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3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71.
典型制革污染场地地下水盐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区域地下水调查的基础上,以某制革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场地及其周围地下水样,对地下水中无机组分检出值进行了统计分析,识别了各组分的平面分布特征,最后对地下水盐污染机理以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制革厂废水排放、废弃物堆放已对地下水造成盐污染,主要污染组分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Cl-和SO2-4;受污染的地下水环境以微酸性和还原性为特征;沿地下水流向,地下水中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Cl-、SO2-4、三氮由制革区向下游逐渐减小,基本上呈现出以皮革厂为中心的污染区,污染范围大概为0.20km2;制革污染场地地下水中硬度的升高,同时伴随着溶解性总固体、Cl-、SO2-4浓度升高,各组分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主要原因是皮革区地表水污水和固体废物淋滤液入渗过程中经历阳离子交换、钙镁易溶盐溶解及难溶盐溶解等作用,导致地下水中Ca2+、Mg2+Cl-和SO2-4含量增加,最终溶解性总固体也升高;铵氮在含水介质中的迁移转化也是地下水硬度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地下水三氮之间转化主要的途径是硝化作用,与地下水的氧化还原条件有关,氧化性相对较强的地下水中NO3-N含量高,而NH3-N和NO2-N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72.
南极洲被巨厚冰雪覆盖,地质构造以南极横断山脉为界,总体分为东南极地盾和西南极活动带。数字高程模型(DEM)是研究南极冰盖变化的基础数据之一。通过多期次数字高程模型相比较获得高程的变化信息,是分析南极冰盖厚度变化和物质平衡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同类型DEM之间存的平面误差和垂直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度。首先利用配准消除DEM间的水平误差,然后计算并按坡度提取CryoSat DEM与其他DEM的平均高程差和标准差,最后分析高程差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发现,DEM之间存在不同的平面误差。其中TanDEM_X DEM与CryoSat DEM的高程平面偏差最小,而ICESat DEM与CryoSat DEM的高程平面偏差最大。在垂直方向上,0°~1°的坡度范围内,CryoSat DEM与TanDEM_X DEM的平均高程差在3.5~5.5 m之间,标准差小于18.0 m;CryoSat DEM和Bamber 1km DEM的平均高程差在-2.5~+1.0 m之间,标准差小于24.2 m;CryoSat DEM与ICESat DEM的平均高程差在-25.0~-1.0 m之间,标准差小于47.2 m;CryoSat DEM与RAMPv2 DEM的平均高程差在1.3~3.2 m之间,标准差小于45.6 m。通过研究发现南极冰盖内部高程增加,但西南极冰盖和东南极冰盖高程均在降低,且西南极降低明显,同时南极边缘地区高程降低明显。本研究为全球变化研究和南极物质平衡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73.
兰州市区最大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7,自引:9,他引:28  
根据Holzworth干热曲线法求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两种计算最大混合层厚度的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法和逐步辐近法。利用此方法和兰州市气候站1988~1992年逐日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兰州市城区最大混合层厚度的时间变化特等,其月平均值的年变化呈单周期型,即12月最低(716m),5月份最高(2074m);旬平均值的年变化真挚基本上与月平均值的年变化一致只是在4月下旬和6月下旬  相似文献   
274.
中国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98,自引:0,他引:98  
利用筛选的1954~2000年中国338个站沙尘天气资料及相关气候资料,从沙尘天气区划方面着重分析研究了我国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 1) 我国沙尘天气多发区分别位于以民丰至和田为中心的南疆盆地和以民勤至吉兰泰为中心的河西地区。不同类型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范围不尽相同,其中沙尘暴主要发生在与北方沙漠及沙漠化土地相联系的极干旱、干旱和半干旱区内。扬沙和浮尘天气除了在沙尘暴发生区的绝大部分地区出现外,还向其它邻近地区扩展,如扬沙可向东北地区和东南的黄淮海平原及以南地区扩展;而浮尘天气则主要向东南方向扩展,可涉及整个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之下,上风方向的中高纬地区,如北疆和东北北部地区,浮尘天气发生甚少。2) 全国沙尘暴天气易发区可划分为北疆、南疆、河西、柴达木盆地、河套、东北和青藏等7个亚区。沙尘暴和浮尘在南疆区发生日数最多,而扬沙在河西区发生日数最多。  相似文献   
275.
2002年春季中国沙尘天气与物理量场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4,他引:6  
通过对2002年春季中国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的综合分析,给出了各沙尘区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并分析了沙尘天气分别与850 hPa全风速、散度,500 hPa全风速、散度、涡度、总能量、垂直速度,不稳定度指数KiKySi,300~850 hPa两层之间的风切变等11个物理量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2年春季沙尘天气,除了具有往年的阶段性特点外,还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即南疆区浮尘较多;河套区扬沙较多;蒙古区沙尘暴较为明显。沙尘天气与各物理量场的相关分析进一步证实,风是影响沙尘天气发生的最主要的气象要素,它与浮尘的出现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决定因素;而扬沙和沙尘暴的发生,风确是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76.
2000年春季中国北方沙尘暴天气气候成因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0,他引:17  
从环境背景和天气气候成因两个方面,分析了2000年春季中国北方沙尘暴频繁爆发的原因。结果表明,① 2000年春季中国北方大风沙尘暴的源地、路径和天气形势可归纳为三种类型;②近年来中国北方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严重,使原本广阔的戈壁沙漠面积逐步扩大,为沙尘暴天气的爆发提供了物质基础;③ 2000年处于反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高峰期,使东亚冬季风加强;同时2000年春季极涡位于东半球新地岛附近,冷空气频繁南下,易形成大风天气;④ 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干旱少雨,气温回升迅速且温度偏高,使解冻的地表土层疏松,又提供了丰富的沙尘源。  相似文献   
277.
西昆仑山晚新生代沉积的粒度和δ18O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室内粒度和石英氧同位素含量分析,讨论了西昆仑山典型地区晚新生代不同时期沉积的搬运机制,没积环境和物质来源对粒度参数和石英δ18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8.
北京及邻区长城纪火山事件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和政军  宋天锐 《沉积学报》2000,18(4):510-514,520
北京及邻区的中元古代大红峪组中发育着与火山事件有关的沉积相,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类型:火山源硅质-陆源砂-碳酸盐岩混积相和火山碎屑重力流沉积,后者又可分为火山碎屑基浪沉积相和火山-沉积角砾碳酸盐岩混积相。初步分析表明,大红峪期大量的硅质沉积主要来自同期的水下火山活动;火山碎屑基浪沉积与火山口内残余热气冲破熔岩封堵而爆发泄出,造成一定范围的海水涌浪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79.
吴长平  张政 《四川气象》1999,19(2):17-19
分析了阿坝州牧区冻灾天气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物理机制,得到冻灾天气主要由辐射、平流和融雪三要素降温而形成,在个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冻灾天气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280.
三角形法计算涡度和散度的一种改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涡度和散度的定义出发,导出了一种三角形法计算涡度和散度的改进方案,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更方便且计算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