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230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通过对1975~1998年北京动物园动物发病率的统计分析,揭示了不同动物发病率的年变化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并分季节进行了发病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冬季兽类发病率、秋季禽类发病率与同期气象因子相关较好,总体看春、夏季动物发病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3.
赤道不稳定波对海气相互作用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道不稳定波 (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 存在于热带东太平洋赤道附近, 通常于每年的春末夏初出现, 以约0.6 m/s速度向西传播, 波周期为20~40天左右, 波长约为1000~2000 km.本文利用一个全球高分辨率海气耦合模式对赤道不稳定波在赤道附近的热量输送进行分析, 表明赤道不稳定波产生指向赤道的热通量, 从而部分抵消了热带东太平洋地区由Ekman辐散和温度平流导致的强冷却效应, 维持热带地区的热量平衡.其对赤道冷舌区的增暖作用可以消除和减弱气候模式中热带东太平洋地区的系统性冷偏差, 能使冷舌的强度和分布得到合理的改善, 对气候模式的改进和发展具有潜在贡献.赤道不稳定波还可以改变赤道海洋上空低层大气层结稳定度, 导致近地层强的风场辐合辐散, 并进一步影响大气混合层的温度、 风场等气象要素.模拟分析结果还表明, 赤道不稳定波对大气强迫产生二次响应, 改变赤道上空逆温层的垂直位移和逆温强度.研究赤道不稳定波对热带海洋气候及其海气相互作用机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为提高角点检测算法的定位精度和对噪声的鲁棒性,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弦角尖锐度累积的自适应角点检测算子。首先,利用Canny算法快速提取图像边缘轮廓;然后,划分轮廓支撑域并将其作为尺度,分别计算3个尺度下的弦角尖锐度均值,并将其累积作为角点响应函数;最后,根据每条轮廓各自的自适应阈值标记角点。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角点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噪声图像和模糊图像上角点的定位精度和抗噪声能力,并具有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5.
选取长江三角洲北翼兴化-通州地区(分属东台和南通第四纪地层小区)的5个实测钻孔,以岩石地层、年代地层和磁性地层为基础,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对研究区第四纪地层进行初步划分,共划分出下更新统(Qp1)、中更新统(Qp2)、上更新统(Qp3)和全新统(Qh)4个地层单元.讨论了区内第四纪以来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及古河道变迁的过程.研究区内北部东台地层小区第四纪以来以陆相河湖沉积为主;南部南通地层小区第四纪早期以陆相河湖沉积为主,中晚期为海陆交互沉积.第四纪以来古河道在海安以南区域摆动,至晚更新世晚期南移接近现长江位置.  相似文献   
106.
利用2017年1月—2019年12月太原地区逐时气象资料,分析了能见度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特征,并对两次低能见度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能见度预报模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看,太原北部能见度明显高于南部地区。从时间分布看,太原地区平均能见度最大值出现在5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日间最低值出现在06:00(北京时,下同),冬季略向后推移,最高值出现在15:00前后。(2)2017—2019年太原地区低能见度分别出现93、84、79 d;低能见度发生时,干霾、湿霾发生频率分别为59.27%、40.73%;湿霾发生时,能见度降低更加明显。(3)所选个例中,能见度均随各影响因子有所起伏,干霾、湿霾过程中能见度分别与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变化一致。(4)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太原地区能见度预报模型,预报模型相关系数为0.81,均方根为4.43 km,平均绝对误差为17.39%,轻微级能见度的TS评分为87%。神经网络方法对太原地区能见度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北方是以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两种作物为主的旱作农业起源地,60多处考古遗址发现的粟类植物大植物遗存或微体植物遗存显示,新石器时代中期华北平原北部粟作农业研究相对单薄。文章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华北平原北部新石器中期姜家梁遗址房址(7706±77 cal.a B.P.)出土的3件磨盘和3件磨棒表层残留物进行了淀粉粒分析,共提取到128颗来自粟类植物、小麦族(the tribe Triticeae)及块根块茎类植物的淀粉粒。综合利用现代及模拟实验中粟类植物淀粉粒的鉴定标准,6件器物表层残留物中的粟类淀粉粒至少有9.6%具有野生特征(褶皱表面和粗糙边缘);粟淀粉粒(粒径≥ 16.8 μm)的比例为52.8%。对比周边开展过类似研究的新石器早期河北南庄头(11500~11000 cal.a B.P.)、北京东胡林(11150~9450 cal.a B.P.)和转年(>10000 cal.a B.P.)遗址、新石器中期西辽河地区敖汉营子东和敖汉营子西遗址(8200~7400 a B.P.)、河北磁山遗址(约8000~7000 a B.P.)出土磨盘和磨棒表层残留物中粟类淀粉粒,发现:1)从南庄头遗址到姜家梁遗址具备野生特征粟类植物淀粉粒比例逐渐下降,显示粟类植物不断被驯化;2)姜家梁房址内粟淀粉粒仅比敖汉营子东和敖汉营子西遗址低,比例最低者为转年遗址,该现象可能与粟类淀粉粒样品数量、鉴定指标以及不同时间和地域古人类选择利用植物种类差异等因素相关。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姜家梁遗址及华北平原北部地区植物利用情况及粟类植物的驯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8.
钻探证实,镇江市谏壁镇长江北岸高桥镇北部埋藏硬粘土层,之上为冰后期松散沉积物.沉积物主要为粉砂、粘土质粉砂、砂泥互层,中部局部夹含细砾中细砂,顶部见淤泥质粘土;夹数十层植物炭屑层;以水平纹理为主,局部见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表明冰后期以来该地处于水动力较弱的河湖环境,为多期湖沼相沉积夹汊道河流相沉积,局部有海相沉积物加入.根据碳化植物碎屑14C年龄,推测冰后期底界年龄约13 000 aBP,海侵到达该地的时间约为9 000 aBP,海侵最高位时间约为6 500 aBP.冰后期平均沉积速率约为4.9 m/ka,湖沼相3.4~6 m/ka,河流相10~15 m/ka.对全新统的底界年龄和海相层的埋藏深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微生物学研究中所建立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即环境基因组DNA提取、16SrDNA分析、Real-timePCR技术和磷脂酸分析技术。另外探索了防污染的手段以及监测方法,并介绍了我们以这种方法对CCSD的微生物学研究所得到的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10.
利用MODIS资料监测和预警干旱新方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了提高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和干旱的技术水平,在对常用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和干旱方法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热力学理论,提出了利用EOS/MODIS资料遥感监测农业干旱的新方法———能量指数模式。实际监测应用结果表明,能量指数模式更适合农作物土壤水分和干旱的监测,监测效果明显优于已经业务化的其它模式。农作物生长季节干旱的预警应当在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的基础上,考虑未来预警期内的预报降水量和最高气温,并且把这个预报降水量和最高气温定量转化为土壤水分订正值,按照当地的标准划分成干旱预警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