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2010-2011年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研究了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并与三峡大坝合拢蓄水前的2002年同期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三峡大坝合拢蓄水前相比,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长江口海域溶解无机氮、无机磷含量显著增大,且无机磷含量增幅更大(60%),但活性硅酸盐含量显著降低(20%),并由此导致长江口海域N/P比值明显降低和Si/N比值的大幅度降低。此外,三峡水库秋季蓄水活动造成的入海径流量的减少,导致该季节长江冲淡水扩展范围和营养盐浓度及影响范围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42.
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溶解氧和pH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根据2002年4月27日-5月2日长江口邻近海域的大面调查,分析了东海溶解氧及pH值的分布特征,并对长江口外溶解氧低值区的成因及其与赤潮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海域pH值呈近岸低、外海高的分布趋势,溶解氧整体处于过饱和状态,呈近岸高、外海低的分布趋势.4月下旬在调查海区东南部底层已开始出现溶解氧低值区,面积约为15400km^2,该水域表观耗氧量AOU一般在1.50mg/L以上,并伴随有氧的亏损发生,形成原因主要是水交换较弱和有机物分解耗氧.溶解氧低值区可能是有机碎屑的沉降汇集区,随着夏季温度的升高及长江丰水期的到来,有机碎屑有可能在台湾暖流的影响下产生西、北向的爬升而造成溶解氧低值区扩大和溶解氧含量的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43.
海洋大气化学是一门海洋化学与大气化学交叉的新学科。中国的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研究与我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同步成长。30多年来,随着南极科学考察的经验积累和数据集成,我国的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关键过程研究即大气-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氮、硫、磷、铁等的海气交换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的碳、氮、硫的海-气循环等研究,取得了一批新的认知和成果,引起国际学界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至今,我国已开展了三十多次南极科学考察,在这些考察中开展了南大洋大气气溶胶物质来源研究,探究了大气-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一些关键过程,估算了硫、磷、氮、铁的海气交换通量。随着国家重大计划"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响应与反馈作用"项目实施及后续研究的开展,对全球变化的敏感要素碳、氮、硫、铁在南大洋的源汇特征及其环境和气候效应等进行了研究,对其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还对南大洋海冰区碳汇格局演变,DMS、MSA、N_2O、Fe等的海气交换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了新认知。同时,在对上述化学物种的实时走航观测关键技术研发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在站区大气污染特征分布上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了解人类活动对站区环境的影响提供了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44.
本文根据我国历史文献中的沙尘记载,讨论历年记录地点的南部边界的变动,指出南界地带的大致分布及其随北方地区的干湿气候条件而南北变动的特点.通过历史气候记录和现代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认为,南界地带的沙尘天气记录对北方尘源地区干湿气候状况有指示意义.文中根据南界地带的历史降尘记录对北方地区相应年份气候干湿状况试作推断,从而为北方干旱区气候历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太阳高能活动爆发与活动区内的电流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安培(Ampere)定律jz=μ10(▽×B)z是测量活动区内视向电流密度的理论基础.由于实测的矢量磁场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随机噪声,因此,应用安培定律的不同形式计算的电流密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为了比较不同形式计算结果的差异并从中探索一种实用的电流计算方法,基于太阳动力学天...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1951~1996年4~5月份吉林省重点产粮区春季第一场透雨进行了普查分析,总结出了第一场透雨的气候规律;并采用欧洲格点报资料,对1971年~1996年的第一扬透雨进行分析,总结出了贝加尔湖低压槽类、巴尔喀什湖~贝湖高压脊类、北脊南槽类及乌拉尔山到巴尔喀什湖高压脊四类中期数值预报模型,可供春季产粮区第一场透雨预报使用。  相似文献   
47.
1 引言 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6′~131°19′之间,位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具有显著的温带季风性气候特点。夏季雨热同步,高温湿润,昼夜温差大,光、热、风能资源丰富,尤其是中西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优越的玉米  相似文献   
48.
1 前言 春季较明显降水天气对农业生产尤为重要,尤其是播种后,要有较明显的降水天气相配合,将对农业生产的丰收起到第一关的保证作用。特别是在干旱年份春播后出现旱情时,能提前3~5天准确报出较明显的降水天气,对省领导指挥农业生产工作将起到决策  相似文献   
49.
2002年吉林省农业气候条件属正常 ,但有阶段性干旱和低温。大田播种前后雨水充足 ,苗情好 ,而后出现苗期干旱 ;中期各地水热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 ,灌浆初期气温较低 ,成熟期中、西部出现秋吊。总的看气候条件较适宜 ,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粮豆单产为丰年。  相似文献   
50.
简要介绍了几种利用GIS数据制作专题地图的数据转换方法,探讨了几种技术路线的实用性,从而引导专题地图制作人员使用多种方式进行GIS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