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736篇
海洋学   114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在联邦制框架下,墨累-达令河流域管理体制从区域自治到区域协商,再到国家统管,不断改革,以应对演变的流域环境和凸显的流域问题,顺应流域综合管理的国际发展趋势。考虑到国家结构形式的不同,流域立法和流域管理权力分配方式的不同,特别是中国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水污染防治二元立法模式,以及多部门涉水管理,可借鉴墨累-达令河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经验,重点完善流域多级协调机制,将流域区域协商与国家统筹管理相结合,为下一步流域管理新体制的产生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92.
东格高速公路由于地形、经济、规划条件限制,须在小江断裂带内展布,是首条全部线路位于小江断裂带内的高速公路。小江断裂是区域性全新世活动断裂,沿线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小江断裂带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对路基、桥梁、隧道等工程类型的不同影响,是东格高速公路工程地质选线的首要控制因素。在收集小江断裂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详细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物探、遥感等综合手段后,准确分析和评价了小江断裂带内沿线几个线路比选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确定了小江东西支断裂的交接位置,从而确定了合理的线路方案,并总结出全新世活动断裂带内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几条选线原则:工程敷设方式应以路基、短隧、低桥为主,尽量少采用长隧、高桥等发生震害时不易修复的工程类型;隧道工程应尽量避开断层破碎带中心位置或地表破裂带,尽量短距离穿越断层破碎带,在多个断裂交接位置应尽量避免设置隧道;线路走向应尽量绕避断裂带内成因复杂的混合堆积台地或阶地。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变化检测中获取同质像斑较难的问题,提出应用矢量数据辅助分割获取同质像斑。本文提出了基于历史矢量与双时相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测出80%变化的像斑,并能同时获取变化像斑的类别,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城市气溶胶对边界层热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海啸  陈长和 《高原气象》1994,13(4):441-448
本文利用长、短波辐射模式和地面能量平衡模式,计算了烟雾层状况下的边界层和地面热量收支情况,计算表明,烟地务层的全天辐射效应使低层大气上部辐射能量收入为正,中下部辐射能量收入为负,总的结果是使低层大气稍稍冷却并使稳定增加,计算还表明,烟雾层造成的地面接收短波辐射能量的减少量可由大气逆辐射的增加量来补偿,烟雾层使得地面温度振幅变小。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区雪坑环境记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水1号冰川是亚欧大陆纬度位置最低的冰川,冰川区90%的降水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运用多种方法对该区雪坑化学的季节性特征分析表明,2006年5月7日采集的两雪坑主要是2005年夏季风期和2005~2006年度非夏季风期的积雪积累;夏季风期积雪中远源物质主要是随季风环流而来的海盐气溶胶及其沿途工、农业区的污染物质,非夏季风期主要是源自印度塔尔沙漠以及中亚和西亚地区的粉尘;季风期和非季风期(2005~2006年度)间积雪化学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两雪坑季风期间积雪化学特征的不同主要反映了不同海拔消融强度和淋溶过程的差异,非季风期间的不同主要反映了局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山谷风携带的地壳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以矿业城市徐州市区1979,1989,1999和2009年4期遥感信息图谱数据为基础,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从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扩展强度、分维数、重心坐标、紧凑度等方面对徐州市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9-1999年间,徐州市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分维数有所变化,扩展强度逐渐增强,1989年以后城市重心朝东部和东南方向移动,城市紧凑度增加,分形维数逐渐减少,城市空间形态趋于合理.自然地理环境、煤炭资源的开采、政策、经济和人口等因素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渭河流域干旱特征及干旱指数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和宛琳  徐宗学 《气象》2006,32(1):24-29
利用游程分析、马尔可夫平稳概率、随机过程等方法分析了渭河流域的干旱特征。结果表明,近44年(1958-2001年)渭河流域降水连续多水(少水)期多持续2~3年,单独多(少)水年出现的概率比连续多水(少水)年的概率大,连少年的概率比连多年的概率大,平均连续少水年数大于平均连续多水年数;枯(丰)水与偏丰(偏枯)之间的转移突变较大,对用水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偏枯年出现的概率最大,偏丰年次之,丰水年最小;渭河流域连续少水2~3年不仅发生频率较高,而且干旱强度也较大。同时根据降水和同期气温、天然径流量资料建立了适用于渭河流域的S干旱指数。  相似文献   
998.
东亚地区降水离子成分时空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东亚酸沉降监测网(EANET)观测资料,对2001年东亚地区降水成分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过去的观测进行对比,揭示东亚各地酸雨分布情况及降水化学特性差异,为东亚酸沉降长距离输送模式比较计划提供前期分析资料.分析结果表明:(1)东亚地区降水化学成分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滨海地区的日本降水含量中Na+、Cl-分别为219、208μmol·L-1居东亚地区之首,而中国西北地区Ca2+、NO-3、NH4+、SO24-、Mg2+、K+含量最高各为755、168、260、768、59.3、53.6 μmol·L-1;降水酸度主要受阳离子Ca2+、NH4+和阴离子SO24-、NO3-的影响.(2)东亚地区降水化学成分季节变化明显,除部分源自人为或工业排放源影响外(如北部地区冬季取暖),东亚地区气候呈季节变化也是影响的主要因子之一.春季沙尘源区沙尘、扬沙频繁,其上空存在较强的西风带,在天气系统冷锋影响下,沙尘粒子易随大风扬起而由锋前强烈抬升气流输送到对流层中层,在高空西风急流作用下输送到下游地区.(3)东亚地区酸雨区降水与以往主要以硫酸型酸雨为主的降水性质不同,除中国西南工业欠发达地区仍为硫酸型外,其他酸雨区均为硫酸和硝酸混合型.表征酸雨类型的特征参量[SO24-]/[NO3-]的比值在中国西南地区为3~5,东南和华南地区为0.5~3;其他各国均在0.5~3之间.  相似文献   
999.
利用怒江州北部福贡、贡山两站1961-2010年降水量资料,采用Morlet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怒江州北部近50a“桃花汛”降水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并用滑动t检验和Mann-Kendall法对变化特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怒江州北部“桃花汛”降水变化包含了11a、17a、5a等多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目前处于少雨期;“桃花汛”降水变化的突变点可能出现在1976年、1992年和2003年。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