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167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368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本文简单回顾苏联人工防雹工作历史及理论和实验研究,着重介绍苏联的“雷达-火箭”人工防雹业务系统,概述了苏联人工防雹工作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动态。苏联的作法,对于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其中包括防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1988年夏天,山东民工在长春市南郊红咀子挖砂子时,发现一较大骨骼化石,出土时风化严重,但两端关节面保存完好。经鉴定该化石属于鸟臀目(Ornithischia)。鸟脚亚目(Ornithopoda)鸭咀龙科(Hadrosauvidae)。鸭咀龙是鸟脚亚目在进化过程中最后分化出来的一群,生活在晚白垩世,而且十分繁盛,以北美和亚洲分布最多。在我国山东、黑龙江和内蒙都发现较完整的鸭咀龙化石,在吉林省刘房子也发现过零星的骨骼化石,但在长春市郊尚属首次发现。 该鸭咀龙化石产在距地表深约20m的晚白垩世泉头组紫红色粘土岩中,在同一层位中还发现有较多破碎的骨骼化石,在距该地不远的长春市二机砖厂附近还发现有恐龙蛋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表明长  相似文献   
43.
长治市非金属矿产及其开发利用岳新民(山西省长治市地质矿产局)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辖13个县(区),面积13896km ̄2。境内除煤、铁之外,已发现赋存有非金属矿产28种。1主要非金属矿产(1)石灰岩全市除沁县、屯留、长子3县外,各县(区)均有出露...  相似文献   
44.
谢新民 《水科学进展》1995,6(3):189-197
利用大系统和模糊数学规划理论与方法,分析和探讨了水电站水库群模糊优化调度问题,建立了水电站水库群模糊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一种目标协调-模糊规划(IB-FP)法.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所建立的模糊优化调度模型和提出的IB-FP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5.
46.
爱景山天青石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溧水中生代火山岩断陷盆地中,矿体受断裂带控制,与龙王山组晶屑凝灰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火山热液型锶矿床。笔者在矿区踏矿时,发现长江中下游常见的植物种属呈现生态变异现象,其典型特征是植物的株、叶发红。为探明原因,在爱景山矿段,卧龙山矿段采集了18个种属近40个植物样品,为了进行对比,在南京近郊也采集了相同种属的近20个样品。原始样品在日光下干燥后,于500℃马弗炉中灰化,其灰分用发射光谱进行了半定量全分析。初步研究表明,爱景山锶矿床存在明显的生物地化异常,这种生物地化异常可作为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7.
金属矿床的成群出现,成带分布的事实已鲜为人知.这种产出特点虽受各种地质作用的制约,但其主导因素应首推聚矿构造在地壳演化中所导演的成矿史.随着找矿难度的加大和现代找矿方法的发展,许多学者十分重视深部构造与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认为长期活动的超壳穿透型大断裂是控制成矿物质活化、迁移、聚集的重要构造.这种聚矿构造体系其自身发展的特征是:  相似文献   
48.
湘南生物礁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9.
Cahracteristics of progressive ductile deformation and remnant igneous fabrics indicate that the foliated diorites in the middle sector of the Jiangshao fracture belt in Zhuji County,Zhejiang,are mylonites deformed from diorites,The mylonitization occurres about 353-370Ma ago under a condition of 425-475℃and 3.8-4.6kb.herelation between the deformation and metamorphism was discussed based on petrographic evidence and mineral chemistry and assemblage,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formation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w-grade greenschist-facies metamorphism of mylonitic diorites by introducing fluid phase to accelerate metamorphic reaction and diffusion.  相似文献   
50.
地电阻率预报地震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顺章  温新民 《地震学报》1994,16(2):227-234
采用单一极距观测地电阻率预报地震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以地下浅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为基础, 建立多极距观测系统电阻率反演方法, 以探索提高地电阻率预报效能的新途径。多台的长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多极距观测反演方法获得的地下浅部勘探底层电阻率的变化预报地震, 比地电阻率变化预报地震具有明显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