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绘制矿山测量基本原图与矿区地形图时,选择座标系统应符合下列条件:①计算简单;②长度及角的变形最小;③能使相邻地区的平面图拼接起来;④当实地上测点丢失后能很容易、精确地予以恢复。对于工程上绘制的大比例尺平面图说来,采用三度分带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座标系统,完全能够满足上  相似文献   
82.
在自然状态下,土层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对某一建筑物来讲,在其周边开挖(尤其是深度大面积开挖)时,随着建筑物某一边的土层的荷载的减少,必将引起建筑物和其周边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向固定方向的倾斜。另外,建筑物上荷载的增加、地基的沉陷、建筑物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等也会引起建筑物主体的倾斜。  相似文献   
83.
20 0 3年 7月 8日 ,贵州省金沙县新化乡的国豪煤矿发生了特大瓦斯爆炸伤亡事故 ,共造成 6人死亡 ,4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70多万元。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来自天空的杀手———雷电灾害引起的。据贵州省煤监局遵义办事处提供的资料显示 ,当日 0时 10分 ,天空雷声隆隆 ,闪电不断 ,雨越下越大。 0时 4 0分左右 ,一声雷响 ,一团火光沿主斜井轨道滚到 1194运输巷内 90米深处 ,引起第一次瓦斯爆炸并发生燃烧。不料 ,0时 5 5分 ,随着一声更大的雷响 ,另一团火光沿风井的排水管蹿入 2 2 5米深处 ,再次引起爆炸……据金沙县防雷办调查组现场勘测…  相似文献   
84.
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是我国奥陶系大湾阶的界线层型剖面,高精度生物地层以及岩石、层序地层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该剖面完全符合关于建立全球下奥陶统一中奥陶统界线(即奥陶系第三个尚待正式命名的阶)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条件。建议以该剖面牙形石Baltoniodus?triangularis的首现层位,作为划分全球下奥陶统一中奥陶统界线的GSSP。所建议的GSSP交通方便,位于距宜昌市北北东22km的公路旁,地层出露完美无缺,界线生物层位于大湾组下段SHod-16层底部,距大湾组底部10.57m;界线上下发育了B.?triangularis的完整演化序列,并伴生有极好的Baltoniodus、Trapezognathus、Periodon和Microzarkodina等牙形石属种演化序列来作为佐证;界线之上0.2m所出现的世界广布的Microzarkodina abellum可作为划分此界线的辅助标志。界线生物层位于低位海侵序列之中,界线之下0.6m处所显示的从高位到低位的层序转换面和碳同位素最大偏移,与全球此时所发生低位事件密切相关,可作为识别该界线的物理和化学标志。所建议的界线生物层与笔石Azygograptus suecicus生物带上下组合之间的界线接近,与几丁虫Belonechitina cf.henryi生物带底界几乎一致,因此,所建议的界线易于在全球,无论浅水碳酸盐相、还是深水笔石相,识别和进行精确对比。同样的生物组合序列和层序及碳同位素异常亦在黄花场剖面之北5km的陈家河(即大坪)剖面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85.
指出逆冲地震的触发、抑制和丛集的主要特性可以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来解释。解释中我们采用了一套代表模型及详细实例。虽然地表破裂的逆冲断层使得大部分周围地壳的应力降低,但逆冲盲断层的滑动却使得某些附近区域,特别是震源断层上方的应力增加。这样逆冲盲断层可以触发浅部次生断层的滑动,并产生广泛分布的余震。短逆冲破裂对于触发大小相差不多的邻近逆冲断层特别有效。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加利福尼亚中部连续的逆冲序列中,1983年Mw6.7级科林加地震使得1983年Mw6.0级努涅斯地震和1985年Mw6.0级凯特尔曼山地震破裂与库仑破裂应力分别接近了10bar和1bar。理想化的应力变化计算与伴随大逆冲事件的地震活动性分布一致,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俯冲带破裂的计算结果促使了俯冲前缘隆起发生正断层事件,并有利于地震破裂带周围及其下倾延伸区发生逆断层事件。这些特性在1957年Mw9.1级阿留申地震和其他大逆冲地震是明显的。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能得到详细滑动模型的1960年Mw9.5和1995年Mw8.1级智利地震引起的破裂面上的应力变化。计算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为2-20bar,与余震地点和震后滑动密切相对应,而应力降低10bar的地区余震缺失。我们也提出主走滑系统的滑动调制了附近逆冲和走滑断层的应力。我们计算得到圣安德烈斯断层上1857年Mw7.9级蒂洪堡地震以及后续震间滑动使得科林加断层接近破裂约1bar,但抑制了全部海岸山岭的逆冲断层。1857年的地震也促使于1952年发生Mw7.3级科恩县地震的怀特沃尔夫逆冲断层接近破裂约10bar,但抑制了自1857年以来从来没有破裂的左旋加洛克断层上的滑动。于是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应力转移在很宽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对逆冲断层的地震活动性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6.
青海聚乎更矿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钻井岩心及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方法,对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中侏罗统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包括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及河道间6个层序界面,将侏罗系含煤岩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全区发育的厚煤层常横跨不同相区连续分布(如下.煤层),厚煤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可容空间的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的关系。陆相含煤盆地三级层序湖侵体系域聚煤作用最好,煤层厚度的变化则与煤层下伏沉积相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7.
库.  AK 苏乃秦 《内陆地震》1997,11(3):228-232
论文简介了用于中期(1~2年)地震预报的一些地震学方法。其中有重复率曲线斜率γ值(译者注:即b值)、弱震活跃—平静法(RTE)、纵横波波速比(VP/VS)方法、中等地震(M≥3.0活跃—平静法及据此得到的前兆显示时间与震级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地震活跃迁移法及据此得到的震中距(R)及前兆持续时间(△T)与震级的经验关系式。文章最后给出了综合适用上述方法编制的最近1~2年内哈萨克斯坦及邻区(吉尔吉斯斯坦等)可能发生5<M<6.5级地震的中期预报危险区图。  相似文献   
88.
库.  AK 王道 《内陆地震》1997,11(3):233-239
哈萨克斯坦各类自然灾害中地震及其伴生的次生地质作用是最危险的一种。国家对地震的综合防御十分重视,90年代以来,地震研究所开展了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特征、震源区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编制了地球物理、流体地球动力学、形变和地震活动性前兆形成的物理数学模型;研究出用各种观测资料进行超长期、长期、中期和短期地震预报的方法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地震是现今地球动力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产生地震的必要条件是应力积累超过构造非均匀性之间的内聚力的强度,应力的积累和松弛伴随着构造和物质的变化,它表现在岩石物理性质、地球物理场及其它场的变化。观测微小地震活动的发展、物理化学场的变化就可以预测未来地震的地点,并估计震源区的大小。实践证明,前兆机理和预测地震方法的基础研究在哈萨克斯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9.
将沓间序列分析理论和系统分析理论相结合。通过对影响滑坡位移各因素的系统建模,定量分析呼影响因素与滑坡位移的关系,为滑坡的合理整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