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篇 |
大气科学 | 16篇 |
地球物理 | 12篇 |
地质学 | 66篇 |
海洋学 | 33篇 |
综合类 | 12篇 |
自然地理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40年 | 1篇 |
1939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193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洋富钴结壳的基本框架——超微生物建构的锰质叠层石柱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洋富钴结壳和锰结核一样是潜在的海底矿产资源,对其成因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找矿和资源评价。通过大型反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其他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结壳的结构构造、物质组成以及叠层石纹层与超微生物的关系。发现结壳与光滑型锰结核的叠层石类型及超微生物种极其相似,它们都以微小叠层石和中华微放线菌为主要特征,具有相同的生物成因机制。认为超微生物建构的锰质叠层石柱体是大洋富钴结壳的基本框架,从而对结壳矿体的形成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2.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侵染对青蛤(Cyclina sinensis)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500个成体青蛤分别用鳗弧菌和生理盐水注射,在感染后3h、6h、12h、24h和36h分别取不同处理组的肝胰脏、鳃和闭壳肌组织,测定上述样品的碱性磷酸酶(AL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分析鳗弧菌对青蛤体内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鳗弧菌感染组的ALP与ACP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胰脏鳃闭壳肌,其中青蛤肝胰脏和鳃组织中ALP和ACP活性均有显著升高的趋势,并且在12h时达到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而青蛤闭壳肌组织中侵染组ALP和ACP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鳗弧菌对青蛤的磷酸酶活性影响较大,对其免疫防御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33.
本文分析了产生~(210)Pb测年误差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各种因素的校正办法及如何正确使用~(210)Pb数据解释地质现象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4.
35.
新邵菱铁矿是一个较富的矿床。十余年来虽经地质工作者的反复工作和研究,但对其成因仍争论颇多。本文根据资料和矿床开采中提供的大量地质现象,着重对该矿床的成因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6.
大洋多金属结核中1nm锰矿相的相变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多金属结核样品在室温中放置或加热干燥后 ,其中的 1nm锰矿相会部分或全部地相变为 0 7nm锰矿相 ,这说明 0 7nm锰矿相可能不是多金属结核的原生锰矿相 ,而仅仅是 1nm锰矿相的相变产物。研究结果表明 :1nm锰矿相结构中的Cu2 + 、Co2 + 、Ni2 + 等金属阳离子的含量与其结构稳定性有正相关关系 ,即金属离子含量越高 ,其结构越稳定 ,1nm锰矿相越不易相变为 0 7nm锰矿相 ,反之亦然 ;另外 ,不同金属阳离子稳定 1nm锰矿相结构的能力也不同 ,结核中几种主要金属阳离子对 1nm锰矿相结构的稳定能力从大到小为 :Ni2 + >Cu2 + >Co2 + >Zn2 + >Ca2 + =Mg2 + 。 相似文献
37.
成都平原红土堆积的磁性地层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本文对四川双流县胜利和黄甲两个红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并且利用沉积学、地球化学及孢粉分析方法探讨了地层的沉积成因及形成环境. 磁性地层的研究结果显示出, 在两个剖面中, B/M界限均位于网纹红土的上部, 并且在剖面的中下部记录了松山负向期的贾拉米洛正向极性亚带, 说明成都平原网纹红土的母质形成于第四纪中期. 沉积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成都粘土、部分网纹红土的母质与川西黄土一样属于风尘沉积. 孢粉分析结果揭示出, 网纹红土母质形成的第四纪中期, 成都平原的植被为针叶林, 气候经历了温凉较湿-寒凉较湿-温和或温凉较湿的变化. 第四纪中期成都平原相对寒凉-温凉的气候特征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而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快速隆升以及冰冻圈范围的扩张可能是造成该区气温较低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8.
银岩斑岩锡矿产于花岗质岩浆演化晚期所形成的浅成侵位的隐伏花岗斑岩小岩株中。花岗斑岩自下而上表现出强烈的蚀变分带:较新鲜的花岗斑岩(其中发育弱钾长石化)→黑鳞云母云英岩化→黄玉云英岩化→绢英岩化→顶部硅化核。矿化主要富集在黄玉云英岩化带。通过对矿物学、岩石学和微量元素等一系列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作者认为银岩斑岩锡矿应属于华南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类成岩成矿系列的斑岩锡矿。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不同沉积相源岩的生烃能力,选择宁夏灵武煤田延安组的对象,对其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下不同沉积相源岩进行热解分析,划分其生油岩类型或有机质类型,分析了不同沉积相源岩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40.
通过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发现云南省会泽县一带灯影组中普遍发育硅质岩。本文通过硅质岩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重点探讨了灯影组各段硅质岩的成因机制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震旦系-寒武系灯影组下段硅质岩中相对富集Al和Ti,总稀土(ΣREE)相对较高,Ce呈负异常,Eu呈正异常;中段硅质岩中相对富集Ca和Mg,总稀土较低,LREE>HREE,Ce呈负异常,Eu呈正异常;上段硅质岩总稀土较低,LREE>HREE,Ce大部分呈负异常,Eu呈正负异常。综合硅质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震旦纪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认为研究区内下段硅质岩表现为正常海水沉积、中段硅质岩表现为典型热水沉积、上段表现出正常海水沉积受热水沉积影响的特征。硅质岩形成于复杂大陆边缘的浅海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