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394篇
测绘学   184篇
大气科学   201篇
地球物理   292篇
地质学   1008篇
海洋学   336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22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选取2003?2014年黄海南部帆式张网小黄鱼渔获量的监测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ARIMA (1,2,0)进行拟合及预测,并用2015?2016年小黄鱼年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值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003?2014年的小黄鱼年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模拟值与真实值接近,相关系数为0.881 (p<0.05),相关性显著;2015年和2016年预测值分别为47.66 kg/网和49.16 kg/网,与实际值(51.10 kg/网和40.05 kg/网)相对误差分别为6.73%和22.75%,总体相对误差为14.74%。表明ARIMA (1,2,0)模型对黄海南部小黄鱼渔获量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进行拟合和预测是可行的,在短期预测方面更具优势。不同时间序列数据ARIMA模型的p、d、q值不尽一致,在数据分析时不能简单地套用固定模型,应根据相关理论指导和分析,确定适宜的p、d、q值。  相似文献   
82.
Rapid changes in the near-bottom water temperature are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es in the bottom culture.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causing these rapid changes within a bottom culture area near the Zhangzi Island. The hydrographic transects observations in the North Yellow Sea(NYS) suggest that our mooring station is very close to the tidal mixing front. The horizontal advection of the tidal front has induced the observed tidal change of bottom temperature at the mooring station. Analysis of the mooring near-bottom temperature and current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angle between the tidal current horizontal advection and the swing of the tidal front is crucial in determining the variation trend of temperature. When the angle equals 90°, the horizontal tidal current advects along the isotherms so the temperature remains the same. When the angle is between 0° and 90°, the seawater moves from deep water to the warmer coastal zone and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s. In contrast, the horizontal tidal advection moves the coastal warm water to the mooring station and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creases when the angle is between 90° and 180°. The amplitude of the temperature chang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magnitude of the horizontal 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the tidal excurs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This study may facilitate the choice of culture area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aquacultur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83.
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汊河运用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黄河河口现行清水沟流路范围内不同汊河的形成、演化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总结,围绕汊河不同运用方案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论证分析。研究表明:现行清水沟流路范围内的汊河运用方案不适用于多汊河轮流行河模式、同时行河与轮流行河联合模式和同时行河模式,而采用单一汊河轮流行河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海洋输沙动力,保证河口海域向外海的较大输沙量,对延长清水沟流路使用年限更有利,更为科学和经济合理。在现行清8汊河达到改道标准后,应优先使用老河道汊河,该方案不仅有利于未来海岸线的均衡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延长清水沟流路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受入海水沙减少、海岸带高强度开发和海洋动力作用等的影响,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床侵蚀凸显。基于实测地形和波浪资料,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工程防护区海床侵蚀过程及稳定性变化。工程防护区海床侵蚀主要分布在近岸10 km内,2007—2015年距岸8 km区域内表现强烈侵蚀,堤前海床较2000—2007年时段侵蚀量增大,海床侵蚀向岸加剧。随着现行河口沙嘴的淤积延伸和孤东浅水区的不断侵蚀,孤东南大堤外海逐渐形成了"近岸区深,远岸区浅"的反剖面形态。随着工程防护区近岸持续侵蚀,等深线不断向岸移动,堤前海床不稳定性逐渐加剧,2015年84.20%的堤前海床处于强或极强不稳定状态。本研究可为新形势下黄河三角洲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我国东部草原露天矿区土壤瘠薄,草场退化严重,生态恢复难度大。针对露天矿排土场的特殊环境,研究丛枝菌根真菌与沙棘的共生状况以及菌根对沙棘根系发育的影响和对排土场土壤的改良效应。试验发现,接菌组(+M)沙棘的株高和冠幅比对照组处理(CK)分别提高了20%和21%,+M的根长和根体积分别为CK的1.46倍和1.97倍;+M中沙棘根际土中的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为3.22 mg/g,显著高于CK的2.16 mg/g;+M的磷酸酶活性是CK的1.76倍,速效磷含量也有相似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微生物促进露天矿排土场的土壤改良及生态恢复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对矿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黄河三角洲孤东近岸冲淤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了解近40年来孤东近岸的演变过程,以研究区剖面水深地形、Landsat影像和利津站水沙数据为数据源,采用遥感技术及数理统计法对研究区域岸线及面积变化进行监测计算,并分析1976—1986年、1986—1996年、1996—2002年、2002—2014年4个不同阶段的冲淤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孤东近岸经历"强淤积-冲淤平衡-侵蚀-强侵蚀"4个阶段。孤东近岸海域由淤积向侵蚀转变始于1996年,且在2002—2014年间侵蚀最为严重,大部分近岸海域蚀深达到6~8 m,侵蚀最大深度超过8 m;(2)等深线变化时空差异明显,蚀退最先出现在北侧,且近岸5 m水深区域内冲淤变化较水深10 m内敏感;(3)研究区近岸侵蚀,离岸淤积,剖面冲淤平衡位置由CS19剖面的11 m水深变化到CS21剖面的5m水深;(4)黄河入海水沙的减少、河口人工改汊、孤东大堤建设和海洋动力作用都对孤东近岸的冲淤演变产生影响,维持研究区冲淤平衡的年均来沙阈值为3.78亿t/a。通过此来进一步探究孤东近岸演变进程,为孤东近岸防护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7.
正自厅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在厅党组的及早安排、周密部署下,厅系统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主题教育各项决策部署,及时贯彻落实厅党组部署要求,认真谋划、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不断创新教育载体,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夯实党员干部理论基础,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学习到位、宣传到位、贯彻到位、落实到位,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主题教育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88.
基于日本KiK-net强震动观测记录,以提高计算震中方位角的准确性为目标,研究记录参量(加速度、速度、位移)、计算时间窗和滤波频带对偏振分析方法计算震中方位角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研究的地震数据条件下,采用位移记录、计算时间窗为1s、滤波频带取0.1~20Hz时,可以获得最佳的震中方位角计算结果,震中方位角的计算偏差为45°时所占比例为88%。  相似文献   
89.
为在本地测量中更精确地测定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天线参考点(reference point,RP)点位,分析了水平钢轨残余形变对四轮座架式天线的影响,首次提出并推导了用以改正归心解算靶标点(target point,TP)坐标的水平钢轨残余形变模型,结合实测靶标坐标与钢轨水准数据,解释了TP坐标残差中的系统性效应,精化了TP理论坐标,显著提高了参考点测定精度。结果表明,采用水平钢轨残余形变改正模型与估算模型可分别使靶标坐标归心拟后残差中误差提高50%和65%,归心精度均可提高约30%。此外,本钢轨残余形变估算模型还可有效用于该类天线钢轨形变的监测。  相似文献   
90.
针对大区域遥感影像处理中数据组织和应用方面的技术难题,该文采用GeoSOT剖分网格体系理论的数据组织方法,建立影像型地理空间数据逻辑剖分与编码,同时提出了基于网格模板的影像按需快速拼接技术,依托空间剖分网格高精度的空间关系,直接从遥感影像中抽取所需的剖分面片进行几何拼图,实现了大区域遥感影像数据的快速组织和拼接,提高了数据浏览等应用的效率。在数据共享上,考虑到异构网络环境下数据实时共享的应用要求,设计了有限带宽条件下的智能传输策略。依托空间剖分网格天然的"多尺度、小面片"的特点,设计灵活的传输策略,在有限带宽网络条件下,以面片为单位,实现用户关心区域的目标信息的快速传输分发,改善数据传输效率和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