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192篇
大气科学   143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549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闽西南地区四方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组成 ,花岗闪长岩单颗粒锆石 U-Pb年龄为 10 7.8±1.2 Ma,角闪石 Ar-Ar年龄为 10 4.8± 0 .8Ma,形成于早白垩世。岩体是在伸展拉张构造环境下以快速冷却 (50~ 60℃ / Ma)侵位的 ,岩石相对富 Na2 O,A / CNK<1,具壳 -幔混合源 I型花岗岩特征。岩石富 K、Rb、Th、U、L REE,贫 Ti、Nb、Ta、Sr,具火山弧/活动大陆边缘钙碱性岩系的特征。 (87Sr/ 86Sr) i为 0 .70 63 5~ 0 .70 898,εNd(t)为 -5.2 4~ -3 .69,TDM为 1.3 3~ 1.2 1Ga。岩石主要由幔源岩浆与中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的混合形成的。与闽东沿海地区相比 ,晚中生代时闽西南地区总体处于与华南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的伸展拉张构造环境 ,但由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引发的壳幔作用并不强烈。该时期中酸性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62.
根据本站逐日总辐射观测资料,计算出紫外线辐射量,然后反查出该量与地面天气要素间的关系,从而根据每天的气象要素预报作出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  相似文献   
63.
刘平  马渝勇 《四川气象》2001,21(3):61-62
从技术角度阐述了四川省市州局及县局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构成、气象数据信息流程,结合具体情况,介绍了实际应用的几种不同的网络间互联及网络通信模式.  相似文献   
64.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阐述了水资源的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强调应该加强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保护西北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5.
本文利用相法讨论了y方向无限伸延的冷迳流方程.首先发现其非线性项作用由于z方向上的补偿作用而消失,即其相空间的方程是四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利用Hurwitz方法分析其稳定时,证明了唯有中性大气符合冷迳流的稳定性条件.其解析解的趋势表明与观测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66.
(一) 区域性综合工程地质图是反映制图地区的工程地质特性,提拱拟定国民经济计划或区域工程建设规划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的工程地质图件。1956年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长江流域规划地质组曾编制比例尺1:1000,000“长江流域工程地质草图”,1957年刘国昌教授著的“中国区域工程地质学纲要”及1958年郑象铣等工程师著的“中国工程地质区划初议”所附的比例尺1:25,000,000和1:18,000,000的中国区域工  相似文献   
67.
玛曲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获取与处理工具,并利用2000年TM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分析玛曲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特征。根据整体性、发生统一性、生态功能相对一致性、主导性和方便管理等分区原则,依照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的不同以及生态系统受胁迫程度的差异,运用自上而下的序列划分法对其进行了两级分区,得出了4个一级区6个二级区的分类系统,针对区域的特征和主要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68.
对藏北长江源地区河谷地貌和新构造变形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式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形态不同的窄谷和宽谷为特点,新近纪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早期挤压和晚期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正断层和地堑构造3种构造变形样式。长江源区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明显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新构造运动不仅控制了河谷地貌形态与水系格局,而且影响了河流阶地分布以及洪(冲)积扇的形态、结构。长江源地区主要水系至少自全新世以来是沿新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发育而成。  相似文献   
69.
CCSD主孔榴辉岩等UHP岩石中存在团块状到不规则脉体状的磷灰石集合体,它们多与石英脉共生,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些磷灰石脉体存在大量出溶物,电子探针和激光拉曼光谱仪联合测定显示磷灰石主要为氟磷灰石,其中出溶物主要有四类:A.不规则状的磁铁矿和赤铁矿的连生体;B.针状赤铁矿;C.板状到菱型的独居石;D.针状锶重晶石。A类出溶物的延长方向平行于磷灰石的C轴,长度介于10~50μm;B类主要沿磷灰石的C轴方向排列,宽仅为0.5~2μm,多数在1.5μm左右,长度变化较大,为6~50μm;C类独居石出溶体宽约6~10μm,多为6μm,长约50~75μm;D类锶重晶石主要与B类赤铁矿出溶物共生,宽多1.5μm左右,长约60~70μm。其中A,B和D类出溶物是在磷灰石中首次发现。四类出溶物的长轴和生长方向均基本平行于磷灰石之C轴,显示它们可能是基本同时出溶的。CCSDUHP岩石中氟磷灰石脉体的存在及其铁氧化物、磷酸盐和硫酸盐出溶体的发现,显示UHP岩石在折返的过程中,快速减压曾造成矿物的分解和大量出溶体的形成,伴随脱水和SiO2等硅酸盐熔体的出溶,还存在少量的磷酸盐熔体,同时可能曾经有铁氧化物的熔浆的加入。磷灰石中铁氧化物等出溶物的出溶是在氧逸度较高的环境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70.
西太平洋海底海山富钴结壳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及其来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高真空气体质谱系统测定了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不同层圈及其基岩的惰性气体丰度和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1)西太平洋富钴结壳主要是水成成因,其中惰性气体来源不同,He 绝大多数来自宇宙尘(IDPs),少量来自陆源风成微粒;Ar 主要来自海水溶解的大气,少量来自陆源风成微粒或沉积岩建造水;Ne 和 Xe 主要来自海水中溶解大气, 少量来自宇宙尘;(2)在具三层结构的结壳中,亮煤层(致密层)的惰性气体同位素相对外层和疏松层有较大的不同,显示大洋磷酸岩化对早期沉积的结壳惰性气体组成有较大的影响,如导致~4He 的升高和~3He/~4He 的显著降低;(3)太平洋富钴结壳玄武岩基岩的~3He/~4He 非常低,为0.0095~0.074Ra,与本区磷块岩基岩(0.087Ra)相似,而远低于正常海底玄武岩的~3He/~4He 比值,显示这些基岩曾与富含放射性成因~4He 和 P 的上升洋流或沉积物中建造水发生过水/岩反应,这个过程将释放出较多的成矿元素,有利于富钴结壳的形成,海底海山玄武岩中较低的 He 同位素组成可作为富钴结壳的找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