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068篇
  免费   103275篇
  国内免费   64011篇
测绘学   54272篇
大气科学   61162篇
地球物理   57966篇
地质学   167796篇
海洋学   55170篇
天文学   5629篇
综合类   32841篇
自然地理   40518篇
  2025年   287篇
  2024年   9618篇
  2023年   14426篇
  2022年   15978篇
  2021年   17298篇
  2020年   16557篇
  2019年   18467篇
  2018年   17790篇
  2017年   12313篇
  2016年   13855篇
  2015年   16379篇
  2014年   21456篇
  2013年   19912篇
  2012年   21477篇
  2011年   21208篇
  2010年   20711篇
  2009年   20125篇
  2008年   19657篇
  2007年   18346篇
  2006年   17519篇
  2005年   14999篇
  2004年   14137篇
  2003年   13003篇
  2002年   11719篇
  2001年   10794篇
  2000年   9127篇
  1999年   7076篇
  1998年   4994篇
  1997年   4402篇
  1996年   3954篇
  1995年   3794篇
  1994年   3546篇
  1993年   3375篇
  1992年   3364篇
  1991年   3112篇
  1990年   2909篇
  1989年   3023篇
  1988年   3187篇
  1987年   3060篇
  1986年   2602篇
  1985年   2670篇
  1984年   2387篇
  1983年   2286篇
  1982年   1884篇
  1981年   1400篇
  1980年   1041篇
  1979年   650篇
  1978年   324篇
  1958年   270篇
  1957年   27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锡矿成矿带赋存于海西期花岗岩体中,沿卡拉麦里构造带呈北北西向展布。矿床类型主要有钠长石化蚀变花岗岩型、石英脉型、云英岩脉型及钠闪石-石英脉型。矿体物质来源无疑是由花岗岩提供的。据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的研究证实,花岗岩为多阶段、多期次的复式杂  相似文献   
912.
无论是传统的热液成矿理论,还是层控矿床理论,都认为绝大多数经济矿床的形成与热液体系的成矿作用有关。本文不打算涉及热液体系中成矿作用的各个方面,而只想提出并讨论与成矿溶液和成矿作用有关的几个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913.
一、取样量 单份子样中的金粒的平均数大于 6时,各分析值接近于正态分布,如以 7粒计,对于含金量为0.1g/t的-200目样品则需取38.08 g,对于含金量为40g/t的金精矿-200目样品,要求测定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外0.4%,按新的缩分取样公式计算取样量为8.504g。  相似文献   
914.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帽矩阵的数学模型及其特征,进而详细论证了帽矩阵改进模型的数学原理及其找矿意义,指出帽矩阵与差值趋势分析相结合在矿化异常圈定中的特殊内涵。文中以一个实例进行计算,成功地圈定了某测区的Pb、Zn找矿靶区,且与本区成矿地质条件吻合很好,表明帽矩阵-趋势分析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确有其试验与研究之价值。  相似文献   
915.
Harvie和Weare(1980)的矿物溶解度模型,被扩展到25℃时高浓度的8组份体系Na-K-Mg-Ca-H-Cl-SO_4-OH-HCO_3-CO_3-CO_2-H_2O。该模型就其水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而言,是以Pitzer(1973)及其同事们的半经验公式为基础的。利用大量的适用于大多数亚体系的有效的等压、电动势及溶解度资料,把模型参数化。模型的推测能力,已通过体系中比参数化所用资料更为复杂的实验资料进行对比而证实。本文讨论了水电解质溶液的化学模型的基本特点和pH与溶液平衡特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16.
第一部分(Plumb和whitaker,本期)提出的闭合法对层状系统和二维空间间断系统进行了求解,其中我们所说的w和η区形成了在空间分布的孔隙介质。闭合法问题的解使我们得到确定大范围弥散张量所需要的数据和解大范围弥散方程所需要的另外一些参数。层状系统的理论结果展示的纵向弥散系数与利用室内视均质孔隙介质根据传统关系式所得到的纵向弥散系数相比要增大几个数量级。对于这种情况的研究,混合时间—空间系数看来是重要的,而且能够引起弥散系数增大的条件该系数值也增大。二维空间间断系统的结果与实验观测是一致的,而且我们发现非均匀性的规模和两个区之间的水力传导系数的差别对大范围弥散张量具有重要影响。正如层状介质情况那样,时间—空间混合导数(不对称向量)的系数的预测值表明该项可能是非均质孔隙介质的物质运移预报的一个重要的因子。  相似文献   
917.
1 前言地下水的流动是我们用眼晴不能直接看到的现象。由于不能直接掌握地质构造的程度和地下水流动特征,对其解释说明,往往有许多困难。另外与其相关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污染物在地下水中运移机理的解释更为困难。因此,不得不间接地通过室内实验观测,推断复杂多变的,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推断科学、合理,将地质介质和地下水当成一个总的地下水系统,并  相似文献   
918.
1 前言本文叙述本人一直负责的浓尾平原地面沉降的解析。开始进行解析的时间是1977年,预测计算,可追溯到很久以前。可是,一方面与后来得到的实测值相比较,能够对当时预测的结果进行验证。从而叙述一下进行地而沉降解析的基本想法,以及与哪种实测值对应.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919.
本文论述了模糊聚类分析中的传递闭包法与普通聚类分析中的最短距离法的等价性。这种等价性使得能够应用较简单的算法来完成模糊聚类,揭示这种等价性有助于认识模糊聚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20.
本文对专題地图内容和制图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地图内容反映现象分析深度的三个层次,并建议利用微机建立信息分析制图系统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