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218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91.
The biomass and size fraction of phytoplankton in terms of chlorophyll a(Chl a) was measured during four cruises conducted in April, July, October 2013 and January 2014 in mariculture area, the Sanggou Bay, China.Results show that total Chl a levels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of the Sanggou Bay generally range from 0.10 to 20.46μg/L,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2.13 μg/L. Nano-phytoplankt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size-fraction and accounted for about 65.1% of total Chl a.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tozoan trophic link" for energy transfer from the microbial loop to filter-feeding feeders, Zhikong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was then offered a natural planktonic community as potential prey. Results show that scallops obtained carbon source from natural plankton with the rate of 11 033.05 μg/(g·d). Protists(nanoflagellates and ciliates) were the dominant source of carbon retained by scallop(48.78%). The microbial loop provided 58.45% of the carbon source for farmed scallop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crobial loop represent a valuable trophic resource in mariculture system of the Sanggou Bay.  相似文献   
592.
仁寿县钉螺数量和空间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山丘型血吸虫疫区——仁寿县钉螺数量和分布特征。活螺密度为4.71只/0.11m2(2006年)和5.22只/0.11m2(2005年);活螺框出现率为34%(2006年)和39%(2005年)。活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呈线性关系,表明钉螺的分布和数量存在特定的环境条件。钉螺主要分布在荒坡、沟渠和河滩等处,数量较大,这些土地利用类型为血吸虫病生态防治的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593.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为一项系统性、复杂性战略工程,尚处于实践初期阶段,明确其关键影响因素,对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厘清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ISM方法建模分析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程度、因果性质以及影响因素多层递阶结构,并采用MICMAC方法划分各影响因素属性,进而依据建模结果提出推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综合性建议。结果表明,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认知、资本投入、生态产业化、消费意愿、市场交易平台构建、激励机制与政策支持、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关键因素;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为4个层级,其中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认知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为独立因素位于最深层L4,市场交易平台构建作为依赖因素位于中心层L2。  相似文献   
594.
随着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 近岸海域中除草剂被频繁检出。除草剂的残留会对海草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潜在的威胁。本文回顾了近40年来除草剂对海草胁迫的相关研究工作, 总结发现:(1)光系统Ⅱ(PSⅡ)型除草剂在全球海草床中被频繁检出, 是研究最多的除草剂种类。(2)不同种类海草对不同类型除草剂耐受程度不同, 多种除草剂混合物可能会对海草表现出协同、加性或拮抗效应。(3)除草剂会与其他因素如高温、光照、重金属等共同对海草产生胁迫作用。(4)叶绿素荧光技术结合现代组学技术可以更加灵敏、全面地阐释除草剂对海草的胁迫机理。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包括开展对重点海草床中除草剂残留的长期监测, 加强对新型除草剂、海草的不同生活史阶段以及多因素联合胁迫作用的研究。本文有助于全面了解海草与除草剂胁迫之间的关系, 为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5.
淮安市盐矿包括淮安盐盆盐矿和洪泽盐盆盐矿,这两个盐矿的物源和控矿因素一直存在争议从而影响以后的找矿方向。为此,从淮安市盐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赋存地层、气候等条件进行了探讨。据此推断淮安市盐矿中洪泽盐盆盐矿和淮安盐盆盐矿均为海水留滞在适宜位置,经后期干热气候蒸发并埋藏成岩所致,具有同样的成矿机理,只是时间有差异、地点有差异。通过以上成因分析,对比周边地质条件和环境,认为同属盐阜坳陷带中的管镇、津里次凹及涟北涟南凹陷有相似的成矿成盐条件,是盐成矿的远景成矿区,其中涟北涟南凹陷中的次凹是更值得关注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