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冀北万全寺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全寺矿区位于张宣幔枝构造东侧的侏罗纪断陷盆地中,成矿时限晚于101.82 Ma和133.33 Ma。通过硫、铅、氢、氧、碳及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认为,成矿物质应源自地球深部,在中生代冀西北幔枝构造演化过程中集中成矿。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并加入了部分天水。  相似文献   
72.
磨坊沟式金矿是指鲁西铜石地区赋存在早寒武世朱砂洞组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中的碲金矿床,近期地质勘查表明,矿体产出层位相对稳定,分布面积较广,矿化较为连续,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和找矿远景。其围岩具明显的黄铁绢英岩化、高岭土化、方解石化和萤石化。碲金矿的形成与黄铁绢英岩化密切相关。矿床产出的构造部位为鲁西幔枝构造核部,铜石隆起外围太古宙结晶基底与寒武纪盖层间主拆离带之上的次级拆离带中。成矿物质来自深源(地幔),矿体就位受主、次级拆离滑脱带控制。由于次级拆离带断坪顺层展布,故矿体亦表现出似层状特征。  相似文献   
73.
1 生态与环境的依存性生物与其生存地的地壳化学成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生物体内各种元素的平均丰度值与地壳平均丰度值的相似性 ,揭示了生态系统与其所处的原生地球化学间这种密切的依存关系。但是 ,由于地球演化过程中 ,不同地区各种地质作用的差异及化学元素本身的特性 ,造成元素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一性 ,进而对生态系统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前者指原生地球化学环境富含生物所需元素或达到某个生态系统所需的多种元素的最佳组合含量 ,使某些农林果蔬“优质高产” ,某地人群“健康长寿”。负面效应则是指由于原生地球化学环境中…  相似文献   
74.
冀东拆离滑脱带型金银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金矿地质勘查主要限定在变质岩区,并着重寻找金的矿源层。其主要原因是认为变质岩系金的背景值较高。新的研究表明,金元素主要来自深源(地核),通过地幔热柱-地幔亚热柱-幔枝(变质核杂岩)构造,以气态-气液混合态-含矿流体的形式迁移,并在幔枝(变质核杂岩)构造的轴部韧性剪切带、岩体内外接触带、主次级拆离滑脱带、盖层裂隙带等有利构造扩容带中聚集成矿。因此,应注重这几种类型金矿的寻找。  相似文献   
75.
幔枝构造外围主拆离带型金矿特征——以尖宝山金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幔枝构造是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第三级构造单元 ,其核部变质—岩浆杂岩隆起与外围盖层之间的主拆离带体系是很好的成矿控矿构造。尖宝山金矿是冀东幔枝构造北侧主拆离带型金矿。目前勘探范围主要是铲状断裂控制的矿体。具有矿体较连续、延伸较稳定的特征 ,有中大型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76.
1IntroductionOnthenorthernmarginoftheNorthChinaplatformislocatedoneofthemostimportantAu Ag polymetallicore concentratedzones,wherethereareavarietyoforetypes .Soithasbeenat tractingeverincreasingattentionofmanygeologists (PeiRongfuetal.,1 998;ShenBaofengetal.,1 994 ;LuSongnianetal.,1 997;HuShouxietal.,1 994 ;ChenYuchuan ,1 999;ZhaiYushengetal.,1 999) .Manyscholarspresentedtheirresearchresultsinvariousaspects.How ever ,thesourceofore formingmaterialshaslongbeenafocusofdiscussion .Studieso…  相似文献   
77.
鲁西地区地层(岩石)展布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鲁西地区以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备受地质学家的关注,地质研究程度颇高。但对燕山运动以来该区地质演化,尤其是地层(岩石)的环形展布尚存不同认识。幔枝构造是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在岩石圈浅部的综合表现,一般多表现为较规则的穹状隆起。  相似文献   
78.
地壳中矿床分布极不均匀,这与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密切相关。地球演化的早期,在引力收缩和热力膨胀的统一作用下,放射性、卤族、稀有、稀土元素及碱金属等轻质元素向上迁移,而铁族、铂族、有色金属、贵金属等比重较大的元素则逐渐沉向地核,以至于铁、镍、金、银等元素主要聚集在地核之中。但是,在地球形成圈层结构的同时,由于地球内、外温度差、压力差、粘度差的存在,导致地球发生以地幔热柱多级演化为主要形式的垂向物质运动,两者互为依存,并构成幔壳运动的原动力。地幔热柱多级演化沟通了深部矿质的迁移通道,聚集在地核及核幔界面上的金、银等元素呈气态随地幔热柱热物质流,以反重力运移至岩石圈,并以气-液混合态向近地表迁移,在有利的构造扩容带中聚集成矿。这可能是金银铅锌铜等多种元素的重要成矿  相似文献   
79.
地幔热柱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地幔热柱构造是地球内部热传导的基本形式,只是地球的不同演化阶段其表现形式和强度有所不同。研究表明,燕山期强烈的地幔热柱活动沟通了深部成矿物质来源,金、银等元素随地幔热柱多级演化以气态→气—液混合相向上运移,在地幔热柱演化的三级单元——幔枝构造的有利部位聚集成矿。并据幔枝构造的成矿模式提出了华北地区燕山、秦岭、太行、胶辽等主要成矿集中区都是河淮地幔亚热柱控制下的幔枝成矿系列。成矿作用均伴随有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成矿时代多集中在260~120Ma。金、银多金属矿床具明显的相似性、同源性和深源性  相似文献   
80.
幔枝构造(mantle branch structure)——地幔热柱演化的第三级单元,它不仅控制着陆内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而且控制着金、银、铜、铅、锌等内生成矿物质的迁移通道和储集场所。 地幔柱是源于地球核幔边界附近并穿透地幔向上运移的热幔物质流,可以地幔底界(2900km)、上地幔底界(670km)和地壳底界(100km)为限划分一、二、三次柱(S.Maruyama,1994)。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由于地球内部结构分层及内、外温差的存在,地球的地幔对流一直存在,并成为其主要物质运动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