,不同海域的海平面变化趋势大不相同,黄、东、南海的海平面年变化率分别为:(+3.44±0.61)mm/a,(+3.12±0.47)mm/a,(-1.41±0.48)mm/a。从海平面变化异常中可以看出1993,1994,1997~1998年3次El Nino异常对中国近海海域海平面的影响是南海海域最大,东海次之,黄海最小。除了对海平面进行传统的频谱分析外,还进行了多分辨率的小波分析,还发现在上述3个海域中除了年周期变化较为稳定外,半年及季节(100 d)周期项存在着时间漂移。此外,在上述3个海域还存在着明显的两个月(62 d)周期的变化,其激发原因在此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3.
地球物理抗差估计和广义逆方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行观测数据误差较大的地球物理资料的反演,引人抗差估计,称作地球物理抗差估计;为使病态方程组的反演解更可靠,又结合广义逆方法进行了算法改进.首先介绍抗差最小二乘(RLS)的基本原理,然后推寻出适于广义逆反演方法的改进算式,最后举例加以讨论.分析表明,抗差估计可以有效地抑制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的影响,得出正常模式下的较好估计值;而用改进后的算式和广义逆反演可以使反演解更加改善,不仅如此,改进后的方法还能直接给出解估计的可靠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4.
利用重力资料精化大陆岩石圈热结构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表观测大地热流值的精度较低,并且测点分布不均匀,加这对地球内部介质热学参数随深度分布的了解也很模糊,因此,由通常解热传导方程获得的碉石层温度模型比较粗糙。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重力异常资料精化传统的单纯依赖地热资料确定岩石层温度模型的方法,并对方法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5.
双星伴飞卫星测高模式及其轨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李峰  许厚泽 《测绘学报》2014,43(7):661-667
为达到提高反演海洋重力场分辨率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双星伴飞的测高卫星模式,并根据卫星轨道设计的基本要求,给出相应的卫星轨道设计方案。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案可在卫星设计寿命内完成反演1′×1′空间分辨率海洋重力场的要求,且观测数据覆盖了全球大部分海洋区域。该模式可实现星下点海平面梯度的实时测量,提出了改进测高反演海洋重力场的精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6.
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基于直接最小二乘法(DLSP),预处理共轭梯度法(PCCG)和三维插值法(TDIM)解算卫星观测方程的优缺点;其次,基于能量守恒法分别利用改进的PCCG和TDIM反演了120阶GRACE地球重力场,在120阶处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为17.316 cm和15.421 cm;最后,通过和德国波兹坦地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27.
首先用卫星测高资料计算了1993~2009年6月的全球平均海平面变化。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climate experiment)时变重力场系数反演了2003~2009年6月全球平均海水质量变化。联合GRACE和卫星测高资料计算了2003~2009年6月的热容海平面变化,该变化呈上升趋势。用日本气象局Ishii等提供的海温数据计算了1993~2006年的海水引起的平均热膨胀海平面变化,1993~2003年间,全球海洋热膨胀引起的热容海平面呈上升趋势,约占同期平均海平面变化的一半。利用ARGO温盐数据计算了2004~2009年6月平均热容海平面变化,也呈上升态势,只是变化速率有所减慢。  相似文献   
128.
基于我国武汉超导重力仪1985年11月23日至1994年12月31日(3326d共79824h整点读数值)的长周期序列重力潮汐观测数据,利用国际上通用的资料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研究了重力场潮汐变化特征,精密测定了地球潮汐常数,几个主要潮波的振幅因子测定精度达0.04%。对采用不同引潮位展开、是否考虑加权滤波、做气压改正、删除错误数据以及规定数据段均方差上限等方式对提高资料分析精度的影响问题进行了讨论。利用Schwiderski全球模型对重力潮汐观测分析结果进行了海潮负荷改正,较系统地研究了观测重力残差和台站气压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在时间和频率域内测定了相应的大气重力导纳值。与Wahr-Dehant标准地球潮汐模型相比较,潮汐振幅因子的平均偏差分别是0.4%(O1波)和0.2%(M2波)。  相似文献   
129.
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大地测量研究和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地测量资料,包括在球表面运动,地球引力场及地球整体自转运动的观测资料,是研究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重要地表约束,探讨了大地测量用于这一研究领域中的几个重要科学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30.
重力高频扰动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了L&R ET(2 1)重力仪在中国南极中山站的重力高频扰动与地震的观测记录 ,并对发生这种高频重力扰动的地球物理学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