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全站仪和CORS系统在测绘实际工作中已经广泛引用。本文通过具体工作案例,在篮球场地放样过程中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通过操作比较,探讨了各种方法的适用环境,为其他测绘部门和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讨论了如何利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对井架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试验得到了拟合精度最高的多项式阶数和拟合曲线。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有效地消除了观测数据的偏差,准确地反映了井架的变形量,是井架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凹陷南部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勘探已证实陵水凹陷浅层新近系发育中央峡谷莺歌海组—黄流组有效天然气成藏组合。渐新统崖城组煤系是陵水凹陷的主力气源岩,也可为陵水凹陷南部提供烃源。渐新统上部陵水组一段—中新统下部三亚组二段发育扇三角洲、浊积水道、海底扇砂岩储层,砂体富集的主控因素是凹陷边界断裂转换带、断阶带及构造坡折。陵水凹陷南部具有晚期成藏的特点,陵水凹陷生成的烃类通过断裂、砂体向南侧发生垂向与侧向运聚。综合储层、运移及圈闭条件等因素,优选出陵南斜坡反向断阶构造带为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24.
琼东南盆地古近系崖城组被证实为海陆过渡相烃源岩,但是深水盆地内6个凹陷的特征及演化存在显著差异,如何确定最富生烃的凹陷直接关系到深水钻探的成效。本文在深水凹陷区域构造形成机制、沉积环境演变特征以及海陆过渡相烃源岩有机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钻井和地震资料,首先依据地震相模式分析方法预测了烃源岩层段沉积相分布,并根据沉积相与有机相的对应关系,预测了有机相分布;同时采用地震速度岩性定量分析技术确定出各凹陷烃源岩厚度分布,并利用地震反演速度及区域内泥岩孔隙度和烃源岩Ro的关系,定量预测了源岩热成熟度分布;然后依据烃源岩有机相、厚度和热成熟度等参数计算了崖城组各层段生气量和生气强度;最后以这两个参数为主,结合资源量和油气发现概况,建立了深水区富生烃凹陷评价标准,以此对6个凹陷进行综合评价优选。研究认为陵水、乐东、宝岛和长昌四个凹陷是Ⅰ类(最富生烃)凹陷,而松南和北礁凹陷为Ⅱ类(较富生烃)凹陷。该评价结果对南海北部深水区下一步勘探部署和目标钻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西科1井薄片进行鉴定, 对上新世以来莺歌海组和乐东组礁滩沉积体系的古生物种类、岩石微相类型及成因相类型进行了系统剖析.研究表明: 乐东组造礁生物以珊瑚和红藻为主, 莺歌海组以红藻为主.附礁生物主要包括有孔虫、棘皮类和绿藻, 其中有孔虫为最重要的附礁生物, 绿藻只在乐东组的个别层段极发育.根据生物种类及含量、泥晶、亮晶及粒间孔含量的大小关系, 识别出10种岩石微相.在此基础上, 将礁滩体系划分为生物礁、生屑滩和泻湖3种成因相组合.生物礁包括礁基、礁核和礁盖3种成因相, 其中礁盖可见显著的溶蚀现象, 形成粒内溶孔、铸模孔等次生孔隙.在研究井段仅发育礁后滩, 靠近礁核的礁后内侧滩生屑及粒间孔含量高, 而泥晶少; 靠近泻湖的礁后外侧滩则情况相反.泻湖主要沉积大量灰泥, 生屑含量少.礁滩体系仅在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发育, 各成因相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成因相垂向叠置关系.海侵体系域主要发育退积型成因相组合序列, 准层序以代表海泛面的泥晶含量较高的成因相结束; 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进积型成因相组合序列, 多以对应暴露面的礁盖结束.   相似文献   
26.
随着盆地模拟和地质建模技术的不断进步,油气成藏研究逐渐向定量化、动态化和3D可视化方向发展。通过集成PetroMod多维度盆地模拟和Petrel数据处理的功能,搭建起多维度、动态化、可视化技术平台,建立了勘探阶段空间地质建模技术的流程及方法,包括构造建模、岩相建模、参数设置和模型校正。应用该技术,首次建立了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空间地质模型,重点实现了深水区南部断阶带油气成藏动态化和成藏3D可视化,恢复了4个关键时期的空间成藏动态过程,研究表明,南部断阶带早期成藏时空配置良好,成藏规模小,晚期成藏时空配置优越且纵向叠置,成藏规模大。南部断阶带成藏模式为煤系和浅海源岩供烃、断裂-砂体-构造脊阶梯型输导、大型海底扇储集、多层系复式聚集,主力聚集层系是陵三段和三亚一段,下一步勘探应积极寻找多期叠置成藏的大型储集体。  相似文献   
27.
西沙群岛海滩岩类型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西沙群岛现代生物礁最新科考成果,在数十个岛屿上发现海滩岩,划分为固结海滩岩、高位海滩岩、坍塌破坏型海滩岩、侵蚀破坏型海滩岩和侵蚀型海滩岩5种类型;描述了它们的手标本特征、赋存分布及岩石类型和作为油气储层的价值;指出甘泉岛淡水资源的存在归因于海滩岩的胶结致密程度。  相似文献   
28.
现代沉积过程与古代环境相类似,因而地质学家将现代碳酸盐岩台地作为获得沉积物分布特征空间数据的天然实验室,通过卫星多光谱资料精确描绘和模拟现代碳酸盐岩沉积相的横向分布有助于地质学家更好地表达和理解大范围岛礁区的碳酸盐岩沉积相特征.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成像光谱理论进行对地观测的技术也日渐成熟.本文介绍了利用卫星多光...  相似文献   
29.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沉积充填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芯、岩屑分析化验资料及古生物资料,研究了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形态、沉积充填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位于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的中央峡谷,西起始莺歌海盆地东部陆坡,东终止南海西北次海盆,整体呈SW—NE走向,平面上呈"S"形,剖面上呈对称或不对称"V"和"U"型,峡谷长、底宽、顶宽和谷深分别约为580km、1~3km、6~15km、400~600m;峡谷以溯源堆积方式充填了相互叠置的多期砂岩和泥岩,中、下部以近基浊积岩充填为主,向上逐渐过渡为远基浊积岩和深海相泥岩;峡谷沉积体系划分为峡谷中心、边缘和漫溢3个微相;峡谷不仅是碎屑物质的通道,也是碎屑物质卸载堆积和油气运移、富集的重要场所,发育隐蔽岩性和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  相似文献   
30.
孙志鹏 《北京测绘》2017,(4):54-57,79
针对温州地区特殊条件,通过收集温州地铁眀挖深基坑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的深基坑工程实测数据,从统计学角度分析了地下连续墙顶竖直位移、墙体深层侧向位移、地表沉降、支撑轴力等随基坑开挖及时间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墙顶水平位移在支撑设置后均有回弹变形趋势,变形受支撑架设、预加轴力及拆除影响较大;(2)地下连续墙侧向位移随深度均呈"胀肚型"变化趋势,两者最大侧移均发生在埋深中部区域;(3)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开挖初期,受支撑设置影响,地表先小幅隆起,且沉降明显偏大,且不同距离处差异沉降在基坑开挖后期均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