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采用Folk-Ward图解法(GM)、Friedman-Johnson矩值法(MMFr)和McManus矩值法(MMMc)公式,分别计算了杭州湾顶-钱塘江河口中高潮滩短柱状样395个砂、泥质纹层的粒度参数。比较分析发现,除平均粒径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外,随着矩值法阶矩数的增加,彼此关系变得越复杂而无法直接相互替代。MMMc矩值法未采用传统统计学法计算偏态和峰度值,目前二者的物理意义尚不清楚,其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探讨;由于两种矩值法计算的粒度参数差别较大,鉴于目前MMFr矩值法应用更广泛且物理意义明确,建议统一使用MMFr公式以便于对比研究。砂、泥质(纹)层的粒度参数特征差异明显,沉积物组分分析(反演)进一步表明,二者由各自特征的粗、细组分构成,与各自形成时的水动力条件相符合。由此认为,取样时选相同或单一动力沉积单元进行粒度分析是重要的。运用正态分布函数二组分叠置法(正演)较好地模拟出矩值法与图解法偏态与峰度的复杂关系,其中主次组分的百分含量和众数差值是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细组分(次组分)含量的减少,矩值法偏态和峰度值都相应增加,细微地反映了粒度分布的整体变化趋势。但图解法偏态和峰度值发生先增加,到达某一拐点后再减小,这与其只采取有限的若干特征值进行统计和忽略尾部(5%部分)特征有关。与图解法峰度计算公式比较,偏态计算公式多了一项对(16~84)部分的描述,可能是偏态拐点出现的位置在细组分百分含量为35%的原因。图解法与矩值法各具优势,但图解法对于次组分和尾部特征的表述具有不一致性,而矩值法在此方面具有趋同性,更适合于建立统一标准,开展粒度参数的物理意义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镉暴露对文蛤和四角蛤蜊行为和生物转化功能的影响,将两种蛤分别暴露于含Cd2+浓度为0.05 mg·L-1、0.10 mg·L-1和0.25 mg·L-1的海水中,取样测定其滤食率(FR)、耗氧率(RR)以及组织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显示,除0.05 mg·L-1暴露组文蛤的耗氧率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外,其它暴露组的滤食率和耗氧率均随时间明显下降,滤食率下降幅度较耗氧率明显;两种蛤的消化盲囊和鳃丝GST酶活性在各浓度组的开始阶段均呈现上升趋势(除0.05 mg·L-1暴露组文蛤消化盲囊的GST活性无变化外),而GST活性在高浓度组后期明显下降,均明显低于或接近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0.10 mg·L-1和0.25 mg·L-1暴露组Cd2+对两种蛤均造成了明显的毒性效应,两种蛤的滤食行为比耗氧行为敏感,文蛤行为指标和GST酶活性被抑制时间点明显晚于四角蛤蜊,四角蛤蜊受到的威...  相似文献   
13.
面波是陆上地震资料的主要干扰噪声,目前主要采用基于十字交叉排列的FKK(频率-波数-波数)面波压制技术;但其效果不理想,会损害部分有效信号的低频能量。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面波模拟和曲波变换联合压制面波的技术。首先利用面波模拟逐级压制基阶、一阶和二阶面波;然后,再采用曲波变换方法压制残余面波。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与三维FKK滤波相比,本文所述方法在压制面波的同时,能够保持反射波的低频信息,提高了信噪比。该技术是一种相对保幅的压制面波方法。  相似文献   
14.
YQ0902孔位于浙江南部瓯江三角洲南侧温瑞平原上。沉积相、粒度分析以及AMS 14C测年数据表明,硬土层之下为海洋氧同位素3阶段(MIS 3)形成的潟湖相沉积,据此推测MIS 3高海平面至少达到现今海平面之下30m左右(未经构造升降和沉积物压实作用等影响的校正,下同)。硬土层的成土过程发生于MIS 2,其母质部分为MIS 3的潟湖沉积,部分为河漫滩沉积。硬土层之上是一套形成于全新世的海侵—海退旋回,与长江三角洲南翼前缘的沉积相组合类似。研究钻孔初始海泛面约形成于9 cal ka BP,推算当时的海平面约低于现今海平面25 m。中全新世最大海侵前后,东亚季风较强,通过径流或沿岸流输入本区的沉积物较充足,沉积速率较大。随着海平面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东亚季风减弱,可容空间减小,中晚全新世(5~2 cal ka BP)沉积速率较低。高分辨率的XRF岩心扫描获得的元素相对含量是古环境与古气候研究的重要指标,其中Cl/Ti、Fe/Ti值可分别作为海相性(与海洋联通程度)与东亚季风强弱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