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435篇
测绘学   182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288篇
地质学   1091篇
海洋学   322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23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从分散在世界各地、浩如烟海的历史地图中选取出符合"中国东海、南海及周边国家历史地图资料整编"要求的历史地图,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管理起来,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首先要确定这些历史地图的管理者,管理者所记录的地图资料信息,还要分析这些信息的可用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提取历史地图信息的空间位置,以辅助快速搜寻到符合专项要求的历史地图。根据项目需求确定历史地图元数据的设计原则及历史地图元数据项,建立元数据录入管理系统,快速录入符合要求的元数据以提高历史地图数据库的建设效率。  相似文献   
942.
以晋陕蒙接壤区为例,运用综合指数法、协调发展度模型和PCA模型方法,构建协调发展变化模型,借助GIS和SPSS技术,研究2000-2015年生态脆弱能源区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时空特征,揭示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时空协调演进机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晋陕蒙接壤区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长期处于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县域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由“北高南低”演化为“中部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异特征;榆阳区、府谷县、横山县、神木县、东胜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的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显著提升,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兴县、达拉特旗和托克托县的协调发展度出现下降态势;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时空协调演进是居住环境因子、产业结构因子、基础设施因子、公共服务设施因子和政府宏观政策调控因子等多重动力因子综合驱动的结果。据此提出推进区域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向优质协调发展类型演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3.
We documented the pattern of cell development in Euplotes charon. The ontogenesis of this species was similar to many of its congeners, except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caudal cirri. In E. Charon, a caudal cirrus is formed posterior to each of the rightmost two or three dorsal kinety anlage in the proter, and the second rightmost dorsal kinety in the opisthe. In addition, two caudal cirri are formed posterior to the rightmost dorsal kinety in the opisthe. This pattern of development represents a completely new type. Based on our evaluation, and in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studies, we also conclude that the pattern of cell development is variable among species in the Euplotes genera. The variation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frontoventral and caudal cirri. Based on the segmentation pattern of frontal-midventral transverse cirral anlagen, cirri reduction, and migration of frontoventral cirri, we identified five types: the affinis-type, the eurystomus-type, the charon-type, the raikovi-type and orientalis-type. Euplotes (s. l.)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based on the formation of caudal cirri: focardii-type, vannus-type and charon-type. Indeed, we conclude that the number (one or two) of marginal cirri should be given as much consideration as the genetic separation. Given this, we reassessed the validity of using genetic separation to classify the group. Generally, the morphogenetic data disagreed with the molecular data (SSrRNA gene sequences). Given these discrepancies, it is too early to draw conclusions on the systematic arrangement of this species-rich taxon.  相似文献   
944.
利用二重嵌套的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5年7月28—29日的一次高原低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模拟结果对此次低涡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MM5模式对此次低涡过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模拟出的位势高度场分布和涡度场结构与实况基本吻合。此次高原低涡具有同热带气旋相似的涡眼(空心)结构和暖心结构。在流场上,高原低涡在涡眼区下层表现为辐散下沉运动,上层为辐合上升运动;而在涡心四周下层表现为辐合上升运动,上层为辐散下沉运动;在涡度场上,高原低涡下层为正涡度区,上层为负涡度区。  相似文献   
945.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新方法在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东凤凰村地裂缝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物探成果异常明显,推测了与地裂缝形成有关的隐伏断层产状,分析了地裂缝成因,据野外实地调查和访问,物探推测成果符合事实。该法在地质灾害调查等工程物探领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6.
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广泛应用于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中,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中无论是利用钙结核、次生碳酸盐还是成壤碳酸盐,认为其反映了C4植物的丰度。黄土高原碳酸盐碳同位素表现为黄土层高,古土壤层中低,即黄土层中C4植物丰度高于古土壤层。然而,这样的结果和黄土有机碳同位素得到的结果矛盾,有机碳同位素的结果表明温度对C4植物的分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有机碳同位素对植物类型的反映更为直接而可靠,因此碳酸盐碳同位素反映C4植物丰度存在疑问。对黄土高原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的系统概括后认为,第四纪期间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与C4植物有直接联系,但C4植物丰度不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碳酸盐碳同位素的指示意义存在复杂性。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发育程度、与大气CO2交换程度、植被本身的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以及原生碳酸盐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对碳酸盐碳同位素产生影响。由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的讨论可延伸到不同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揭示的环境指示意义,不同的土壤环境,其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及发育程度、大气CO2的交换情况、微生物的活动及土壤次生碳酸盐受原生碳酸盐溶解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对碳同位素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哪种或哪几种因素产生主要作用,在不同区域土壤环境中是不一样的。具体研究中需确定影响的核心因素,才能确定碳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47.
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 3 地震的基本参数、发震构造和地震序列特征,并与2008 年于田MS7. 3 地震序列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14 年于田MS7. 3 地震有MS5. 4 直接前震,序列强余震频次低、余震衰减较快,目前最大余震震级为MS5. 7; 通过分析历史地震序列类型、计算于田单台序列的h 值、b 值、主震释放的能量与序列能量的比值等参数,初步判断于田MS7. 3 地震序列为“前震—主震—余震型”。  相似文献   
948.
利用2010年和2013年两期一等水准测量数据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芦山MS7.0地震前的应变积累。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的发生明显加速了该区域应变积累的过程,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主要断层区域垂直形变速率为6~9 mm/a,表明汶川地震的发生加速了此次芦山地震的孕育过程;靠近鲜水河断裂带区域垂直形变速率为1~5 mm/a,低于汶川地震前的隆升速度。(2)芦山地震并未释放该区域长期积累的应变能,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仍然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949.
刘伟  宋成科  夏峰  郑宇  党学会 《地震研究》2015,38(2):285-291,333,334
为评价使用各种方法获得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与区域内地震动加速度时程观测资料的一致性,提出一种能够综合时频特性的地震动时程一致性评价指标及其相对性判据,该方法可以量化分析待评价地震动时程对区域构造信息的反映能力。通过评价唐山地区陡河地震台和四座楼地震台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的一致性,给出了实用化的算例。  相似文献   
950.
以重庆松藻同华矿K3煤层制备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渗流装置,进行了不同围压和瓦斯压力下煤样的三轴压缩试验,并应用能量积聚与耗散的方法,研究了煤样在压缩过程中的能耗特征和渗流特性。结果表明:三轴压缩破坏过程中,含瓦斯煤样存在着能量积聚与耗散。煤样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吸收并储存能量;荷载达到峰值时,煤样储存的弹性应变能在瞬间释放转化为耗散能,成为煤样破坏的源动力。围压和瓦斯压力对煤样的能耗特征有较大影响,随着围压增加,煤样吸收的总能量、储存的弹性应变能和耗散能均会增加;随着瓦斯压力增加,煤样吸收的总能量及耗散能呈现缓慢的增加,储存的弹性应变能呈逐渐下降趋势。围压和瓦斯压力对煤样的渗透性亦有较大影响。应力达到峰值前,随着围压的增加,煤样的渗透性逐步减小;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加,煤样的渗透性则呈增加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和瓦斯抽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