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7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记述了河南省义马县中侏罗世地层中首次发现的大型兽脚类恐龙足印。该足印虽然与发现于下—中侏罗统的张北足印类似,但是又不完全相同,从而命名为该属的一新种:徐氏张北足印(新足迹种):Changpeipus xuianainchnosp. nov.。它具有以下特征:足印的长度与宽度的比率约为1.9,第Ⅱ趾长度稍短于第Ⅳ趾的长度;第Ⅱ和第Ⅲ趾之间的夹角约为25°;第Ⅲ和第Ⅳ趾之间的夹角约为32°,足印的后部具有蹠骨所留下的印痕。徐氏张北足印的发现,不仅为我国中侏罗世恐龙足印增加了新的成员,而且为将来在该地区中侏罗世的地层中发现大型兽脚类恐龙骨骼化石提供确凿的依据。  相似文献   
32.
根据发现于中国辽西九佛堂组一几乎完整的成年中国翼龙的头后骨架,对中国翼龙的鉴定特征进行了修订。翼龙的修正特征包括头骨相对长且具有不发育的头骨嵴;一些肢骨元素之间的生长比率不变,比如第二翼指骨与第一翼指骨的长度之比率为0.73;翼掌骨与第三跖骨长度之比率为4.5;第三跖骨与胫骨的长度之比率约0.21,以及第一和第二翼指骨骨干直。通过对中国翼龙的非成年个体和成年个体肢骨元素比率的比较,显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些肢骨之间生长比率是不变的,比如第一和第二翼指骨之间,翼掌骨和第三跖骨之间,第三跖骨与胫骨之间;而另一些则不同,比如肱骨比翼掌骨生长得快,及股骨也比胫骨都生长得快。中国辽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国翼龙(爬行动物纲:翼龙目)新材料@吕君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刘金远$大连自然博物馆!116023 @王旭日$大连自然博物馆!116023 @高春玲$大连自然博物馆!116023 @孟庆金$大连自然博物馆!116023 @季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相似文献   
33.
34.
35.
季强  袁崇喜  王旭日 《地球学报》2012,33(5):715-720
真兽类哺乳动物是现代最为丰富多彩的哺乳动物类群,其起源和早期演化是国际科学界高度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中国辽宁中侏罗世髫髻山组产出的中华侏罗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真兽类哺乳动物,代表了早期哺乳动物演化的一个新里程碑。研究表明,中华侏罗兽的发现将以前国际上的白垩纪化石记录提前了3500万年,填补了早期哺乳动物演化的化石记录间隔,帮助校正了现代基于DNA方法研究的哺乳动物演化历史,并与基于DNA方法测定的真兽类哺乳动物起源时间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为哺乳动物演化历史建立了以化石为标准点的新标尺。中华侏罗兽的精确年龄有助于确定真兽类哺乳动物与其它哺乳动物,如后兽亚纲(它们的后代包括有袋类,如袋鼠)和单孔类(如鸭嘴兽),分异发展的时间。  相似文献   
36.
季强  王旭日 《江苏地质》2017,41(2):171-176
简要回顾了中国早石炭世早期地层“阶”和“亚阶”划分的历史沿革,阐述了划分的基本原则,即在全球性或大区域性关键地质事件和生物进化事件研究的基础上,将“阶”和“亚阶”的底界应置于地质事件之后某一或某些主导生物门类谱系演化的分支点上,且以某一主导生物门类的新分子在谱系中的首次出现来定义。根据地层的分布和发育特征,拟将中国早石炭世地层分为岩关阶和大塘阶2个阶,其中岩关阶可分为3个亚阶:塘林冲村亚阶、大圩镇亚阶和小圩镇亚阶。岩关阶的底界以牙形刺Siphonodella sulcata的首次出现来确定,与现行的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相一致;岩关阶的顶界以牙形刺Gnathodus homopunctatus的首次出现来确定,略高于现行的由有孔虫定义的国际杜内—维宪阶界线位置。认为现行的国际杜内—维宪阶界线没能规避岩关阶晚期事件(海平面下降事件)的影响,大量以Eoparastaffella为代表的底栖有孔虫的出现正是此次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37.
王思恩  季强 《地质通报》2009,28(7):821-828
冀北张家口组、大北沟组及内蒙古相当地层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的综合对比研究表明:大北沟组与典型的张家口盆地的张家口组上部相当。大北沟组可以区分出一个Nestoria pissovi叶肢介组合和Ambonella lepida-Jibeilimnadia ovata亚组合、Keratestheria gigantean-Abrestheria rotunda亚组合;介形类可以区分出Luanpingella-Torinina-Eoparacypris组合和Luanpingella postacuta亚组合、Torinina obesa亚组合。生物组合、亚组合的识别为区域地层的划分、对比树立了标准和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8.
季强 《国土资源》2004,(1):42-45
中国热河生物群以产古鸟类、带毛恐龙、早期被子植物等而闻名于世,哺乳动物化石并不多见,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五尖张和兽(Zhangheotherium quinquecuspidens)、毛兽(Maotherium sinensis)、金氏热河兽(Jeholodens jenkinsi)、攀援始祖兽(Eomaia scansoria)和沙氏中国袋兽(Sinodelphys szalayi)等。但这些仅有的哺乳动物化  相似文献   
39.
季强  姬书安等 《地质通报》2002,21(7):363-369
记述了辽宁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一件初鸟类(Avialae)化石,其嘴里地牙,前肢明显长于后肢,尾巴由20多节尾椎组成,叉骨呈U字形,飞行羽毛超过了身体的长度。各种特征表明,新发现的初鸟类真正具有了飞行能力,代表了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的又一中间环节。正式将其命名为中华神州鸟(Shenzhouroptor sinensis gen.et sp.nvo)。  相似文献   
40.
中国中侏罗世哺乳动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强  袁崇喜 《地球学报》2008,29(3):377-384
本文介绍了中国北方东部地区发现的几种中侏罗世哺乳动物:纤细辽兽、獭形狸尾兽、远古翔兽和粗壮假碾磨齿兽,除纤细辽兽发现于辽宁凌源房身九龙山组外,其他3种哺乳动物化石均发现于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的髫髻山组.这些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中侏罗世生物群的组成,加深了人们对于中侏罗世哺乳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而且为解决我国北方东部地区晚中生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