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87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201篇
地质学   681篇
海洋学   263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食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对南海大鹏湾海域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及其食物的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进行分析,定量研究了不同食物对六指马鲅的贡献比率,研究结果表明:六指马鲅的δ13C值在–16.9‰—–16.1‰间,δ15N值的范围为14.0‰—15.4‰,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范围均较小,表明六指马鲅的食物来源较为单一。六指马鲅的食物主要由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桡足类和蟹类组成,它们的营养位置分别为2.97±0.21、3.18±0.08、1.82±0.08和2.53±0.66,均低于六指马鲅的3.34±0.13。其中蟹类为六指马鲅的主要食物,平均贡献率为50.8%;其次为口虾蛄和近缘新对虾,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4.9%和17.0%;桡足类的平均贡献率最低,仅为7.3%。相关分析显示,六指马鲅的δ13C和δ15N值与其个体体长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不同大小的六指马鲅食物组成有差异。  相似文献   
902.
山西太古代——中生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建平 《现代地质》1991,5(4):355-365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与力学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研究山西太古代至中生代五次主要构造运动的形变特征、主应力方向及分布规律。中太古代晚期(阜平运动)以SSW向挤压为主;晚太古代末期(五台运动)、早元古代末期(吕粱运动)和侏罗纪(燕山运动)受SE—SEE向挤压;白垩纪(四川运动)以SSW向挤压为特征。五次构造运动的最大主压应力均呈近水平方向。  相似文献   
903.
本文通过野外构造形变资料的研究,确定了厦门地区中生代的两期(侏罗纪、白垩纪)构造应力场及其主应力方向;利用最新一期共轭剪节理和震源机制解资料,确定了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应力场及其主应力方向。最大主压应力轴的优选方位分别为:侏罗纪SE138°,∠8°,白垩纪SW205,∠12°,第四纪以来NW312°,∠21°。 采用石英错密度法,估算了中生代古构造应力值,侏罗纪为88.5MPa,白垩纪为81.5MPa。利用岩石力学声发射技术,测定了现代构造应力大小,在标高为3——-151m(埋深为18——151m)的范围内,最大主压应力值为2.55——16.2MPa,最小主压应力值为1.1——10.1MPa。  相似文献   
904.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海州湾短蛸(Octopus ocellatus)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本研究基于2011年和2013—2019年春季海州湾短蛸的渔业资源和栖息环境调查数据,采用随机森林(RF)模型构建了海州湾春季短蛸的空间分布模型,并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了在SSP1-2.6、SSP2-4.5和SSP5-8.5三种气候变暖情景下海州湾春季短蛸资源分布区、分布重心及相对资源量的变化。研究显示,模型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为0.86,截距为0.25,模型预测性能较好;模型分析表明,对短蛸空间分布影响最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底层水温,其次是底层盐度、水深,影响最小的是离岸距离;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景下,海州湾春季短蛸资源分布的高值区将进一步扩大,空间分布重心将向海州湾北部和东部迁移,相对资源量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05.
翡翠贻贝软体部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庆宁  林岳光 《热带海洋》2000,19(1):81-84
分析了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软体部的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33.2%。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特别是EPA和DHA总量占总脂肪酸的26.01%,除富含Ca,Mg,Fe等无机元素外,Se的含量也较镐。  相似文献   
906.
"十五"期间计划在库尔勒新建钻孔体应变观测点,依据规范和地质构造背景的调查,对6个预选台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铁门关老台站的环境基本符合要求,对铁门关水库和孔雀河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了一定的评估,认为不会对应变观测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07.
华北平原作为人口最多的平原地区,其地下水资源开采十分严重,常态对该地区地下水储量(ground water storage,GWS)变化的精确监测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利用重力卫星数据反演了华北平原的GWS变化,并与水文模型、降水资料、南水北调调水量和地下水井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融合浅层GWS变化和深层地下水变化方法,得到总地下水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重力卫星与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模型估计的水储量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重力卫星反演的GWS变化与浅层地下水井资料估计结果一致性较好;考虑深层地下水的贡献,融合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井资料估计结果和重力卫星反演结果吻合更好,相较于仅使用浅层地下水估计结果吻合度更高,并表明浅层地下水为GWS变化的主要变化量;2003—2017年,华北平原地下水处于长期亏损趋势(-1.3±0.6 cm/a);2018—2020年,重力卫星反演结果与同时段内顾及深层地下水井资料的总GWS亏损速率几乎一致;2021年,重力卫星和地下水井资料与前期观测结果形成鲜明的U型反转,GWS均呈增长趋势;降雨和南水北调对华北平原的水储量变化具有直接影响,对缓解GWS亏损和地下...  相似文献   
908.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A型花岗岩位于索伦山-贺根山构造带内。高精度锆石SHRIMPU-Pb测年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222Ma±4Ma。其成因可能与中亚造山带碰撞造山后的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09.
循环荷载下粉质中液限黏土和粉煤灰土的动剪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路基填料粉质中液限黏土和粉煤灰土的动力循环荷载试验,分析了粉质中液限黏土和粉煤灰土1: 2的动力特性,得出了动剪强度与循环荷载次数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动模量与动应变的关系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土1: 2动剪强度优于粉质中液限黏土,可以作为路基填料。  相似文献   
910.
对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树上的污损动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调查。共采得污损动物9种。以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和潮间藤壶(Balanus littoralis)在多数采样点的附着密度最高,但二者在树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异;团聚牡蛎(Ostrea glomerata)分布最广,是惟一~种在各采样点均能采到的污损动物;黑养麦蛤(Xenostrobus atraus)主要分布在树干和较粗的枝条上,其密度在向海林缘达到最大,超过牡蛎和藤壶的附着密度。污损动物附着高度与树高的比值(h:H),主干、枝条和叶片上附着的污损动物总量均随林带离岸距离增大而增大,呈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