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3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456篇
测绘学   275篇
大气科学   297篇
地球物理   482篇
地质学   1095篇
海洋学   403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224篇
自然地理   25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EGM2008重力场模型辅助跨障碍GPS高程传递控制网布设方案进行研究,分别对GPS高程传递控制网进行不同点数的椭球高约束计算,将传递高程与实测高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跨越2~3 km的障碍GPS高程传递的精度能够达到0.010 m,GPS高程传递控制网中以约束一点椭球高为宜,增加椭球高约束个数并不能提高高程传递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2.
在分析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了两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并以常熟市为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不同的互动关系,对一般综合性城市而言,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二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2003-2012年常熟市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综合评价函数值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度在十年间变化极小,基本保持在0.49左右;耦合协调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实现了从2003-2008年失调阶段向2009-2012年协调阶段的转变。但总体上,两系统耦合协调等级较低,到2012年尚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的类型也长期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  相似文献   
993.
陕西山阳色河铺地区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东段、凤镇-山阳大断裂近南侧。区内广泛发育隐爆角砾岩,其受凤镇-山阳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和云镇-冷水沟-牛耳川复背斜的联合控制。隐爆角砾岩是岩浆前锋在近地表封闭条件下发生剧烈爆炸所形成的一套浅成—超浅成(0.5~3km)相碎屑岩建造。隐爆角砾岩可进一步划分为熔浆质隐爆角砾岩、混合质隐爆角砾岩、热液震裂岩3类。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初步的研究,认为它们在空间上紧密共生,具一定的分带性,其间呈过渡关系。该区蚀变、矿化主要发生在热液震裂岩中,在混合质隐爆角砾岩中很少,在熔浆质隐爆角砾岩中更少见。蚀变和矿化类型有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硅化、镜铁矿化、石英铁白云石化、黄铜矿化、孔雀石化等,具有Hg、Sb、As异常。热液震裂岩是容矿岩石,是寻找铜矿的主要勘查对象。Hg、Sb、As可作为找Cu的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994.
东秦岭造山带北缘的陶湾岩群中分布着一套碳酸盐质糜棱岩,具明显的塑性变形,其展布和变质变形特征严格受洛南—栾川断裂带控制,是陶湾岩群碳酸盐岩在洛南—栾川断裂带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构造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对这套碳酸盐质糜棱岩的变质—变形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可揭示洛南—栾川断裂带在这一时期构造活动的运动学、动力学及流变学特征。本文通过野外详细的观察和测量,结合室内显微构造分析和温压条件的计算,确定其变质相属低绿片岩相,变形机制是以方解石动态重结晶和细粒化作用为主的塑性变形。变形温度为350~420℃,差异应力为50~110 MPa。石英应变椭球体形态显示陶湾岩群遭受了强烈挤压变形。所以,陶湾岩群碳酸盐质糜棱岩是在强烈的斜向挤压碰撞环境下形成的,是秦岭微陆块向华北板块下斜向俯冲碰撞的结果 。  相似文献   
995.
996.
满洲里地区位于额尔古纳成矿带南段,深受古亚洲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在中生代产生了具有很大影响的构造——岩浆活动。2011年在进行国家地质调查项目时,首次在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西北约42 km处发现一个被第四系掩盖的古火山口,称为巴勒根哈德古火山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0.6096',北纬48°51.4327'。在遥感影像图上表现为与之相对应的环形构造和放射状水系,非常清晰地显示出环状火山口。岩性主要由流纹质火山角砾熔岩、火山集块熔岩、火山集块角砾熔岩与流纹岩组成,构成数个韵律层。除顶底不完整以外,可见三个完整的喷发韵律层,均由爆发相开始,以溢流相结束,爆发指数为0.72~0.92,自下而上喷发力度逐渐减弱。流纹岩中锆石U-Pb测年获得其年龄为167.8±3.3~162.2±2.1 Ma,指示该火山喷发的时代为中侏罗世。应力场分析研究认为本地区在中生代早期σ1为NWW向,稍后转为NNW向,说明中生代以后本地区应力场由古亚洲体制转为太平洋构造体制。由于叠加了NNW方向的挤压作用,导致得尔布干断裂带活化,并形成了NNE向具有左旋剪切性质的额尔古纳断裂带以及与之配套的NWW向的张性断裂,二者的交切处成为中侏罗世中酸性岩浆上升和就位的最佳空间。因此,在NNE向上常形成串珠状分布的中心式火山口群,巴勒根哈德和甲乌拉火山口就是其中的两个,它们是古亚洲构造和太平洋构造背景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7.
蚌埠隆起区煌斑岩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蚌埠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十分发育, 以酸性岩浆活动为主, 部分地区伴随基性岩脉侵入。本文利用LA-ICP-MS技术, 对蚌埠五河地区煌斑岩中的锆石进行U-Pb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 该煌斑岩中锆石多成半自形到浑圆状, 多为捕获锆石。锆石U-Pb年龄多集中在3 100 Ma、2 500 Ma和2 000 Ma附近, 少量新生锆石年龄约为156 Ma, 捕获锆石年龄与华北基底的五河杂岩相当吻合, 可能不具有扬子板块俯冲陆壳年代学信息。本次测得煌斑岩的形成年龄为156.1±8.2 Ma, 为晚侏罗世。蚌埠地区普遍存在一期构造变形事件, 表现为由南向北的逆冲推覆。由于煌斑岩脉遭受到逆冲推覆构造的改造, 因此煌斑岩的形成年龄也限定了蚌埠地区推覆构造变形事件的下限。  相似文献   
998.
以郯城县某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法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土壤地球化学分区,10个土壤地球化学亚区。每个土壤地球化学亚区的元素间彼此存在相关性,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往往决定了该土壤地球化学分区或亚区的污染状况。首次尝试以土壤地球化学分区为评价单元,对郯城县某镇耕地土壤中8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属弱至低等变异程度,均一化程度较高,重金属污染风险低,但个别土壤分区存在Hg,Ni,Cr含量分异程度大,点位高于背景比例偏高的现象;单项污染指数中Ni,Cr的值相对偏高,表明存在单个因子人为污染的现象;内梅罗污染指数指示I-3亚区为该镇最高,存在一定的污染隐患;地累积指数指示了I-3亚区中Ni、II-1亚区中Hg的值均>1,为轻微污染等级。此次评价工作也表明,基于土壤地球化学分区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图件反映的信息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99.
干热岩分布普遍,储量丰富,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具有环保、可靠、可持续等优势。通过对江西省东部地区的出露地层情况、区域构造特征、岩浆岩分布及地热地质特征等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区内大地热流值较高,花岗岩类岩体发育,多呈大型岩基产出,存在热传导率高、放射性热保存较好的高产热率隐伏岩体。仅对初步优选的11个干热岩有利区,用体积法估算干热岩资源量就高达165亿t标准煤。由此可见,江西省东部地区干热岩资源前景良好,丰富的干热岩资源对"缺煤少气无油"的江西省意义重大,建议尽早对江西省东部地区开展干热岩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000.
内蒙古中部出露1条近EW向的含铜镍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宽约30km,长约400km。该岩带横跨2个构造单元:宝音图岩浆弧和狼山—白云鄂博台缘坳陷。文章按构造单元将其划分为2个成矿亚带:额布图—特颇格日图矿带和克布—小南山矿带。额布图—特颇格日图矿带构造单元为宝音图岩浆弧,主要形成以富镍为主、伴生Co元素的镍矿床(点),包括额布图、达布逊和特颇格日图;克布—小南山矿带构造单元为狼山—白云鄂博台缘坳陷,形成以富铜、镍为主,伴生Pt,Pd等铂族元素的铜-镍(PGE)矿床,包括克布、黄花滩和小南山。赋矿岩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及串珠状产出,矿石矿物以金属硫化物为主,含少量氧化物。区内不同构造单元内岩体形成2种不同类型矿床,其原因可能是古亚洲洋板块向华北板块北缘俯冲,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在不同构造单元底侵上升,经过不同的介质及围岩,形成2种明显差异的成矿亚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