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2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三江北段生达残留弧后盆地晚三叠世层序地层与演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陆壳为基底的生达残留后盆地被厚度大于5 000 m 的晚三叠世沉积岩层所充填。在那里堆积着主要由半深海- 深海相的陆源、内源与火山源浊积岩沉积,以及特色的弧后拉张产生的碱性系列玄武岩与海底喷流热水沉积等构成的活动边缘沉积物。以露头剖面为基础,识别出Ⅰ类与Ⅱ类层序界面,划分出2 个Ⅰ类和1 个Ⅱ类层序。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为构造火山作用、沉积物补给与海平面变化,对盆地的演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2.
扬子地块西缘的河口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早元古代的火山—沉积地层,这种认识缺乏高精度同位素年龄的支持。为精确标定河口群的时代,采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川西南拉拉铜矿区河口群中的石英角斑岩进行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所有锆石均为岩浆锆石,单点分析结果均为谐和年龄,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722±25Ma(2σ,MSWD=0.5,n=11)。由此认为河口群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的精确沉积时代为1722±25Ma,为早元古代晚期的火山—沉积地层。  相似文献   
143.
144.
秦、祁、昆交接区三叠纪沉积相格架及构造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秦、祁、昆交接区广泛发育的古特提斯洋消亡过程形成的海相、海陆交互相三叠系和印支期火山岩浆活动、构造变动的产物是研究东特提斯洋演化的关键。昆仑造山带在柴达木陆块东南缘鄂拉山一带自然向北偏转形成一弧形构造带,并未来延与秦岭造山带相接。昆仑岛弧造山带的布尔布达-鄂拉山陆缘火山弧北转是由于扬子陆块向西斜向俯冲于柴达木陆块之下造成的。秦、祁、昆交接区沉积相格架就是由三个陆块边缘的浅海、斜坡及其所挟持的深海洋盆体系所构成,其演化史就是古特提斯洋的消亡史。  相似文献   
145.
会理—东川地区中元古代地层—构造格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福光  孙志明  张璋 《地质论评》2011,57(6):770-778
会理—东川地区是上扬子陆块出露中元古界地层最广泛的地区.以菜子园—麻塘东西向断裂带为界,之北为会理群,之南为汤丹群、东川群,断裂带内为通安组五段.均为一套浅变质的沉积岩夹火山岩.笔者等通过沉积学、火山岩岩石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综合研究,认为中元古代( 1800~1650Ma)堆积了一套偏碱性细碧角斑岩和火山—沉积碎屑岩...  相似文献   
146.
云南罗平上石坎剖面是产出罗平生物群的代表性剖面。参考Wilson的标准微相模式,从产化石层位识别出6种沉积微相:灰泥灰岩、生屑粒泥灰岩、粪球粒-生屑泥灰岩、纹层状泥晶灰岩、生屑泥粒灰岩和砾屑灰岩。通过在化石采掘现场对化石富集层位的统计,将产化石层位细分为生物群上层段UFH(Upper Fossil Horizon)和生物群下层段LFH(Lower Fossil Horizon),并进一步探讨了每个层段中沉积微相与化石富集规律的关系,发现化石富集程度高的层段主要发育灰泥灰岩、生屑粒泥灰岩、粪球粒-生屑泥灰岩、纹层状泥晶灰岩等4种沉积微相。这种沉积微相组合主要发育在深水、低能的台内盆地环境中,环境水体的滞留、缺氧给生物埋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7.
沉积大地构造相是反映陆块区、洋区、洋与陆块之间的陆缘区(活动和被动陆缘)形成演变过程中, 在各个演化阶段及其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盆地及其充填序列, 是表达大陆岩石圈板块在离散、汇聚、碰撞、走滑等动力学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类型沉积盆地及其综合产物, 具有恢复陆块区和造山系形成演化的功能.为从大地构造环境和沉积盆地分析角度系统剖析中国大陆新元古代以来纷繁复杂的大陆增生历程, 根据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特点, 提出一套沉积大地构造相(沉积盆地类型)划分方案, 并简述其大地构造环境鉴别标志.该划分方案分4级(相系、大相、相和亚相): 一级为陆块区(含地块)相系和造山系相系.陆块区按构造古地理位置和区域构造应力场进一步划分出二级和三级单元.造山系由弧盆系、叠接带和对接带大相构成, 是岩石圈板块大规模水平运动, 在洋陆转换过程中岛弧增生、弧-弧碰撞、弧-陆碰撞、陆-陆碰撞和陆内俯冲的产物, 常表现为复杂岩石组成、复杂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巨大山系; 叠接带大相主要由弧-弧碰撞和弧-陆碰撞时, 在陆缘形成的洋-陆转化增生带, 是软碰撞产物; 对接带大相由陆-陆碰撞形成, 是硬碰撞产物.在造山系的弧盆系、叠接带和对接带大相之下, 按洋盆演化-洋陆转化历程所产生的系列构造古地理环境和建造, 进一步划分出洋盆、弧前盆地、弧间盆地、弧后盆地、残余海盆、周缘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等大地构造相单元.   相似文献   
148.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初步划分   总被引:146,自引:59,他引:146  
潘桂棠  李兴振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01-707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当前该地区板块构造精细结构研究的关键,也是板内构造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及邻区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基于多岛弧盆系的形成是大洋向大陆岩石圈构造体制演化转换的标志这一认识,将弧-弧、弧-陆及陆-陆碰撞结合带和夹持于其间的陆块、岩浆弧划分为一级单元,构成青藏高原及邻区构造单元的基本骨架;以南昆仑俯冲碰撞结合带和班公湖-丁青-碧土-昌宁-孟连结合带为界,划分出:泛华夏大陆早古生带秦祁昆构造区、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三叠纪羌塘-三江构造区及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瓦纳-喜马拉雅构造区。这样的厘定不仅对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地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青藏高原空白区区域地质调查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等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9.
150.
渝南申基坪铝土矿矿区钪的分布规律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渝南申基坪矿区四个典型钻孔中铝土矿(岩)和稀散元素钪的研究,发现A12O3主要分布在含矿层位的中上部和中部,其矿石类型主要为土豆状、砾屑状和致密块状,Sc主要分布在含矿层位的中下部和下部,主要赋存的岩石类型为黏土岩和铝土岩。Sc和A12O3的相关系数平均值r=-0.62,即负的中等相关;Sc和A/S比值的相关系数平均值r=-0.44,即负的弱相关;四个钻孔Sc和∑REE平均值r=0.285,为正的弱相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表明,申基坪矿区绝大多数铝土岩具有富集LREE、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的特征。铝土矿及其伴生元素Sc可能来自下伏地层的碎屑岩和铝硅酸盐岩类,铝土矿和钪的迁移、富集和演化均受到当时的海陆交互沉积环境的制约,铝土矿中的钪很可能有两种存在方式:类质同象和离子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