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154篇
地质学   409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NCAR/NCEP再分析数据和APHRO_MA_V1003R1降水数据,对比分析了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和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异同以及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比南海热带季风爆发更早、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久、向北推进更北.(2)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建立过程缓慢,主要是索马里越赤道西南气流的逐渐加强和热带印度洋ITCZ(赤道辐合带)的逐渐北移;而南海热带季风建立过程迅速,主要是东亚大槽的一次替换过程伴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突然东撤和热带西太平洋ITCZ的突然北跳.(3)孟加拉湾西南风纬向分量较强,季风建立前后主要变化在于偏西风的强度;而南海西南风经向分量较强,季风建立后风向突然逆转,东南风由于副高东撤而迅速被西南风取代.(4)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撤退较快,而南海季风则撤退较慢.(5)根据季风进程将夏季风期划分为季风发展期(5月)、强盛期(6-8月)和减退期(9-10月).其间对流活跃区的发展和推进、季风槽的位置以及对应降水区域均有明显差异.(6)在夏季风期,孟加拉湾和南海经度上分别存在着由ITCZ北抬引起的、在季风槽对流活跃区上升而在南北两侧下沉的、南北对称分布的季风经向次级环流.由于孟加拉湾和青藏高原强大热源的存在,孟加拉湾上升区南北跨度比南海的更大;孟加拉湾经圈环流更加稳定,而南海经圈环流的南北摆动更明显;孟加拉湾上升中心区比南海的偏北;在季风减退期,由于南海ITCZ撤退较慢,其上升区比孟加拉湾上升区偏北.  相似文献   
982.
核磁共振接收信号的质量主要受探测天线的传递特性影响,当传递特性较差时,严重影响测量效果.结合目前国内外核磁共振找水仪天线的研制情况,给出了接收天线传递特性的计算方法,根据数值计算结果讨论了影响传递特性的天线参数.利用吉林大学研制的核磁共振找水仪进行实际测试,结果证明与讨论结果一致.本文得出的传递特性影响因素和接收信号质量评估方法,可以为不同类型核磁共振找水仪天线的设计提供依据,将促使核磁共振方法在复杂地形环境找水及隧道、矿井灾害水源探测等方面得到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983.
地下工程灾害水源的磁共振探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面磁共振探测(Surface 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SMR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地球物理新方法,这种在地面直接探测地下介质中氢核丰度的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缺水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勘查与评价,还可以在地下水引起的堤坝渗漏、滑坡、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水源的探测预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本文首次提出了地下磁共振探测方法(Underground 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UMRS),将SMRS方法引入到地下工程领域,实现隧道工程和煤矿开采等地下狭窄空间极端环境的探测.为应用UMRS方法,需要深入研究地下水超前探测理论、准全空间处理与反演方法、旋转多匝小线圈探测模式,强电磁干扰环境自适应噪声压制策略、以及复杂地质环境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探测关键技术等难题.论文还简要介绍了超导磁探测技术和工程盾构及掘进实时探测等新技术在地下工程生产安全探测预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4.
宏观调控也就是国家干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政府在经济运行中为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作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上升,经济运营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从中出现了一系列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导致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看紧土地,管好信贷自然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两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985.
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全球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土壤中水盐运移过程并对其进行精确模拟对于监测、评价、治理干旱、半干旱区土壤盐渍化具有重要意义. 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水盐运移模型, 包括对流弥散模型(CDE模型)、流管模型(STM模型)和美国国家盐渍土改良中心开发的HYDRUS模型等3种物理模型以及相关的模型参数研究;两种系统模型: 传递函数模型(TFM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对相关模型的原理、异同点、优缺点、适用性及应用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指出目前模型在发展和应用上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未来模型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986.
胡杨根系分布特征与根系吸水模型建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依据2006年和2007年6~7月在极端干旱区额济纳的实测资料,利用分形和概率统计的方法对胡杨根系分布与根区土壤水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引入土壤含水率期望(cm·g/g)的概念,建立了含水率期望值与根系分维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求出了适宜胡杨生长的土壤含水率期望值的范围。同时建立了初版的根系吸水模型,并进行验证,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7.
针对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中GPS大地高需拟合成正(常)高的问题,该文在常规七参数转换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CGCS2000框架的单椭球七参数转换方法,有效弥补了二次曲面法在外推拟合GPS高程时精度衰减的不足。该文重点阐述了单椭球七参数转换法的构造原理、流程及其特点,最后通过椒江出海口水下地形测量项目实例证明:该文算法在拟合精度的内插方面不低于经典的二次曲面法;外推方面,在椒江口向东海外推超过20km时,仍能保证厘米级的拟合精度,且相比二次曲面法精度高出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88.
段少帅  黄喜峰 《地质论评》2016,62(S1):191-193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倡导欧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成为全党和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经贸合作,兼顾其他战略层面的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层段是中亚经济带(胡鞍钢等,2014)。 中亚地区是指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五个国家。中亚国家所在地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这一区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视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能源富集区”。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全球经济重心东移,亚洲地区在世界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全球探讨的热点。中亚地区因其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本文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出发,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国际合作的途径和配套措施,以期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9.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获取三维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车载激光扫描系统主要由激光扫描仪、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组成。车载激光扫描系统中存在多种误差,本文对系统中的安置误差进行了介绍,对该误差提出了一种通过面寻找同名点检校的方法,并给出了检校流程,最后通过比较特征点坐标来检验检校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0.
MJO在夏季会出现在太平洋持续异常活跃和在印度洋持续异常活跃两种形式,用指数定义了这种异常的强度,并发现这种异常表现与秋冬季节ENSO的出现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当夏季MJO在太平洋持续异常活跃时,经常激发当年秋冬季节发生El Nino事件;当夏季MJO在印度洋持续异常活跃时,经常激发当年秋冬季节发生La Nina事件。对大气环流的分析表明,MJO的持续异常活跃会对整个赤道太平洋上空的环流造成影响,引起风应力的异常。异常风应力激发次表层冷/暖海水向东输送。冬季冷/暖海水在东太平洋次表层堆积,最终导致ENSO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