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辽西金-羊盆地土城子组层序地层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辽西金-羊(金岭寺-羊山)盆地土城子组为一套红色陆相碎屑岩组合.据其岩层垂向叠置规律及不整合面特征,可划分出3个Ⅲ级旋回层序,14个Ⅳ级旋回层序及各旋回层序所对应的冲积扇、滨湖、浅湖、最大湖泛面、风成沙漠沉积体系.这些沉积体系的有规律叠置,构成了土城子期3次湖扩张-湖萎缩沉积序列,其顶、底为明显的不整合面所界定.通过对旋回层序的划分和对比,建立了辽西金-羊盆地土城子组层序地层格架,从而揭示了中生代侏罗纪上统土城子组沉积期的盆地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大量茨康类压型化石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含煤地层延安组中被发现。本文根据叶外部形态和表皮构造特征,首次发现拟刺葵属的苦戈维尔叶亚属Phoenicopsis ( Culgoweria),并建立了鄂尔多斯拟刺葵(苦戈维尔叶)(新种) Phoenicopsis ( Culgowaria) ordosensis sp.nov。新种代表了该亚属在我国中侏罗世的第一个化石记录,为研究其地质、地理分布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研究该类植物在欧亚大陆中侏罗世的多样性增添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嘉荫乌云组地层划分及时代的新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黑龙江嘉荫乌云煤矿等地的早第三纪乌云组及其植物群的划分、对比及时代等问题长期争论.笔者等在乌云组下部发现以Tiliaephyllum tsagajanicum等为标志的大植物及孢粉化石组合,显示古新世达宁早期的时代.并据此将乌云组划分为两段:下段为"白山头段"(新建),代表乌云组下部的地层,时代为达宁早期;上段为"含煤段",时代可能主要为达宁晚期.结合与北邻俄罗斯布列亚盆地同期地层及植物群的对比,认为整个乌云组应与上查加扬组(并包括中查加扬组上部)相对比.嘉荫乌云露天煤矿所出露的含煤地层及其植物化石的时代,仅大体上属于古新世达宁晚期,并非达宁期全部.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吉林南部早侏罗世义和植物群中的苏铁类化石3属7种,即Pterophyllum baotoum Zhang,Pterophyllum exhibens Li,Pterophyllum cf. tietzei Schenk,Pterophyllum sp.,Nilssonia inouyei Yokyama,Nilssonia orientalis Heer,Cycadolepis corrugata Zeiller.同时,讨论了苏铁类化石的古气候意义,认为吉林南部早侏罗世时期位于濒古太平洋带,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苏铁类繁茂生长.  相似文献   
15.
大量茨康类压型化石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含煤地层延安组中被发现。本文根据叶外部形态和表皮构造特征,首次发现拟刺葵属的苦戈维尔叶亚属Phoenicopsis(Culgoweria),并建立了鄂尔多斯拟刺葵(苦戈维尔叶)(新种)Phoenicopsis(Culgowaria)ordosensis sp.nov。新种代表了该亚属在我国中侏罗世的第一个化石记录,为研究其地质、地理分布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研究该类植物在欧亚大陆中侏罗世的多样性增添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在国内外珠宝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红色透明长石,其天然性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方法、LA—ICP—MS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仪器研究了该红色长石样品的宝石学特征、化学成分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旨在探讨其致色原因。结果表明,该红色长石样品属于中长石;与黄色长石样品相比,其化学成分中Cu的质量分数为739×10^-6~801×10^-6,远远高于黄色长石的(1.07×10^-6),而其它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则无明显的差别,故认为Cu可能与其呈红色有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显示,该红色长石样品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带主要位于566nm处,推测其可能与Cu对可见光的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7.
辽宁北票地区义县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北票地区义县组是一套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岩系,主要由中-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及陆相沉积岩构成.依据火山活动的规律性,将本区义县组划分为4个岩性段,自下而上分别为:一段:底砾岩、基性-中基性火山岩段;二段:湖相沉积(或称珍稀化石层)岩段;三段:基性火山岩段;四段:砾岩段.其中,义县组一段产丰富的以鹦鹉嘴龙为主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二段产大量热河生物群化石,包括著名的中华龙鸟、孔子鸟和辽宁古果等珍稀化石,是义县组最重要的化石产出层位.从西向东,义县期火山活动具明显的由早到晚、由基性-中性-酸性(偏碱性)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98年在大蒜沟组首次发现的Neuropteris、Pecopteris、Cordaites等晚石炭——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以及与下伏地层的整合接触关系,证明开山屯地区晚石炭——早二叠世为连续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大蒜沟组华夏植物群的发现,结合开山屯地区晚二叠世华夏植物群的存在,表明该区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华夏植物就已开始分化、繁衍,成为华夏植物群东北亚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延安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玉辉  孙春林  刘茂修 《地层学杂志》2007,31(2):151-156,197
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高头窑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是一套河流—滨湖相为主的中生代陆相沉积岩系,岩性主要中粒—中细粒长石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黑色页岩、黏土岩夹煤层,其中产大量的植物化石。根据岩性特征及采集化石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存在晚三叠世地层,并缺失下侏罗统,且延安组的时代应为中侏罗世。通过不同地区中侏罗世地层对比,认为盆地中延安组发育极不均衡,中部沉积厚度大,但不成煤;而盆地边缘沉积厚度较薄,且成煤较好,横向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城市的每一个地名都维系着历史的记忆,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我们不仪要在保留、继承传统地名文化,更要在城市建设中把城市的地名命名工作做得更透明、更科学,继承地名文化遗产,弘扬地名文化,才能使我们的城市不断增添时代光彩。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地名小断涌现,有些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老地名逐渐淡出,成为历史的陈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