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8篇 |
免费 | 543篇 |
国内免费 | 7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54篇 |
大气科学 | 536篇 |
地球物理 | 541篇 |
地质学 | 1813篇 |
海洋学 | 515篇 |
天文学 | 38篇 |
综合类 | 240篇 |
自然地理 | 3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09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152篇 |
2018年 | 153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100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159篇 |
2013年 | 142篇 |
2012年 | 136篇 |
2011年 | 157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18篇 |
2008年 | 114篇 |
2007年 | 135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134篇 |
2004年 | 130篇 |
2003年 | 110篇 |
2002年 | 87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127篇 |
1998年 | 130篇 |
1997年 | 149篇 |
1996年 | 142篇 |
1995年 | 115篇 |
1994年 | 103篇 |
1993年 | 97篇 |
1992年 | 121篇 |
1991年 | 97篇 |
1990年 | 93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6篇 |
1964年 | 4篇 |
1960年 | 5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结合上海地区的诸多地铁建设工程实例,分析和介绍了围绕地铁建设和地铁维护保养的多种类信息化监测技术.在合理安排监测内容、监测手段和监测频率的基础上,指出监测资料分析是把握监测质量、反馈施工信息的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十五”数字化地磁数据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台站“十五”数字化地磁工作需求,结合地磁学科组运行管理的相关技术要求,研发辽宁省“十五”数字化地磁数据分析系统.该软件采用IDL作为开发语言,Oracle 10g数据库管理数据,主要包含用户管理模块、日志管理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3部分,具备数据实时处理、快速成像、操作简便、安全稳定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台站地磁数据... 相似文献
14.
15.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含煤段中发育有油页岩、煤、碳质泥岩和泥岩等富有机质细粒沉积.为了研究其沉积有机相的类型及煤和油页岩形成的控制因素,本文通过岩心观察、工业分析结合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等方法将含煤段细粒沉积物划分为了类型A(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B(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环境)、C1(湖沼非油页岩亚相)及C2(湖沼油页岩亚相)四种类型,其中类型C1沉积物中发育煤,类型C2中发育油页岩,且煤较油页岩具有更高的含油率、水分、挥发分以及发热量值.有机质类型特征方面,沉积有机相类型A、B及C1沉积物有机质类型均为Ⅱ2-Ⅲ型、有机质来源均以陆源和混合来源两种有机质来源为主,而类型C2中主要为Ⅱ2型,以混合有机质来源为主;类型A及C2其沉积物有机质均处于未成熟阶段,而类型B和C1中有机质均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有机质保存条件方面,类型A沉积物主要形成于缺氧的淡水环境,类型B主要形成于贫氧-缺氧的淡水-半咸水环境,类型C1形成于贫氧-缺氧的淡水-半咸水环境,而类型C2则主要形成于缺氧的淡水-半咸水环境.其中类型B较类型A,类型C2较类型C1,其沉积物均形成于更为还原且盐度更高的水体环境中.石门沟组含煤段是煤和油页岩的形成层位,稳定的沉积环境、丰富的湖泊有机质来源、良好的保存条件及较少的陆源碎屑的稀释共同促进了类型C2中油页岩的形成,而丰富的陆源植物供给及良好的保存条件则促进了类型C1中煤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18.
东风带扰动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东西向移动的热力强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 1 000~10 hPa 2.5 °×2.5 °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2003年6月22—25日热带对流层上空东风带扰动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下同)短期东西进退的热力强迫过程,并探讨了相应机制。结果表明:东风带扰动附近非绝热效应分布和强度的变化影响着西太副高东西向的运动;西太副高短期东西向移动有趋“冷”的趋势,即西太副高向非绝热加热减弱或者非绝热冷却增强方向移动;在西太副高突然东退前后,东风带扰动东、西侧的非绝热加热效应出现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东风带扰动东侧非绝热冷却效应增强和东风带扰动西侧非绝热冷却效应减弱东退的特征,而且在对流层300 hPa高度附近表现最为明显;在非绝热加热效应影响因子中,垂直输送项最为重要,其次为局地变化项,水平平流效应最不显著,因此,垂直输送作用和局地变化作用引起的非绝热效应的变化是影响西太副高突然东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仅1.57亩,这些年耕地面积又急剧减少,全国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甚至略有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用地还存在严重的粗放经营现象。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实时路况数据聚类方法检测城市交通拥堵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制约其网络总体效率。开展检测交通拥堵点可有效识别网络瓶颈,以整治交通拥堵现象。对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城市交通时空拥堵点检测的方法:即采用实时路况数据,通过定义时空关联,检测时空意义上长期性、规律性交通拥堵点。本文基于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以成都市为试验区,实现了这种拥堵点检测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可快速、有效、准确地检测出城市道路严重拥堵路段,并确定其拥堵时空范围,为交通管理、交通拥堵机理分析、交通拥堵预测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